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措施!多項紅利!雲南出臺“17條措施”給力實體經濟

4月22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印發了《關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

(以下簡稱《17條措施》),以務實管用的政策舉措,加大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努力在應對疫情衝擊和挑戰中推動我省實體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其中不少措施體現出鮮明的創新和突破精神

4月26日上午,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等雲南省相關部門進行新聞發佈,解讀《17條措施》。


硬核措施!多項紅利!雲南出臺“17條措施”給力實體經濟


《17條措施》立足解決當前我省實體經濟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推動全省經濟平穩運行和健康發展,具有內容實、力度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的特點,其中不少措施體現出鮮明的創新和突破精神。可以概括為“四個突出”——


穩工業

主要是第1條和第2條。

第1條支持重點企業開展有色金屬產品商業收儲,提出由企業以產品質押方式向銀行貸款,對全省部分重點有色金屬產品進行商業收儲,穩定有色金屬價格、穩定有色企業產能、穩定全省工業用電量、支持有色產業發展、從而帶動關聯產業的穩定發展。

第2條加快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建設,提出聚焦優勢農產品,堅持園區化、專業化發展方向,按照“一個專業園區、一個主導產品、一套倉儲物流”的模式,由省級財政在全省籌集100億元資金,支持發展10個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推動農產品就地就近加工轉化增值,延伸加工環節,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穩消費

主要是第3條至第5條。

第3條打響“網上南博會”品牌,提出創新南博會舉辦方式,推動2020年的展會由線下向線上轉變,面向全球舉辦,併為註冊參展企業提供免費“展位”和全天候網上推介、供採對接等服務,為參會消費者發放電子消費券,大力發展線上經濟。

第4條大力發展消費新業態,提出通過支持建設餐飲加工配送中心等方式,面向機關事業單位、中小學及高等學校提供餐飲加工配送服務,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消費新業態。

第5條鼓勵發行消費卡(券),提出依託“一部手機遊雲南”“一部手機雲品薈”等電商平臺,發放電子消費券;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酌情提前發放2020年度未發放的節假日職工福利;採取節假日期間投放燃油電子消費券等措施,撬動社會消費,爭取把被抑制、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


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主要是第6條至第11條。

第6條實行貸款企業名單制管理,提出對全省復工復產和受疫情影響但未停工停產的企業,實行貸款企業名單制管理,將名單推送至金融機構,由其優先保障企業貸款需求。

第7條實行針對性授信和多渠道融資,提出對納入貸款名單的企業,實行針對性授信,開闢特事特辦的“綠色通道”,提升服務效率;鼓勵和優先支持企業多渠道融資,提升企業自主融資能力。

第8條降低融資利率和辦理費用,提出對納入貸款名單的企業,執行同類型同等條件企業貸款的最低利率,收取的業務辦理有關費用標準降低50%。

第9條加大貼息補助,提出對納入貸款名單的企業,2020年內新增的1年期及以下復工復產流動性資金貸款,給予50%的貼息補助。

第10條降低擔保費率,提出對納入貸款名單的企業,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給予其擔保費率優惠。

第11條完善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提出對《雲南省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管理辦法(試行))》進行修改完善,簡化補償程序,完善補償標準,規範實施程序,降低融資成本。


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

主要是第12條至第17條。

第12條降低用電用氣成本,提出在貫徹落實好國家階段性降低用電用氣成本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有效發揮我省清潔能源優勢,對新增的水電鋁材、水電硅材等新興重點產業,嚴格執行國家規定實施棄水電量輸配電價政策;充分發揮電力市場化交易機制,因疫情影響,免除偏差考核和暫不執行最低限價規定等幫助企業降低用電成本。

第13條鼓勵減免房租

,提出對承租國有企業、機關企事業單位經營性房產的市場主體,在減免一個季度房租的基礎上,擴展至減免全年房租,並引導龍頭商業企業和非國有商品交易場所參照執行。

第14條加大稅收減免力度,提出為個體工商戶減免租金的出租方,免租期間免徵相應房產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對交通運輸、住宿、餐飲、旅遊業的納稅人自用房產免徵全年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

第15條降低用地出讓成本,提出在不低於土地各項成本的前提下,土地出讓底價可按照不低於所在地土地等別對應《全國工業用地最低標準》的70%執行;鼓勵採取差異化工業用地政策,新增工業用地出讓主要以20年彈性年期方式辦理;對半山酒店建設實行“點狀供地”政策。

