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個人有諸多的愛好,其中的一項愛好就是——在有空閒的時候,就歡喜搞一點點文學創作,去撰寫一些各式各樣的文章,說一說本人在人生的旅程之中,對於某些人事物情會產生怎樣的看法、想法與感受,與此同時,這既是在記錄個人與這個時代的歷史,還能讓那些歡喜寫作與閱讀的讀者,多多少少的去了解某個時間段裡的人事物情。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雖然本人不是什麼專業作家,就算是從初中臨近畢業之前歡喜上了寫作,時至今時今日,把自己所撰寫的、所能找到的各類文章收集併發布到各類網絡和各類寫作APP軟件裡面,也僅僅只有三百多篇,一百多萬字而已,去審視了自己所撰寫的文章,也不是每一篇文章都是寫的很好的哩,和那些專業作家一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九牛一毛,根本就不值得去一提噢,儘管是這樣,個人還是敝掃自珍!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儘管本人是個文學愛好者,歡喜去撰寫一些各式各樣的拙文,以本人二十多年的寫作經歷來講,是這樣來認為並理解寫作這件事情的,那些所謂的文思如泉湧下筆如有神,又好似連綿不絕的濤濤江水,還能一蹴而就一氣呵成,就可以把自己想要去撰寫的各類文章,通通都能去寫寫好,這樣的事情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太可能去做到的一件事情啊,就算是某個人寫作能夠達到“文思如泉湧下筆如有神”的良好狀態當中,個人還會認為,其本人在撰寫某篇文章之前,必然要花去很多的時間、精力與心思,去收集網羅和文章有關的各類素材與各種資料,事先去打個草稿,列一下提綱,還要反反覆覆的去醞釀醞釀,自己到底怎樣去寫來的比較好,要等到其本人有了足夠的把握、充分的準備以後才能去做到,而且還不能保證每次都能去做到!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在本人所在的城市上海市有一個方言閒話叫做“任務觀點”,父母或長輩在教育晚輩的時候也經常會去使用“任務觀點”這個詞語噢,說道:“儂哪恁總是任務觀點啊,就覅恁畀迭樁事體去做做好啊!”……“任務觀點”的意思就是在指某個人在做任何一件人事物情的時候、在整個過程當中,既總歸是有那麼一點點不太認真,還總歸是有那麼一點點馬馬虎虎草草了事,只要是把事情做好了就可以了,至於其人做的好壞與否,其本人是滿不在乎不去當一回事情的。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現如今回過頭來,好好的去審視一下自己的拙作,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最初自己在寫作的時候,也是有那麼一點點“任務觀點”的,從來不去審視自己所寫的文章,認為文章只要是寫好了以後,不管拙作寫的好壞與否、只要是所能尋找到的文章,一股腦兒的都發布到了各類網絡和各類寫作APP軟件上面去了。現在想想這樣的做法完完全全是錯誤與不對的,既假若依舊是歡喜寫作,有了好的素材與內容,會一直堅持不懈地寫下去,還假若一直保持著“任務觀點”的寫作態度,即便去寫了很多的文章、寫了很長的時間,是寫不好文章的,這樣的寫作態度,也是無法去寫好文章的,要好好的去改正過來!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假若是有人要問本人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去發佈自己寫的各類文章?! 答曰:在最初的時候,把自己撰寫的所能找尋到的文章,都是通過手機形式發佈到了網絡當中。啟先是發佈在了“新浪博客”當中,其二應該是好友傅悅的先生潘鋼曾在“格圖APP”中發表過幾篇文章,轉發給一幫好友們看看學習交流,獲知本人熱愛寫作,就建議可以把文章發佈到“格圖APP”當中,以後就把所寫的各類文章發佈到了“格圖APP”當中去了;其三就是:家裡的遠親黃錦榮老伯伯要本人幫其在“美篇APP”當中編排一篇文章,自從幫了他的忙以後,凡有新的文章也發佈在了“美篇APP”當中;其四就是:在網絡上結識了一位名叫“陸安心”的網友,他是上海市崇明區人,經歷過一段時間的瞭解以後,獲知了其人和本人一樣是愛好集郵和寫作,給了本人一個建議,為了防止所寫的各類文章遺失掉,可以及時的把所撰寫的文章放入到“簡書APP”當中,從此本人又多了一個寫作的發佈渠道了,還會把寫好的各類文章發佈到了“簡書APP”當中去;其五就是:“個人圖書館APP”當中噢,【備註:“個人圖書館”原名為“360圖書館”。】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最後要去說明的一點就是:在某一天、本人在網絡上認識了一個網名叫做“漠宏庵”的人,其本人叫做劉志宏,是湖南人士,個人既愛好收藏,專門去收藏和中華文化、中華歷史有關係的各類收藏品,也愛好寫作噢,自己還去開辦了一個博物館,是中華文化、中華歷史的傳承者與傳播者,彼此間大概是經過了三四年的接觸、瞭解並相互關注,得知本人亦愛好各類和中華文化、中華歷史有關的各類收藏品與寫作以後,每每看到了本人有新的拙作出來以後,總是給予一定的鼓勵與支持,建議把新撰寫的各類文章發佈到“今日頭條”當中去,還教會了本人如何去操作,對此本人也是向其表示萬分的感謝。