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世界裡的人物都是雲遊四海的高人,他們的活動經費從哪裡來的?

晨暮昏昏


郭靖:剛出蒙古時鐵木真給了他八個大金元寶和汗血寶馬,拖雷給他一件貂皮大衣,身上的碎銀子也不少,總價值上千萬,嶽不群:在華山開武館授徒,是個大地主,除了收租之外,徒弟家孝敬的錢也不會少,光金刀王家給他徒弟的零花錢都是幾十兩,何況師父師孃?喬峰:自己是天下第一大幫的幫主,義兄是大遼皇帝,義弟一個是大理太子,一個是西夏附馬,還能缺錢花?韋小寶:康熙皇帝面前的大紅人,天地會的韋香主,神龍教的白龍使,少林寺方丈的師弟,前朝公主的徒弟,到哪裡都不會缺錢的!令狐沖:華山派的首席大弟子,恆山派掌門,日月神教聖姑的男朋友,黑白兩道都得給面子,吃喝自然不用愁!楊過:行俠仗義的神鵰俠,武林人士想請他吃一頓飯都不一定能請上![捂臉]



荒村釣叟


同樣是武俠小說,金庸、古龍風格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金庸的武俠小說更加偏向理想主義,而古龍小說添加了不少現實的部分。在金庸武俠小說裡,極力淡化金錢的影響,而在古龍武俠小說裡,金錢是重要的元素。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金庸武俠小說裡很多富甲一方的大勢力,在武林中不過是三流角色,而在古龍武俠世界中,最厲害的幫派往往也是最富有的,一些最頂級的大富豪,即便自身武功平平,在武林中也是威震一方的大人物。

最典型的就是《笑傲江湖》,福威鏢局堪稱是武林中鉅富門派,論及財力恐怕只有日月神教可以與之匹敵。但是這又如何呢,福威鏢局沒有一個武林高手坐鎮,每年都要給許多門派打點,而且那些大門派根本看不上他的金錢。而像華山派、衡山派那樣的門派,儘管十分清貧,但是在武林中也算得上一流勢力,福威鏢局見了這樣的門派都要仰視。在金庸武俠中,錢財都是身外物,一旦一個人的武功達到一定高度,那金錢基本就對他沒有任何束縛了。

可以看看再金庸武俠裡有很多獨行俠類的人物,他們沒有門派,沒有同伴,但是武功高強,在江湖中通行無阻。如果要問他們靠什麼維持生計,金庸先生對這些絲毫沒有提及。比如說不戒和尚,作為一個酒肉和尚,他是既沒有寺廟修行,又懶得化緣,那麼他靠什麼吃飯呢,這點真的不能去細追究,因為他是一個正面人物,如果細究他的收入來源,憑藉不戒和尚的憊懶性格,那隻能靠偷或者搶了,要麼就是強行化緣,比如說到了一家地方吃飯不給錢,喝酒靠賒賬。除了這樣,實在是想象不出他從哪來的收入。而在金庸武俠裡面,這樣的人物數不勝數,只要他們武功足夠高了,如何討生活就是可以忽略的事情了。武功高到一定程度,脾氣也就上來了,給人做保鏢或者看家護院賺錢,這是不可能的,所以這些人無論好壞,收入來源可能都比較灰暗。不過武林中有劫富濟貧一說,只要不欺負弱者,乾點偷搶的事情沒人計較。獨行俠裡唯一交代有正當收入來源的可能就是一個何三七了,這位雁蕩山的高手平日挑著一個餛飩擔子,靠賣餛飩為生,收入微薄但也安貧樂道,讓人好生敬服。



而那種幫派呢,他們的收入來源就比較複雜了。如果拿局外人的眼光來看,幫派裡面收入來源最正當的當屬鏢局,給人走鏢,賣力氣賺錢,天經地義。不過金庸武俠裡的鏢局,地位都十分低下,福威鏢局祖上有位絕世高手林遠圖,又有大量金錢支撐,最後又如何呢,還不是被青城派餘滄海滅門。還有像《倚天屠龍記》的龍門鏢局,雖然總鏢頭都大錦有少林背景,那有怎樣呢,被殷素素一個女子殺了全家。除了鏢局之外,其他門派的收入來源就不好說了,但大部分都有巧取豪奪,不勞而獲的嫌疑。比如像少林寺、恆山派這樣的寺廟,都會有諸多田產。而青城派那樣的門派呢,則會收取諸如福威鏢局等勢力的保護費。還有像《俠客行》長樂幫那樣的,屬於典型無下限的門派,直接恃強凌弱,強買強賣,搞來大量財產。

不論是個人還是幫派,不論是好還是壞,金庸武俠中但凡厲害一點的人,都不會在意金錢的。武林中人,最重恩怨,如果誰對誰有有恩,很少人會拿金錢報恩,因為在武林中人看來,有比金錢重要的多的東西,比如個人的名譽,自己的一生或者是生命。就比如說平阿四,受了胡一刀的恩惠,於是就用自己一生去照顧胡一刀的兒子胡斐。楊過救了山西一窟鬼和萬獸山莊史家兄弟,他們也沒有直接酬謝楊過,而是在日後任憑楊過差遣,甚至長鬚鬼為了救郭襄,還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總而言之,在金庸武俠中,武林人士的金錢來路是一個可以忽略不計問題,因為沒有哪個成名的武林人物會去在乎一點小錢。很多武林絕頂人物,壓根就不在乎金錢,能有一口吃的就足夠了,早已超脫了一般人吃喝享樂的境界。擔心他們的生計,就好像普通人擔心億萬富翁錢不夠花一樣,都是沒必要的。


一覽眾河小


懸壺濟世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