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慷慨赴難到投降偏安 – 宋高宗趙構略評

宋高宗趙構(公元1107年6月12日~公元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南宋開國皇帝。因其曾以莫須有之罪名冤殺了抗金名將岳飛,在南宋已降的歷朝歷代,趙構的風評都不佳,被視為昏聵無能的投降主義者。

然而事實上,與一般人的印象不同的是,趙構其實並非是個貪生怕死、軟弱無能之輩,至少早期不是。相反,史載趙構天性聰明、博聞強記,且酷愛武藝,能“挽弓至一石五斗”,堪稱文武全才,而且膽識過人。

少年英雄慷慨赴難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春,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宋。東路由完顏宗望領軍,一路勢如破竹。短短十數日,金軍克燕京、渡黃河、直撲汴京(今河南開封),將北宋皇城圍了個水洩不通。然後宗望同志表示,自己是個愛好和平之人,希望同宋廷談判。他表示,什麼都可以談,但前提還是要設一設的,那就是和談的首席代表必須是個親王。並且議成之後,這位親王需要充當駐金大使,以保證兩國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這可是個肉包子打狗的差事,當紅的皇室子弟們都避之唯恐不及。正在欽宗為難之際,默默無聞的康王趙構卻主動站了出來。

宋史謂趙構“慷慨請行”。(這一點有爭議,有說是迫不得已的。但我以為就算不是出自本意,趙構能夠認清形勢主動請纓,也算得上是有膽有識了)。其後趙構在金兵大營中的表現堪稱完美,不亢不卑、從容不迫。以至於完顏宗望誤以為他是個頂包的,要求宋欽宗更換人質。趙構由是得以逃出生天。

關於宋史中頗富傳奇色彩的這一段,史家的評論中充斥著陰謀論的調子。大體是說趙構的臨危不懼是杜撰出來的,實際上這只是完顏宗望和趙構聯手佈下的一個局。其目的是要樹立趙構的聲望,以便返宋之後接管政權,向金人納貢稱臣。不過這並非本文要討論的重點,故此按下不表了。

無論如何,這一次入質金營算是為趙構撈足了政治資本,使其一躍成為皇族新星。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再度南下的金軍攻破東京汴梁,徽欽二宗北狩。趙構隨即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市)即皇帝位,建立南宋。

趙構主政的前期任用岳飛、張俊、韓世忠等主戰派將領抗擊金軍,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大宋王朝一派中興之相。那麼宋高宗為何會在形勢大好之際自廢武功,殺掉岳飛,罷黜韓世忠、張俊等,轉而一味求和呢?我以為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簡單地用一句軟弱昏庸來解釋。

自毀長城偏安東南

趙構為什麼要選擇投降偏安?

首先,在北伐的政治綱領上,宋高宗和主戰派將領之間有著不可說的巨大分歧。岳飛等人打著“還我河山”的旗幟,終極目標是要直搗黃龍,迎回徽欽二宗、一雪靖康之恥。而對於宋高宗來說抗金首先是自保。能夠收復故土當然不錯,但他是絕不會願意宋軍深入金人腹地,迎回被囚禁的上兩任皇帝的。因為他深知如果父親和哥哥回來後他這個皇帝可能就不再是那麼名正言順了。他的顧慮是有道理的,看看明英宗回去後代宗的下場就知道了。這種終極目標的不一致,決定了他和主站派之間的同盟只能是暫時的。在攜手度過最初的危局之後,雙方必然會以分道揚鑣告終。

其次,對於能否戰勝強大的金國,宋高宗心裡是沒底的。趙構即位之初被金兵攆著一路南逃、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甚至一度躲到海上漂流了幾個月。金軍的強大無疑令他印象深刻,對自己的軍隊能否戰而勝之信心是不足的。同時,與只關注戰爭勝敗的前線將領不同,身為總攬全局的大BOSS,宋高宗不能不為對金作戰帶來的巨大消耗感到憂慮。事實上,為了支撐連年的征戰,朝廷不得不加徵賦稅。沉重的負擔已經在南宋內部激發了多起民變,讓趙構深感到這仗不能再打了。

最後,對武將的猜忌也決定了趙構是不會放手讓他們北伐的。宋朝“重文輕武”的傳統決定了趙構對武將有著天然的不信任感。而“苗劉兵變”則重重地加深了這種不信任感。事情發生在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那時趙構還在率領群臣一路南逃,先是去了揚州,而後又逃到杭州。正是在杭州期間,苗傅、劉正彥因為不滿趙構的兩個寵臣康履和王淵,發動兵變逼迫高宗退位,立其幼子趙旉為帝,由隆祐太后垂簾聽政。雖說這次兵變一個月後就平息了,趙構也重新登上了皇位。但它無疑已在趙構心中深深地埋下了武人不可信的種子。所以,與金國南北對峙的格局一旦形成,在宋高宗趙構的心目中,對自己最大的威脅已經不再是金兵而是手下那些驕兵悍將了。在這種情況下,與金人議和成了宋高宗的最佳選擇。在和談基本達成之後,趙構在第一時間解除了岳飛、韓世忠、張俊等三大將的兵權,並將岳飛處死。北伐的光榮與夢想灰飛煙滅,南宋自此基本只能採取守勢、偏安東南了。

