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召開時間終於確定,股民期待的兩會行情到底有沒有?

終於,今年“兩會”召開時間確定了。


據央視新聞,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29日表決通過了關於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時間的決定。


根據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開,建議5月21日召開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


從行情上看,自2000年以來的歷次兩會前一個月、兩會期間以及兩會後一個月的市場表現看,整體是漲多跌少,兩會召開往往給市場帶來積極的影響。今天早間A股突然大漲,其實已經開始有些苗頭出現。


通過對自2000年以來的歷次兩會前一個月、兩會期間以及兩會後一個月的市場表現進行分析,發現歷次兩會前後市場都是漲多跌少,而兩會期間則呈現搖擺不定的特徵。其中:


1、兩會召開前一個月,上證綜指取得正收益的有17次,佔比高達85%;取得負收益的僅有3次,分比為:2001年、2013年以及2018年。

2、兩會結束後一個月,上證綜指取得正收益的也有15次,佔比為75%;取得負收益的僅有5次,分別為:2005年、2008年、2012年、2013年以及2018年。


從經濟特徵上看,發現往往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反映到企業盈利上的階段性觸底)時,兩會的召開往往會給市場帶來積極的影響。


今年“兩會”召開時間終於確定,股民期待的兩會行情到底有沒有?


值得一提是,據梳理統計,歷次兩會前一個月的市場板塊表現都體現了政策信號,每年度的行情均有所不同。


今年“兩會”召開時間終於確定,股民期待的兩會行情到底有沒有?


2020年兩會,與歷史上出現“兩會行情”的年份一樣,具備經濟壓力加大+政策約束放鬆這一最佳組合。


根據歷史經驗,此前的政治局會議和常委會議已經確立了本次兩會的基調大概率偏向寬鬆,同時投資+消費+要素改革的基本主線已經明晰,這一點市場已經開始反映,後續更多關注是否有超預期政策的落地。


目前的主要政策信號主要包括:


(1)這一次的政策對沖消費與投資並重,與2002年相似但有所不同:消費重在線下消費,同時適當增加會共消費;投資重在基建而非地產,基建中包括新舊基建。


(2)目前關於消費的刺激政策還只是侷限於消費券的發放。


(3)發改委再次明確新基建的範圍,確定政策發力的方向:信息基拙設施建設、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基礎設施建設。


(4)國常會確立舊基建主要發力方向: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5)國常會部署採取有力舉措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加大對貧困人口、低保人員和失業人員的幫扶力度。


因此在具體版塊上,可以在兩會召開之前繼續佈局:


今年“兩會”召開時間終於確定,股民期待的兩會行情到底有沒有?


第一,相較長期收入預期,人口迴流才是短期消費復甦的重要變量,人口迴流趨勢已經伴隨管制放開而十分明顯,消費政策將會加大消費板塊的在復甦下的彈性:食品飲料(首推白酒)、家電、汽車和商貿零售;


第二,受益於傳統基建發力而當前估值隱含極低增長率預期的建築、建材;


第三,新基建投資將逐步聚焦5G為代表的信息基建領域。


綜上,根據歷史來看,兩會前一個月和後一個月的行情都是可以期待的,今天節前的行情似乎已經啟動,可以持續關注節後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