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古人为何大量使用青砖,而不是红砖呢

古代建筑的外墙大多数都是用青砖包筑的,整个画面有蓝天白云,青砖墨瓦,配上农家的屡屡炊烟,那一股沉稳的黛青色,犹如水墨画一般,代表着中国独特的风格。

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古人为何大量使用青砖,而不是红砖呢

青砖跟红砖的制作过程以及材料有所不同

青砖

青砖主要是以粘土为原材料,把采出来的黏土放到一个池子里面,然后按比例跟进行兑水。然后这个时候可以把牛赶进去,帮忙去进行踩踏,目的就是去除杂质和气泡。把处理好的黏土放到砖模之中,把它挤压成型,把砖胚晾晒一遍之后再放入到砖窑之中去烧,烧好之后就要加水冷却,加了水之后整个窑内的高温和水就行成了气化,这时候窑内的氧气就会大大减少,水蒸气也直接阻隔了空气和砖培之间的氧化过程,所以说砖坯在没有完全被氧化的过程当中,砖坯内的三氧化二铁会形成氧化亚铁,最后就会变成建筑使用的青砖。

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古人为何大量使用青砖,而不是红砖呢

红砖

红砖主要由页岩,煤脉,粘土等组成,经过机械压碎和压缩,将砖略微干燥,然后拉进窑内用高温对红砖进行烧制。由于红砖在烧制的过程中,砖块以高热量的形式烧制,砖和窑的冷却使空气与砖块充分接触并氧化,砖块中的铁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之后它就变成了人们使用的红砖。

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古人为何大量使用青砖,而不是红砖呢

青砖跟红砖的优缺点

青砖

青砖因为多了一道工序的原因,所以对比红砖的话它相对来说质量会比较好一些。青砖的主要优点就是耐久性特别强,比普通红砖的话要结实的多,抗氧化的能力跟抗冻能力都比较强。去参观古建筑的话用手摸墙上的青砖,会发现摸起来依然都是光滑的,感觉不到被风化的粗糙感。但是青砖的缺点就是烧制工艺比较复杂,而且生产的成本比较高,一般的平头老百姓承受不起,产量也比较小,大规模的需求的话供应会很紧张。

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古人为何大量使用青砖,而不是红砖呢

红砖

红砖的优点就是加工工艺的话会比较简单,可以进行大批量快速的生产,广泛应用于市场。但是红砖的缺点就是耐久性不强,大量开采原材会一定程度的对农田造成破坏。同时红砖缺乏韧性,就是说一旦发生像地震这种灾难的话,会顷刻间出现房屋坐塌的情况。

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古人为何大量使用青砖,而不是红砖呢

生产力的原因

在古代虽然说对煤炭已经有了基本的应用,已经知道了这个东西,但是在当时的科技对于煤的开采跟运输是非常有限的。开采出来的煤是有限的,而且价格特别高,不是老百姓可以消费的起的。所以那个时候大多数的燃料取材还是以木材为主,所以说木材的燃烧温度低于煤炭,烧出来的砖就属于欠火砖,也就是青砖。在那个时候生产出青砖比红砖是要容易,这也是一个时代生产力的问题。就好比说古代的人为什么不住像现在这种高楼大厦的原因一样?虽然说古代有了水泥,但是他没有能力去开采那么多的水泥以作为建筑使用,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资料造成的原因,使得古代大部分都是使用的青砖。

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古人为何大量使用青砖,而不是红砖呢

古代的青砖情结已经融入了传统文化

从记载来看,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青砖的记载。那个时候的人们会在青砖上面雕刻一些比较漂亮的图案,觉得这种方式赋予了每一块青砖生命,显得更加灵性,而且青砖的冷色调给人一种非常庄严肃穆的感觉,给人一种稳重而又古朴的美。而且在古代的五行当中说这个青砖属于是水系,而红砖属于火系,所以说按照五行相克的话,水克火的道理,建筑上都需要考虑到防火这一点,所以古人通常会偏爱选择青砖。

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古人为何大量使用青砖,而不是红砖呢

其实对于青砖跟红砖的选择古人肯定是有考虑过的,可能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发现红砖跟青砖的质量有区别,以及五行理论影响等等使得更多的古人更加喜欢使用青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