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一:我為什麼討厭雞湯文?

劉小一:我為什麼討厭雞湯文?

再也無法忍受雞湯文了。它們是屎。

可人家明明語言溫暖,行文流暢,排版清麗,還篇篇10萬+,究竟哪兒得罪我了?

哪哪兒都得罪我了。

比如,寫法也太老套了吧。

我的朋友小A,我的閨蜜小米,我的學姐阿藍,我的親戚老黃……我一邊閱讀著以他們為主人公的胡編亂造的故事,一邊覺得一切都似曾相識。是《青年文摘》和《意林》的情感版塊常用這樣的文體,沒錯。但還有更久遠的例子,究竟是什麼呢?

想起來了。是初中時讀過的劉墉。他的文章總是四到五部分,每部分講一件他朋友的事。記得當時心中的豔羨:他的朋友好多啊,他知道好多的故事啊,他經歷過好多的事啊,他自己的苦難與幸福,他成千上萬個朋友的苦難與幸福,都是寫作素材啊,好棒!

但一本書看完,也心生疑竇。這麼多故事,有幾個是真的呢?

這種懷疑一旦開了頭,就很難掐滅了。畢竟,我從文章裡得到的信息很大概率是假的呀。既然是假的,我在這嗨個大狗頭哦。

再比如,這些作者也太愛講道理了吧!而且沒講明白啊!

和劉墉的文章一樣,雞湯文最後一段永遠是作者的大道理。怎麼著?還在中學寫議論文的階段嗎?一群40歲的姐姐,看著20歲孩子寫的雞湯文,點著贊,哭得稀里嘩啦叮噹響的。當然,先申明,年齡並不能充分決定什麼。但是!道理好歹得講通呀。

就因為作者三個假朋友遠嫁了被婆家欺負,所以姑娘們一定別嫁外地漢子。就因為作者四個假親戚被逼婚跳了樓,所以老人禁止和孩子討論婚姻問題;就因為作者五個假同事做了全職母親結果被老公拋棄,所以女人千萬不要做家庭主婦必須出門賺錢。今天我不說價值觀,只說結論得來的邏輯。

這些文章看似嚴密,語重心長。但內部邏輯無異於“我吃過三次粵菜,都特麼超難吃,以後所有人都不許吃粵菜!”或者換個說法:“我遇見過三個河南人,人都不行,所以禁止所有看這篇文章的人與河南人交朋友!”

最後,雞湯文作者,你真誠嗎?

你真的關心范冰冰和李晨嗎?你真的關心垃圾分類嗎?你對張若昀和唐藝昕真的如數家珍嗎?你辛辛苦苦為了趕一個熱點,拼湊起無數信息,搶先發出,終於交差,當然不易。可作為讀者,我沒在文章裡看到你絲毫的感情、丁點的真誠。

我只覺得,你好累哦。

你說的道理,並不是你真想告訴我們的。你詳細敘事、記錄真實的能力,已經被駕輕就熟的套路吞噬了。你營造出人生導師的完美形象,背地裡卻過著一團糟的生活。這樣的你,和直播敷面膜教化妝,關了直播去吸毒的網紅女主播有什麼本質區別嗎?

捫心自問,曾經你也是熱愛文字的文青,如今你靠著消費低文化層次人群的信任來謀生,寫著自己都看不下去的垃圾,操著“溫暖”而低廉的人設。

當然,你們還有市場,還能拉到廣告。但信不信,這樣的日子不長了。讀者在成長,整個社會的知識儲備在成長,00後、10後的思想深度都常常讓人驚歎。(我這段話是缺乏根據的,僅憑個人趕腳。)

你們很危險。(這句話就更沒什麼依據了,仍然是個人趕腳。)

我說了,不喜歡別人用幾個假故事來講道理。我這篇文章裡沒有故事,卻想講一個道理。前提:只是我的建議,你採納未必更好,不採納也未必不好。一切全憑自己。

寫文章,請真誠。在基本的文字能力之上,發揮你的才情。

有想象力,就盡情想象、盡情展望,小說、詩歌都可以與現實題材相結合,讀者會看得如痴如醉。沒想象力(如我這樣的),那就仔細描述,廣泛查閱,用事實與數據說話,文筆可以飛揚,態度必須謹慎。畢竟,誰也不是三眼烏鴉啊!

說完了。哦不,還有一件事!很多很好的文章,為了點擊量,也起個雞湯文標題,沒必要,差點讓我錯過!

寫完了我又自個兒懵了。我這是幹啥呢。

​(劉小一,英國愛丁堡大學社會學碩士,曾任職財經記者、企業公關主筆,採訪多位著名經濟學家、企業家。現為自由撰稿人,關注育兒、情感、鄉村、性別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