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愛寵不幸離開了你會選擇克隆它嗎?克隆了它還會記得你嗎

最近克隆貓“大蒜”確實火了一把,上了熱搜。克隆體是一個新的個體,雖然與原個體基因相同,但是它實實在在的是通過胚胎髮育成長為一個新的個體,而大腦中的記憶是通過對外部世界的感知,學習而存在的,記憶能夠改變大腦神經聯繫,並形成新的神經聯繫,新記憶的形成便會改變一些神經聯繫。諾貝爾獎獲得者坎德爾發現了在記憶的形成過程中,大腦會合成一個新的蛋白質,形成一個新的神經突觸聯繫,把以前沒有關聯的東西關聯在一起,便形成了新的記憶。

如果你的愛寵不幸離開了你會選擇克隆它嗎?克隆了它還會記得你嗎


就像對肌肉的鍛鍊一樣,沒有這個鍛鍊的過程,肌肉是不會變得更結實有力的。雖然基因中能夠攜帶一些行為信息,比如剛生下來知道怎麼去喝奶,知道毛亂了應該用舌頭理一理,也就是它的一些本能行為是隨著基因而遺傳下來的,比如狗和貓的本能行為差異以及個體差異就是基因所決定的,這些本能行為是進化過程中一點一滴的形成的,並且能夠在遺傳中體現出來。但是動物後天的記憶和認知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

如果你的愛寵不幸離開了你會選擇克隆它嗎?克隆了它還會記得你嗎


所以這隻通過克隆出來的貓,並不會記得它本體的主人,因為在它的記憶系統裡並沒有關於本體主人的記憶。就像兩臺一模一樣的電腦A和B,第一年我使用的是A,第二年我使用的是B,雖然是同一個人使用的,兩年後,這兩臺電腦裡面所存儲的內容肯定是不同的。

如果你的愛寵不幸離開了你會選擇克隆它嗎?克隆了它還會記得你嗎


圖內是這隻貓的克隆體與本體,雖然基因相同,但是還是有一些差距。

如果你的愛寵不幸離開了你會選擇克隆它嗎?克隆了它還會記得你嗎


在從克隆技術本身講為什麼不會記得本體主人。要克隆這隻貓,需要從這隻貓的本體中提取細胞,並從這個本體細胞中提取細胞核(含有絕大多數遺傳物質),外面的細胞質就不要了。然後找來第一隻母貓,取出它的卵細胞,並取出卵細胞的細胞核留下細胞質,這個細胞就稱為去核卵細胞,再通過技術手段將本體細胞中提取的細胞核植入去核卵細胞。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這個細胞會發育稱為一個早期胚胎,再將這個胚胎植入另外一隻母貓的子宮,最後就生下了這隻克隆貓。

如果你的愛寵不幸離開了你會選擇克隆它嗎?克隆了它還會記得你嗎

這種技術實質上就是無性繁殖技術,也就是說克隆其實是通過人工技術手段的繁殖技術,生產出來的是基因相同的新個體。但是細胞質中的線粒體也含有遺傳物質,而被克隆體利用了另外一個個體卵細胞的細胞質,也就是說細胞質內的基因被改變了,這就會導致克隆個體與本體在某些部位會有一些不同。

筆者認為,是物質構架出了靈魂,而每一個不同靈魂是因為組成它存在的物質不同,所以應該好好珍惜身邊的一切,因為他們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