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以为家》看家的五重属性


从《何以为家》看家的五重属性

《何以为家》赞恩

《何以为家》是黎巴嫩女导演娜丁·拉巴基的作品。影片讲述了十二岁的男孩赞恩因“父母给了他生命”而把亲生父母告上法庭的故事。原来,他的父母在无力抚养和提供教育的状况下还不停生育,家中长子已入狱,年幼的赞恩承担起养家的重任。

当年仅十一岁的妹妹萨哈被迫嫁与房东阿萨德为妻,最终因流产死亡时,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赞恩愤怒刺伤了阿萨德,被判5年监禁。在狱中,赞恩提起了对父母生而不养的诉讼。

当然,影片中也有温情脉脉,赞恩离家流浪时,遇到了泰格斯特母子,尽管生活依旧窘迫困难,但这在赞恩十二年的生活里是最幸福、最灿烂的时光了。

影片多数演员都不是专业演员,比如主演赞恩是生活在黎巴嫩贫民窟的叙利亚难民,却斩获第71届坎城影展评审团大奖、第91届奥斯卡金度像奖的最佳外语片奖提名,是什么让此片备受瞩目、引发热议?

一、草蛇灰线:谜底最后揭晓

倒叙和插叙相结合的叙事手法,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01倒叙

当弱小的赞恩带着手铐、被警察羁押着站在法庭上的场景缓缓呈现,悬念已然出现。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是在押状态,为什么成为犯人?为什么是“再次”站上法庭,亲生父母成为被告?为什么起诉理由居然是“因为他们生了我”?甚至当赞恩讲出这句话时,毫无悲伤,毫无波澜,那不是控诉是陈述,那不是怨恨是麻木,难免疑问是他毫无良心还是内有隐情?

先埋下疑问的种子,根据种种迹象、线索,慢慢推导、慢慢揭晓。之后第一个场景,妈妈带着赞恩去监狱探望他哥哥,我们知晓这个家庭还有人在服刑,可能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或者暴力基因在作祟。引导观众去思考,激起好奇心。也许观众会先有自己的答案,当真正谜底揭晓后,会有偏差、反差,表现张力更强,更能直击灵魂。


从《何以为家》看家的五重属性

赞恩父母在法庭辩解

02插叙

电影插叙画面都是庭审时的情节,赞恩父母为没有好好养育赞恩、早早把萨哈嫁掉的行径辩解,泰格斯特讲述自己被捕原因和她眼中的温暖、有爱心的赞恩,阿萨德为萨拉死亡推脱责任,共三段。从插叙情节我们看到了无知、麻木,也看到善良、温暖和信任。插叙把庭审的各个人物联结起来,又给了他们开口辩解、讲述的机会,正所谓“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同时插叙情节把电影进行有效分割,使节奏更加紧凑,悬念感增强。

二、凸显张力:对比之下伤害更大

影片多次运用对比凸显主题,增强表现张力。

01赞恩的小与大

赞恩的年纪很小——可能十二岁;赞恩的身形很小——比同龄人要孱弱一些;赞恩的世界很小——一家人挤在狭窄破败的屋子里,和六个妹妹弟弟挤在地上睡觉,没有接受教育,没有开眼看过世界。

但赞恩的责任很大——在杂货店搬运整理物品,摆夜摊卖饮料,养家的责任几乎全压在他身上;赞恩的臂膀很大——他拼力保护妹妹,不想她嫁人,即使自己无吃无喝,努力照顾约纳斯;赞恩的心很大——身陷囹圄,他也向那些无力抚养孩子的父母呐喊“别再生了”,他不愿别的孩子如他一样,记得是暴力、虐待、侮辱或者殴打,被铁链锁、被水管浇、被皮带抽,听到的最亲昵的话是“给我滚臭小子”或者“走开混蛋”。

在这一小一大的对比中,再现了贫民窟生活的困苦、艰难,突出了主人公赞恩的坚强、勇敢、温暖和正义感。

02赞恩的笑与泪

剧中赞恩一共笑过四次,其中两次是和泰格斯特一起时,吃着蛋糕吹着蜡烛他笑了,听着邻居吵闹泰格斯特和他打闹他笑了。在泰格斯特身边,他是满足的,是幸福的,是轻松的,这样的笑是发自内心的。

