全國開展不設期限 廣東“斷卡”核破案3430餘起

11月10日,廣東省公安廳召開“斷卡”行動媒體座談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為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多發態勢,近期,廣東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廳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打擊“兩卡”(非法開辦販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活動)的“斷卡”專項行動。

“斷卡”專項行動自2020年10月10日起,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斷卡”行動不設期限,直至“兩卡”氾濫、被大量用於犯罪的被動局面徹底扭轉。

行動以來,全省共打掉涉“兩卡”黑灰產團伙317個,搗毀犯罪窩點617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200餘人,核破案件3430餘起;累計約談47家商業銀行網點和7個涉案較多的重點縣區,嚴格核實關停高危電話號碼53萬餘個,甄別並管控潛在涉詐風險對公銀行賬戶40萬餘個、個人銀行賬戶20餘萬個;公開曝光一批涉案“兩卡”較多的營業網點和行業“內鬼”。

當天,廣東還公開了第一批銀行卡失信人員懲戒名單,共2400餘名。接下來,將陸續公佈多批次確認涉“兩卡”犯罪的相關失信人員懲戒名單。

首批被懲戒人員涉及出售銀行賬戶,出租銀行卡,出售、出借銀行賬戶,買賣銀行賬戶,冒名開戶等多類違法事實。其中,涉及出售銀行賬戶的最多,有1590人。除個人外,還有兩家公司因出借銀行賬戶被列入懲戒名單。

銀行卡失信懲戒:不能掃碼、轉賬、發紅包

哪些行為可能會被列入銀行卡失信懲戒名單?有哪些懲戒措施?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支付結算處處長黃潤介紹,“斷卡”行動的懲戒措施是對於公安機關認定的出租、出借、買賣銀行賬戶、支付賬戶的相關單位和個人。

被列入懲戒名單的單位和個人,5年內不能使用手機銀行、網上銀行、POS刷卡等銀行非櫃面業務,不能使用微信和支付寶進行掃碼、轉賬和發紅包,也不能新開立銀行卡、對公賬戶、支付寶或微信的支付賬戶。同時,人民銀行將上述單位和個人信息移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將其違法違規行為記錄至徵信系統,進而將影響個人招聘求職、貸款買房等。

手機卡失信懲戒:名下手機號上網卡全關停

為推動“斷卡”行動順利開展,廣東同時對不良信用通信用戶實施失信懲戒,設置5年懲戒期。

哪些人會被列入不良信用通信用戶懲戒名單?將採取哪些懲戒措施?廣東省通信管理局通信管理處處長陳亮新介紹,主要包括由國務院聯席辦、公安部通報的涉嫌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人員、涉案號碼實名登記人;廣東省聯席辦、省公安廳、地級以上市公安機關認定的涉嫌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人員、涉案號碼實名登記人。

不良信用通信用戶名下的所有手機號碼、固話號碼、無線上網卡和物聯網卡等通信業務將一律先行全部關停,未經公安機關許可不得恢復。5年內不得為其辦理通信產品新入網業務,並將其個人或單位信息向社會公佈;限制其開通手機號碼、固話號碼、無線上網卡、物聯網卡、寬帶賬號等通信業務。

1 開卡團伙,系在各地電信企業營業廳開辦電話卡的人員。

2 收卡團伙,系發佈信息招募帶隊團伙,接收各帶隊團伙的手機卡後,送交販卡團伙的人員。

3 販卡團伙,系發佈信息尋找收卡團伙,接收全國各地收卡團隊的手機卡,層層販賣賺取差價的人員。

4 帶隊團伙,系在各類QQ群、微信群等發佈收購手機卡信息,與開卡團伙交易,支付費用後收取手機卡,交給收卡團伙的人員。

5 行業“內鬼”,系隱藏在行業內部(包括代理商),違反規定和“兩卡”犯罪嫌疑人勾連作案的人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