至此,趙構算是徹底完成了從英雄到廢物的角色轉換。

如果歷史是一齣戲,可以隨意編排的話。我相信快意恩仇的吃瓜群眾絕對不會讓趙構同志捱到退休。早早就手起刀落,送他下去給嶽爺爺陪葬了。然而很遺憾,歷史沒有劇本,儘管身後罵名滾滾 ,宋高宗本人卻是沒病沒災,五十六歲禪位給孝宗趙昚後,退而不休、以八十一歲之高齡善終。

采石之戰逢凶化吉

既然高宗沒能不得好死,廣大群眾自然盼著他能suffering,最起碼不要歌舞昇平。你別說,還真有那麼一次,嚇得趙構同志差點要重操逃跑皇帝的舊業。

卻說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秋,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兩淮前線宋軍一觸即潰,致使金軍狂飆突進,如入無人之境。十月,完顏亮自渦口渡淮河,淮東、淮西之宋軍未有敢纓其鋒者,紛紛後撤。一時“中外震恐”,宋高宗都打算捲鋪蓋了。俗話說國難思良將,此時離岳飛蒙難已逾三十餘載,建炎年間的名將早已凋零殆盡。加之紹興和議之後武備鬆弛、文恬武嬉,高宗環視四周,卻發現幾無可用之人。無奈之下只好啟用“素不習軍旅”的同知樞密院事葉義問出督江、淮軍事,並以虞允文為輔,負責協助葉義問、參贊軍務。這一安排看似無心插柳,卻在無意間將趙宋王朝最後一位抗金名將推向前臺,挽救了南宋和趙構本人的命運。

虞允文(公元1110年12月14日-公元1174年7月18日),字彬父。隆州仁壽縣(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人。

紹興三十一年十一月,完顏亮率領大軍逼近採石(今屬安徽馬鞍山),淮西宋軍主帥王權被就地免職,由大將李顯忠接任,虞允文則被派往採石勞軍犒師。虞允文抵到採石後,發現宋軍士氣低落、軍心渙散。而其時主將李顯忠未至,情勢危急,於是挺身而出、親自擔當前線指揮之職。他向士兵分析形勢、曉以大義,激勵宋軍全力迎敵,甚至還對一個將軍用上了激將法:“允文入陣中,撫時俊之背曰:‘汝膽略聞四方,立陣後,則兒女子爾’。”(《宋史·虞允文傳》)。

在宋軍的抵抗意志被鼓動起來之後,虞允文隨即將散處於沿江各處的軍隊迅速統合起來,形成一支一萬八千人的戰鬥部隊。隨後憑藉長江天險,與十五萬金軍展開決戰,結果以弱勝強、大敗金軍,贏得了著名的“採石大捷”(詳情請見採拙作“虞允文,毛澤東眼中的千古一人”)。

采石之戰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與官渡之戰、夷陵之戰相提並論。虞允文以一介書生決勝於兩軍陣前,立下了蓋世功勳,實在是英雄了得。難怪後世的一代天驕毛澤東也評價他曰:“偉哉虞公,千古一人”。

退而不休、壽終正寢

采石之戰後完顏亮被部下所殺,金軍北撤,南宋朝廷的生存危機暫緩。趙構總算把心放回肚子裡了。或許是年事已高,不願在第一線承受壓力,宋高宗於第二年六月以“倦勤”為由,傳位給養子趙昚,是為宋孝宗(實際上宋高宗禪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將在近期另文分析,敬請關注)。他自稱太上皇帝。這一年,趙構56歲,離他病逝還有25年。

退休後的趙構時常干預朝政,完全沒有“倦勤”的樣子。而且因為有孝宗在前臺做擋箭牌,趙構不必忍受朝臣的唾沫星子、樂得耳根清淨。閒暇時到靈隱寺喝喝茶,或者在書齋寫寫字,甚是愜意。趙構書法高妙,影響甚廣,

明代陶宗儀《書史會要》稱:“高宗善真行草書,天縱其能,無不造妙。”

淳熙十四年十月乙亥日(公元1187年11月9日),太上皇帝趙構病逝於德壽宮,時年八十又一歲,諡號聖神武文憲孝皇帝,廟號高宗。

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三月葬于都城紹興府會稽縣之永思陵。

趙構其人的歷史形象是複雜的、難以蓋棺定論。

一方面他扶大廈於將傾,獨撐危局、肇極南宋,功莫大焉。有些讀者可能會覺得這是理所應當,沒啥好說的。其實不然,要知道高宗南渡之時,身邊僅有親兵一千餘人。趙構能夠在短時間內調集軍隊守住半壁江山,實非易事。與之相比,儘管有明一代持續經營南都(南京),南京六部七卿雖為虛職但官僚機構完備,且南方四鎮的軍事實力著實不弱。條件要遠遠好於趙構。然甲申之後,南明竟不能拒險守成。可見主事者的能力和手段對於劃江割據的重要性,遠非只需皇室之冑即可。

另一方面,宋高宗對外不思進取、一味求和,有畏敵如虎之嫌。對內也有近奸佞而遠賢臣的汙點。實在很難算得上是有道明君。

最後,不管出於何種原因,下令處死岳飛父子都讓他難逃千古罵名。嶽王墓前下跪的雖然只有秦檜等人,但到此一遊的後世之人又豈能不將他們的主子一同唾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