售卖曲马多饮料赚到钱时他笑了,因为他看到了希望,他可以逃离这个国家,逃离他不愿接受又不得不接受,他不应承担但又不能不承担的这一切。

拍摄身份证件照片时,他笑,这时的笑是被要求的,生活给了他太多磨难,太多考验,他已经忘记怎么笑了,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本该上学读书,但他只能眼巴巴看着校车,自己搬运货物;本该有父母陪伴,嬉笑玩闹的时候,但他有的是牢狱之灾。

赞恩笑了,但我们哭了,因为幸福的时光如此短暂,逃离的梦会醒,有了身份却不一定有生活。谁之过,又刺痛了谁?

坚强的赞恩也哭过,看着萨哈被父亲带走他哭了,因为他无能为力,他保护不了最爱的妹妹,他清楚妹妹嫁人后面临的是什么,奴隶!

静静地听着泰格勒斯温柔着哄着约纳斯他哭了,因为他也会想念父母,他也渴望被父母温柔对待,细心呵护,但他也清楚终其一生也难以得到,渴望爱而不得,流泪是对自己的悲悯、是对自己的疼惜,更是对甚至一开始就不存在亲情的悼念。

泰格斯特被拘捕,赞恩带着约纳斯被房东赶出来,钱也没有了,这次他们彻底无家可归了,倚靠在电线杆旁他哭了,把约纳斯卖给阿斯普罗时他又哭了。他无路可走了,不舍却毫无办法,抗争却越来越糟,放弃也不曾甘心。

生存为难了他,只有眼前的苟且和妥协,远方更是漆黑一片。

逼问父母得知妹妹萨哈已经失去他哭了,他崩溃了,对父母、对亲情、更是对自己,绝望了,这次的流泪是影片中最后一次流泪,痛得已麻木,抗争得精疲力竭。

赞恩哭了,我们也哭了,“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从《何以为家》看家的五重属性

赞恩哭泣

03同为父母的差距

赞恩的父母企图用多生孩的方式改变生活的窘迫,孰不知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就像莫比乌斯之环一样,只有无尽的黑暗。

同住破旧租住房的泰格斯特,选择抗争、选择奋斗,她打多份工、卖掉心爱的头发,只为赚钱获得合法身份。

赞恩的父母用铁链把孩子栓住,家庭充满了抱怨、咒骂、污言秽语,对孩子更是非打即骂。泰格斯特看到赞恩的恶作剧只会泯然一笑,温柔地、耐心地、温暖地对待家中的两个孩子,不向孩子输出焦虑,不埋怨生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赞恩的父母和泰格勒斯传递了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渴望被爱、被关注、被关心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命运。

04个人悲剧与群体命运

斯大林曾说:“一个人的死是悲剧,一百万人的死是个统计数据。”

影片从赞恩、泰格斯特、萨哈的命运,我们感受到他们的苦难,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经历叙利亚战乱的难民们的生活,他们或因无知麻木自甘堕落,或因特殊身份东躲西藏,或因生活所迫苦苦挣扎,群体命运在个人悲剧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何以为家:家的五重意义

叙事手法、艺术表现是服务于主题的——家。赞恩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第一阶段,有家,有父母,但没有亲情关爱;第二个阶段,有家有爱,泰格斯特和约纳斯虽不是亲人但胜过亲人,有爱在,一切都变美;第三个阶段,彻底无家可归,被房东换锁赶出,泰格斯特失踪,无力抚养约纳斯只得卖掉,妹妹萨哈已去世,没有感情的慰籍,爱的寄托对象都已远去。


从《何以为家》看家的五重属性

赞恩彻底无家可归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那么“家”是否也具备这五重属性呢?

