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換多命?美國眾議院不惜犧牲性命,也要加快研發新冠疫苗

據《每日郵報》4月25日報道,美國眾議院議員和科學家呼籲政府,批准有爭議的新冠肺炎疫苗的“挑戰性實驗”,這個實驗中,志願者將被故意感染病毒,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一命換多命?美國眾議院不惜犧牲性命,也要加快研發新冠疫苗


專家表示,加快疫苗上市,可以拯救數千人的生命,並提出了“挑戰性實驗”。這個實驗包括給一組年輕、健康的志願者服用安慰劑(沒有藥物治療作用的片、丸、針劑),給另一組注射實驗性疫苗。然後,這兩組人都會被故意感染新冠肺炎。

這將使科學家能夠更快地測試疫苗保護人群免受病毒感染的有效性,以便疫苗迅速適用於大眾。

在典型的臨床實驗中,研究人員會等待志願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染病毒,但人們現在越來越擔心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研發疫苗了。

然而醫學界卻有不同的聲音,懷疑者提出了危及志願者生命的道德困境。懷疑者表示,科學家們在測試新疫苗時一直持謹慎態度。

喬納斯·索爾克(Jonas Salk)是20世紀50年代脊髓灰質炎疫苗的發明者,他甚至拒絕向公眾提供疫苗,直到他先在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身上進行測試。


一命換多命?美國眾議院不惜犧牲性命,也要加快研發新冠疫苗


但這個想法現在已經得到了35名眾議院議員的支持,他們本週寫信給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鼓勵該機構批准這些實驗。

以眾議員比爾·福斯特(Bill Foster)和前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唐娜·沙拉拉(Donna Shalala)為首的眾議院議員團體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是一場戰爭,疫苗實驗的志願者是拯救他人生命的人。

他們在寫給FDA的信中寫道:“這場流行病的情況類似於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志願者冒著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危險,執行危險任務。他們瞭解風險,並願意這樣做,以幫助拯救他人的生命。”

福斯特補充說:“疫苗提前一個月上市,將有數萬人的生命被挽救。”

FDA發言人邁克爾·費爾伯鮑姆(Michael Felberbaum)回應說:“FDA正在探索所有可能的方式,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加快疫苗的開發速度。”


一命換多命?美國眾議院不惜犧牲性命,也要加快研發新冠疫苗


費爾伯鮑對“挑戰性實驗”的方法發出了警告。他說:“這種方法存在倫理和可行性問題,而這些問題可以通過使用動物來避免。”

幫助發明風疹疫苗的著名疫苗專家斯坦利·普洛特金(Stanley Plotkin)和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的生物倫理學家亞瑟·卡普蘭(Arthur Caplan)最近在《Vaccine》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支持這一想法。

他們警告稱,如果不加快疫苗的開發和推出,數百萬人將死於新冠肺炎。他們寫道:“正常的疫苗實驗過程通常需要幾個月到幾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新冠肺炎將感染並可能導致數百萬人死亡,所以我們有必要加快這一進程。”

“因為現在的封鎖限制了病毒的傳播,如果等待志願者在社會中自然感染,那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這樣的話,疫苗在大約18個月內不會投放市場。”

支持者表示,使用“挑戰性實驗”可以拯救許多人的生命。但故意讓人們感染新冠肺炎,存在道德挑戰。當過去使用挑戰性實驗時,都是針對可以治癒且致命性較低的疾病(如瘧疾)的疫苗。

然而,儘管存在風險,許多人還是願意成為一名志願者。據報道,一家招募志願者網站已有2000多人報名參加實驗。

在紐約,一家通常招募志願者進行腎臟捐贈的非營利組織,已經準備好接受志願者進行新冠肺炎疫苗挑戰性實驗,並挑選了大約1550名志願者。

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23歲的機械工程專業學生加維爾·克萊因瓦克斯(Gavriel Kleinwaks)願意成為新冠肺炎疫苗志願者。她說:“我身體健康,不經常生病。我知道在大流行期間失去家人的人們非常痛苦,所以任何能減少這種痛苦的事情都是我應該努力做的事情。”

她還說:“無論是否進行試驗,我都很有可能感染病毒。參與實驗是有風險的,但四處走動也是有風險的。”

另一名31歲的志願者樂華·格雷(Lehua Gray)表示,如果這能加快疫苗上市,從而保護自己的父親和祖母,她就願意參與實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