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其兴”古韵悠悠

200年“其兴”古韵悠悠

其兴古宅为三进一廊设计。

200年“其兴”古韵悠悠

古宅的屏风还保存得较为完好。

200年“其兴”古韵悠悠

古宅悠悠,庭院深深。

西街既为老街,自然少不了一些百年古宅。至今,在西街的古宅中,仍保存得较为完好的便有一座,它名为“其兴”。尽管古宅已走过200多年,但它的廊柱、门窗、推笼门以及屏风都保存得比较完好,在历经岁月的洗礼后,仍蕴藏着悠悠古韵,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如今的其兴古宅,已不再有往昔的热闹、喧嚣,只有那份古朴和宁谧。

200年古宅,西街里的宝贝

其兴古宅约建于清仁宗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距今已有200多年,至今保存得仍较为完好,它默默见证了西街的百年沧桑。日前,记者走进这座古宅,从它的一砖一瓦、一窗一门中,去倾听那些隐藏在岁月里的故事。

从现在的西街口进去,直行50米的右侧,便是其兴古宅。记者看到,在这座古宅的左右两边以及它的对面,都是一些看上去有上百年历史的古宅;古宅有的墙体上还长着野草,给人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其兴古宅为三进一廊设计,显得大气、雄伟。古宅的门口贴着一副对联:吉水家声远,文山世泽长。如果对文天详的历史有所了解,一看这副对联便会知道,这是文天祥的后裔所住地。站在门口往里望,三重大门形成的那种视觉冲击,给人一种庭院深深的感觉。

古宅的大门还保留着原来的推笼门,如今用手推拉,还可正常运转。大门的木门和门槛,连同大门两边的门蹲也保留得非常完好。走进古宅,似乎一下子就穿越到了数百年前,地板依然是当初的青砖,屏风也基本保持原貌,天井铺设的,也是当时的青砖。岁月在这里似乎是静止的。

在古宅的第二进和第三进大屋之间的天井两边,还各建有一间小房。68岁的文佳原来就住在这座古宅里,他介绍,小房叫“桂苑”,在清朝时民宅中比较常见,主要起装饰作用。

“桂苑”全部用青砖砌成,中间则是一个大花窗;花窗的图案是一朵朵梅花,造型简洁,线形优美,历经数百年的岁月,仍然给人一种厚重的艺术韵味,观之赏心悦目。房上用灰瓦覆之,左右两边均为门口,瓦檐之下还可隐约看到当初的壁画,仔细观之,有祥云、龙凤之类。从右手边的“桂苑”进去,是一条略显幽暗的长廊,廊两边有房数间,都保留着原貌。

走出长廊,可以看到一面全部由青砖砌成的围墙。这面围墙的青砖看上去仍然给人一种新鲜如初的感觉。文佳说,古宅原来的面积更宽,只是后来兴建大北小学时,祖上主动让地,献出了一部分。文佳指着围墙的西面的残垣断墙告诉记者,“这是古宅的另一间大屋,可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崩塌了。”

第一进大屋和第二进大屋的檐阶石由青石和沙岩石构成,石缝间已长满了青草,带着岁月的沧桑。这些青石和沙岩石都比较宽厚,历经数百年,依然坚硬无比,可见古宅当初用料的考究。

古宅主人,秉直善良且喜携后进

据古宅的原居民文先武介绍,建这座古宅的先祖叫文永琦,出生于乾隆辛丑年(1781年)。据说,文永琦曾是清朝的四品官员,在民国时,古宅中还挂着他身穿朝廷官服的画像,显得非常威严。

“据老辈人说,文永琦生性秉直、性情善良,很受人尊敬,在西街极有名望。”其兴古宅原来的另一名居民文先武介绍,文永琦经营有多门生意,主要以经营米铺和鞋铺为主,生意最兴旺时,从粤东会馆一直到现在的西街口,全是他的铺面;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文永琦还买下了大片田地,全部租给别人耕种;后来,文永琦还扩展经营,做起了“二手铺”生意,专门收购别人出售的铺面,进行装修后重新出售,生意由此越做越大。

再往后,文永琦还把生意扩展到了特察里(即现在的竹篾行)。“那时,不单在现在的玉林城区,就连在福绵、樟木、成均,但凡说起西街,都会提到文永琦。”文先武说,文永琦古道热肠,怜贫恤苦,乐善好施,周济乡人,他发迹之后带领不少有志气的贫困年轻人走上了经商之路。

文先武说,文永琦以前不仅带文姓族人经商,其他姓氏的人,只要有志气,有经商才华,他也一样热心扶持,据老一辈人说,当初,西街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商户,是在文永琦的帮助下走上经商之道的。

“由于受助的人不少,在后来这座其兴古宅进人之日,办了100多桌酒,不少西街的住户都挑谷前来庆贺,场面相当的热闹。”文先武说。

居民期待西街再现往昔魅力

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西街依然繁华。文佳记得,1981年他进入当时的玉林柴油机厂工作,下班回家时家门口经常会被堵得水泄不通,他不得不绕道老南桥方向,经现在的新民街回家。“那时,西街的青石板还留着深深的鸡公车碾压过的痕迹。”文佳说,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路面凹凸不平,人们便在上面铺设了水泥,所以现在已看不到以前的青石板了。

文佳说,由于玉林文氏人口发展较快,不少西街的文氏后人陆续搬迁到其他地方居住、发展,其中就有不少搬迁到福绵、樟木和成均等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文氏后人每次进玉林城,都必须在其兴古宅里住上一晚,第二天早上才会回家。因为那时从玉林城步行回到福绵要一天的时间,当天根本不可能赶回去。

“随着岁月的流逝,西街很多古宅都已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所以对这些现存古宅,我们都怀有很深的情感。”文佳说,现在西街要进行旧城改造,大家也希望这条昔日繁华的西街能华丽转身,再现魅力。

原标题:一座默默的古宅,褪去了昔日的繁华,安详地躺在老街一角,静观时代变迁。它见证了西街的繁华和老去,也将看到西街的涅磐重生。 200年“其兴”古韵悠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