01物理属性

这一层面,家就是那座房子、那间房间,可以是豪宅别墅,可以是花园洋房,可以是棚户改造房,可以是租的,可以是买的,甚至它都可能是《房间》囚禁乔伊和杰克的那件房间。它仅仅就是一个地方。这个层面,赞恩是有家的,相信大多数人也是有的。

02遮风挡雨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在一层面,家是能够被我们所自主支配的,不是说被赶走就被赶走,是能够给我们提供安全感的地方,家慢慢有了情感属性和情感依托。影片结尾,赞恩说,“我希望睡觉有枕头”,他难道就只是想要个枕头吗?不,他想要的是份安全感,是份安定,不是朝不保夕。

03容纳亲情、关爱

家需要家人,需要家人间互相关注、关心,而不是漠视、无视。正如电影《房间》所言,“我们互相传递力量,没人可以独自坚强”。有困难一起面对克服,有快乐一起分享感受。

04充分自由地表达

家庭里父母往往占据主导地位,甚至父母会以“你还小,什么都不懂”“你长大了再说”为理由剥夺孩子的知情权和家庭事务的参与权。家庭包括每一位成员,需要每一位成员得到尊重,得到自由自主的表达,得到准确的意见反馈,尤其表现为家庭弱势者的发声。

05共同进步成长

“愿你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这是家的最高层次的意义,每一位成员的成长。父母尊重孩子,会与孩子沟通,会听取孩子的意见,会陪孩子成长。孩子能敢于、主动表达,学会信任、正义、独立,成为自尊自爱、善良温暖之人。

四、先学说话:优化亲子沟通

莫罕达斯·甘地: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付出会收获什么,但是你无所事事的话,一定不会有人和收获。

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亲子关系。怎样成为积极父母,成为可以共同成长的家呢?

市面上有太多育儿的书籍、课程,但最好的教育是免费的,就是和孩子好好说话。

在和孩子沟通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孩子的成长轨迹。

在《养育男孩》一书中总结,男孩成长大体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六岁——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是属于母亲的。父母的任务是让孩子在爱的包围下安全地成长。

第二阶段是六~十三岁——男孩感受到来自内心世界的召唤,开始尝试着成为男人。这时男孩在感兴趣和偏爱的活动方面越来越像父亲。父母需要让孩子在嬉笑玩闹的过程中形成善良的品性。

第三阶段是从十四岁到成年——在这个阶段,男孩如果要完成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就需要成熟人的引导。

女孩的成长阶段与之相仿,但时间节点会稍有提前。

在三岁前,大脑会发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这期间大脑建立神经连接的条件就是语言,更准确说大多是父母的语言。他们生下来虽然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说,但他们会接收信息,这种接收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接收到的信息内容、信息质量、信息数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自律性、道德感、同理心等各方面。

据调查,靠救济金生活的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数是616个;工薪阶层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数是1251个;高收入的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是2153个。

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听到的单词数量少,而且会接收到很多消极的、负面的单、粗鄙的词汇。在出生的头几年,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听到的包含积极、正面意义的单词数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多56万个。

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赢在起跑线”对报了多少课外班,多少家庭教师都已经晚了。

应该怎样营造积极的、正面的语言环境,怎样和孩子有效沟通呢?

01共情关注

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父母根据孩子的言行来观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分析判断孩子的需求,及时做出回应。孩子的笑、哭、叛逆、调皮都是他们需求的直接体现。

02充分交流

不要简答回答孩子是与不是,行与不行。当帮孩子穿衣服时,是不是可以告诉他,一粒扣子,两粒扣子,外面天气冷,需要穿好外套,穿的帮嘟嘟很可爱。我们是可以引发一连串对话的。

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李玫瑾教授说,孩子是保姆带的还是父母等亲人带的,几分钟就能分辨出来。保姆带的孩子不会主动和人打招呼,会往大人身后藏,妈妈姥姥等带大的孩子会很大方打招呼,这和照顾孩子时的交流有关。保姆把带孩子当工作,一般不会和孩子有太多交流,但妈妈姥姥不同,就是换尿布、喂饭这样稀松平常的事都会讲很多话。

03轮流谈话

一方面父母的角色都不可缺席,在孩子教养中父亲和母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给予孩子充分表达的权利,请给孩子足够的尊重。也许他的建议不合理,也许他的想法很幼稚,也许他只是在无理取闹,也请让他们讲出来,耐心听完,仔细解答,慢慢纠偏。

结语

萧伯纳: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

何以为家?父母在,爱在,尊重在,责任在,家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