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本人沒有一篇文章是通過電腦發佈到網絡上面去的,為什麼呢?!個人仍舊是這樣來認為的,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以及網絡的全面普及,有了一部智能手機和網絡,隨時隨地都可以與外界發生聯繫,只要不是十分嚴重的影響到學習、家庭與工作的情況之下,任何時候都能去發表自己撰寫的各類文章,智能手機就方便許多了,不像電腦是無法隨身去攜帶在身邊的,也沒辦法去隨時隨地的發表各類文章噢,而且即便是筆記本電腦,還會有一定的限制的,亦會帶來諸多的不便哩。何況現在運用一部智能手機也能去寫作呀,裡面也有寫作軟件的,到目前為止,筆者在網絡上所發表的文章,一篇也未曾遺失過。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也就是從今年開始,本人陸陸續續把以前所撰寫的各類“舊的文章”和今年最新創作的拙文發佈到了“今日頭條”當中去了。不過,這次發佈的各類新舊文章,和以前是不太一樣的,以前只是把最初發布在“新浪博客”當中的各類文章,一字不漏原封不動的分別發佈到了“格圖APP”、“美篇APP”、“簡書APP”和“360圖書館”當中去了,今年則是經過認真仔細地修改以後才發佈到“今日頭條”上面去的。連著以前發佈在“新郎博客”和各類APP當中的文章,都一起去修改修改,而且還是以發佈在“今日頭條”上的文章為準哩!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為什麼要把發佈到“今日頭條”上面的文章會去做個修改呢?!最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現如今手機裡面也有閱讀方面的軟件,可以把各類文章讀出來,通過讀音軟件閱讀了自己以前所撰寫的各類文章以後,就發現有諸多的問題哩!譬如說:以前自己所撰寫的各類文章,通過閱讀以後,發現了有些內容不僅是詞不達意的,而且還用錯了各類詞語和標點符號哩;還有些內容雖然是本人自己也經歷過的,由於時間太長較為久遠的緣故,記憶不是那麼的準確噢,就含糊的去撰寫了,通過找尋到了相關的準確資料以後,發覺的的確確是有錯誤;亦有些內容會出現某些觀點性與常識性方面的錯誤,表述的既不清楚也不夠準確,如若是以訛傳訛的話,不單單會讓知曉者貽笑大方哩,還會讓歡喜閱讀本人文章的那些愛好者們,認為作者本人是一個不懂裝懂的人,故而要去把所有的文章都要好好的給予修改過來……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你我只要用心去觀察一下生活,就會去發現這樣一個問題,但凡是那些愛好寫作的人,與此同時其人也必然是個歡喜閱讀之人,只因為閱讀也是提供各類寫作素材的途徑之一,還因為通過閱讀各類有益的文章和書籍,能幫助作者更好的把文章寫好。本人也同樣是莫不是如此哩,既愛好寫點拙作,還愛好閱讀各類有益的文章和書籍。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通過二十多年的寫作,以及去閱讀了各類有益的文章與書籍以後,到了現如今,讓本人明瞭了這樣一個道理啊,寫作既並非寫完了就好了,也並非是易事草草了事,如若是這樣的話,那到不如不去寫作了。正所謂古人有云也曰道:“文章不厭百回改,字斟句酌佳作出。”相傳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王介甫王安石著有《泊船瓜洲》一詩,在寫“春風又綠江南岸”這一句話的時候,其中的“綠”字是通過反反覆覆的推敲去得來的,而且還是去做了反反覆覆的修改哩,在使用這個“綠”字之前,還使用過“到”、“吹”、“過”、“來”、“駐”等等……一直被修改到了“綠”字時,自己方才覺得滿意噢,於是才有了流傳至今的千古名句。本人還能夠清楚的記得,自己在讀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就已經學過了這首詩歌哩,當時的班主任是教授語文的郭燕楠先生(女),還要全班60個同學來一堂四十分鐘的大討論課,也要班級裡面的眾學友們去討論出個子醜寅卯來,為什麼用“綠”字來的比較好……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由此可見,要想出好文章、把一篇文章去寫寫好,修改之功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啊!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兩幹多年前的荀子也曾說過:“人之於文學也,猶玉之於琢磨也。”清朝時期的曹雪芹在寫《紅樓夢》這篇鉅著時,在“悼紅軒”中,也曾披閱十載,增刪了五次,方才初具一點樣子,還寫下了詩句曰道:“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當代已故文壇巨匠巴金巴老曾經也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語,曰道:“寫到死、改到死;用辛勤的修改來彌補自己作品的漏洞。”