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记忆 | 沈阳市电工陶瓷厂

沈北记忆 | 沈阳市电工陶瓷厂

沈阳市电工陶瓷厂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杭州西路1号。该厂始建于1937年,原名新泰制陶工厂,1942年称一新窑业株式会社,俗称一新缸窑。该厂由私人合股投资经营,股东有刘秉诚、岳继武、尹佐亭、臧式毅等人,是沈北新区最早的一家企业。

沈北记忆 | 沈阳市电工陶瓷厂

臧式毅

臧式毅(1885-1956),生于辽宁沈阳苏家屯区沙河铺前三道岗子村。1930年,臧式毅担任辽宁省政府主席,在治理东北财政金融方面颇有建树。1935年5月任伪满洲国参议府议长。

1940年投产时,主要生产民用大缸。当时有20多间厂房和两个倒燃窑,设备比较简陋。1945年该厂被国民党当作后方陆军医院,停止生产。

沈北记忆 | 沈阳市电工陶瓷厂

1948年末,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接管了该厂,没收了官僚资本,划为全民企业,转产民用坛子。工厂总经理刘秉诚是一位精于硅酸盐研制的工程师。企业称一新窑业总厂,并在营口和辽阳设两个分厂。1951年,工厂隶属于沈阳市管理,以生产耐酸陶瓷为主,试验一小部分釉面瓷板砖。1953年和1954年,又先后增加了耐火材料和耐酸陶管两个生产品种。当年有工程技术人员4人,其中助理工程师1人,技术员3人。1955年,生产耐酸砖,添置了两台球磨机,新建厂房1200平方米。翌年,购进一台80吨压力机。

沈北记忆 | 沈阳市电工陶瓷厂

1957年,自建一座变电所,同年改名为一新耐酸材料厂。

1962年与新华化工厂合并,1964年又分开,厂名为沈阳市化工器材厂,隶属于沈阳市玻璃搪瓷公司。专业生产耐酸砖、管、罐、塔等产品。

1971年,划归新城子区管理,产品基本定型为低压电瓷和耐酸材料两大类。1972年,进行技术改造,生产低压线路电器电瓷产品,1980年前,产值始终保持在100万元以上。

沈北记忆 | 沈阳市电工陶瓷厂

1980年后,以生产低压电瓷为主,故工厂改名为电工陶瓷厂,实现产值28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1982年,企业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14万元,总产值200万元,利润9万元。有职工513人,14个职能科室管理着全厂制料、陶管成型、线路瓷成型、电瓷件成型、烧成、设备维修6个车间,日产瓷料8.7吨,年产电瓷开关板105万套,耐酸材料1080吨。其中电瓷开关板为东北地区56个用户服务,耐酸材料曾销售到全国各地。并出口到4个国家。

1982年进行技术改造,经抚顺电瓷厂、西安高压电瓷厂专家论证,试制生产高压电瓷。职工人数已达527人,创产值220万元,创利润23万元。1989年HYW-2200电压互感器瓷套获沈阳市拳头产品奖和优秀新产品三等奖。

1984年ED-2型蝶式绝缘子获沈阳市优秀产品奖。

1990年改厂名为沈阻电瓷厂,有职工324人,年产值53万元。

1992年,该厂职工增加到600人,有管理人员49人,工程技术人员35人。拥有国有资产原值645万元、净值535万元、流动资金736万元,是省内专业生产各种高低压电瓷的厂家之一。

沈北记忆 | 沈阳市电工陶瓷厂

沈北记忆 | 沈阳市电工陶瓷厂

1993年6月5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注册与香港鼎盛实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沈阳新盛陶瓷有限公司,总投资5192万元,其中我方投资1554万元,香港鼎盛公司投资2784万元,东北输变电集团投资854万元。1994年7月1日厂房工程奠基,1996年1月试生产。后因外资不到位,缺乏流动资金,没有组织生产。

合资项目填补了新城子区没有合资企业的空白,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截止1998年停产,沈阳电工陶瓷厂欠债累计达2000多万元。2003年采取了并轨措施。

图文 | 陈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