第16條加大就業補助力度,提出落實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可申請企業穩崗返還;繼續執行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企業穩崗返還政策至年底;從省級就業補助專項資金中給予中小微企業差異化就業補助支持。

第17條加大清欠工程款力度,要求於年底前完成項目拖欠款的清欠工作。


17條措施裡

還有哪些“紅利”

↓↓↓


發展消費新業態

2020年4月至12月,在全省開展以“暢購雲南 煥新消費”為主題的促消費系列活動,突出讓利惠民消費、鄉村振興消費、休閒康養消費3個專題,開展9大系列促消費活動:

一是讓利惠民消費。組織汽車、家電、成品油等企業通過發放消費券、促銷打折、特價秒殺等多種方式達到便民、惠民的效果。

二是鄉村振興消費。創新消費扶貧模式,擴大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行渠道,活躍農村消費市場,助力鄉村振興。

三是休閒康養消費。以我省打造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為契機,積極推動康養+旅遊、康養+餐飲、康養+醫藥等類型融合擴大消費。

在促消費的同時,為擴大覆蓋應用,促進我省農產上行,“一部手機雲品薈”線下賦能農村傳統消費市場,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三區三州”、國貧縣等區域加快推廣“一部手機雲品薈+直供”“一部手機雲品薈+展銷”“一部手機雲品薈+公共倉”“一部手機雲品薈+第三方平臺”等新模式,推動日用百貨、家居家電、服裝鞋帽、糧米油麵等生活物資直供農村。


助力餐飲復甦

受疫情影響,結合本省商務特點,省商務廳聯合相關部門出臺了《關於支持住宿餐飲業復工營業加快發展12條實施意見》,支持住宿餐飲等實體經營企業減輕成本壓力,儘快復工運營,加快高質量發展。

積極支持餐飲物流配送設施建設,加快鋪設城市末端智能配送設施,投放智能生鮮自提櫃、取餐櫃等新型社區化餐飲配送設施,對2020年內總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的餐飲物流配送項目,按照項目實際完成投資額的10%給予補助;

支持新建或改造服務餐飲物流配送的城市低溫倉儲集配中心購置節能環保的冷藏運輸、蓄冷保溫配送設備,對總投資額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按照項目實際完成投資額的10%給予補助。


擴大風險補償金適用範圍

擴大風險補償金的適用範圍,按照突出重點,分級分類的原則,分三類確定風險補償範圍。

第一類是原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裡面明確的中小微企業;

第二類是納入名單制管理的企業,包括年初已經確定的疫情防控的重點名單制企業,以及《17條措施》中明確的名單制企業;

第三類是對重點民營企業的對口項目,可以通過“一事一議”的方式加以解決。


佈局農產品加工產業園

最近幾年,省委、省政府將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作為全省“八大重點產業”之一,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19年,全省“綠色食品牌”8個重點產業的綜合產值達到5780億元,這8個重點產業分別是茶葉、花卉、水果、蔬菜、中藥材、咖啡、堅果、肉牛,綜合產值較上年增長了20.8%,其中,農業產值達到了2523億元,較上年增長了10.2%。

儘管雲南高原特色農業取得了一些進展,農產品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有了一些提升甚至是飛躍,但是產品供給仍以初級產品為主,精深加工滯後成為我省打造“綠色食品牌”的瓶頸和制約。我省農產品加工企業集聚程度比較低,產品精深加工水平也比較低,高附加值的新產品開發較少,綜合效益仍然偏低,通過發展深加工、挖掘潛力,將農業的8個重點產業的加工產值比提升到全國平均水平還有一些差距。推動加工產業園的建設,將有力提升我省農業綜合產值,為實現萬億級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目標提供堅實支撐。

在《17條措施》裡,省委、省政府明確在全省擇優佈局建設10個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其目的就是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這個發展思路,緊緊扭住加工環節這個“牛鼻子”,打造一批集加工、物流、交易功能為一體的“新平臺”,引進和培育一批國內外一流的“新主體”,加快將“綠色食品牌”重點產業打造成為世界一流、中國領先的“大產業”。


查看《17條措施》全文

請點擊閱讀原文


硬核措施!多項紅利!雲南出臺“17條措施”給力實體經濟


綜合:雲南省網上新聞發佈廳

責編:張文峰


-END-


轉載請註明:來源綠春縣融媒體中心

來源:雲南日報

編輯:馬阿錄

主編:陳 豔

監製:盧智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