本人在讀書求學的時候,從小學一直要到大學本科畢業,也學習過好幾篇北方作家老舍的文章,他本人也曾說過這樣的話語:“文章必須修改,誰也不能一下子就寫成一大篇,又快又好。”……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至此,還讓本人明白並知曉了這樣一個道理哩,就算自己去撰寫了很多篇的文章,假若是從未曾去做過任何修改的話,就算是再以後的日子裡,仍舊去撰寫了再多的文章,不僅僅是白寫的、寫不好各類文章的,也是等同於自己沒有在寫各類文章噢。把各類文章寫好了以後,就要去對自己所撰寫的各類文章進行審視與審查,還要反反覆覆的去給予“推敲”、“調查”、“核實”、“調整”、“增補”、“刪改”……一直要到可以完全定稿為止,方才可以去結束,它是一種思維活動和行為過程,絕對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現如今,個人從今年開始起,把以前撰寫的各類“舊文章”,在發佈到“今日頭條”上面之前,先去做了“全面”的修改修訂工作,要等到自己覺得十分滿意了,才肯發佈到上面去。在修改修訂的全過程當中,大腦裡面不單單是獲得了不少的反饋信息,還讓自己豁然開朗起來,更讓自己知曉並明白了,在整篇文章當中,有哪些地方是寫的比較好的,自己還算是較為滿意的,又有哪些地方又是寫的不怎麼好的,自己也是十分不滿意的,到了下次去撰寫新的拙作時,寫的好的地方,就可以再次利用加以發揚光大,寫的不怎麼好的地方,就要想方設法的去避避開避免重犯,正所謂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寫拙作的時候,每次唯有如此去操作,自己的寫作水平才會有進步!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改稿和修訂的方式方法大致被分成了三種,其一是:“擱淺或暫擱法”;其二是:“讀改法”;其三是:“求助法”……個人則是通過“讀改法”來修改自己以前所撰寫的各類文章噢,就是通過語音讀音軟件朗讀所撰寫的各類文章,而且還是一遍又一遍的去閱讀,一邊讀一邊去思索,假若是遭遇到了有語意不怎麼通暢的地方,就隨手去把它改正修改過來,因為一旦文章當中有了毛病,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毛小病,光光依靠目閱,也在所難免的會有遺漏和不易發覺的地方哩,假若是採用語音讀音軟件來閱讀,凡是那些既彆扭又不怎麼順暢的地方,立馬就會原形畢露顯現出來,對於寫好各類文章,也是有著極其大的幫助的。清朝時期的唐翼修唐彪也說:“作文有深造之法。如文章一次做不佳,遲數月將此題再為之,必有勝境出矣。再作復不佳,遲數月又將此題為之,必有勝境出矣。蓋作文如攻玉數,今日攻擊石一層,而玉微見,明日又攻去石一層,而玉更見,再攻不已,石盡而玉全出矣。作文亦然,改竄舊文,重作舊題,始能深造。”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本人去某個健身中心健身,到了現如今也已經有三年時間了,在此期間結識了幾位爺叔輩分的人“成為了朋友”,其中一位網名叫做“路人甲”,真名姓“房”的先生,經過長時間的接觸與瞭解以後,獲知了其人和筆者是有著共同的愛好哩,他也愛好收藏、閱讀與寫作,每次碰到了以後,都有談不完的話題,有時也會請求本人把自己撰寫好的文章,轉發給他閱讀學習,他看過了本人撰寫的各類文章以後,告訴了本人的讀後感,說文章不僅寫的不錯題材廣泛,而且還是有著一定功力之人,假若是沒有十幾、幾十年的堅持寫作,絕對是寫不出這樣的好文章噢,還說絕對不是在刻意吹捧,而是在實話實說!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他還繼續對本人說道:“給你提出兩個真摯的建議,其一就是:要一直堅持下去,‘我’會一路支持你到底的,千萬不要去放棄,只因你是有寫作水平的,可以去寫寫各類文章的;其二就是:你的文章無論寫的好壞與否,最最好不要去做任何方面的修改,它不僅是你個人的心路歷程,與此同時它還記錄了你在當時的心境、感受、認識與你自己在某個階段的歷史……人生來不可能立馬就能把文章寫好的,文章也是越寫越好的,假若你去做了一個全面的修改,越是去修改修訂各類文章的話,你文章裡面各式各樣的瑕疵也一樣會被抹殺掉了,你就等同於把自己的歷史去修改抹殺掉了,那將會變得面目全非物是人非了,最好把各類文章去保持原汁原味來的比較好噢!”……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本人未曾聽從他的建議,依舊是去修改了之前寫的文章……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備註:①文章為作者原創;②各種人生類圖片以及各類文字動圖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上;③感謝原創圖片。】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書海札記之——閒話關於“改稿”這件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