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三農”新畫卷 ——樂亭縣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紀實

樂亭之美,美在底蘊。樂亭之殷,根在鄉村。

黨的十九大吹響了鄉村振興的號角,振興的夢想在神州大地上孕育、破殼、生長。樂亭也立足優勢,順勢而為,積極探索獨具本地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幾經寒暑,碩果漸成。如今的樂亭,撥開疫情籠罩迷霧,迎來了鄉村振興的“春天”——農業發展蒸蒸日上,農村環境優美宜居,農民生活幸福安康,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新圖景正在渤海灣畔徐徐鋪展。

活力農業:增收“底氣”足

產業興旺,是鄉村持續振興的源頭活水。

農忙四月天。走進樂亭萬事達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一排排溫室大棚內瓜果飄香,滿載農產品的運輸車輛消毒後整裝待發。

作為“遠道而來”的承包戶,昌黎縣農民郭英軍正忙著採摘黃瓜。6年前,他與園區“合作”,開始了“異地經營”,承包的溫室由最初的2座發展到6座,年收入達40多萬元。“咱家黃瓜品相好、口感好,有農家小菜園種出來的味道,市場上供不應求!”老郭說,園區提供種苗、技術、農資、銷售等全鏈條服務,疫情期間也沒耽誤,自己啥心不操就能賣出好價錢。

“除去育苗室和公司自主經營以外,其餘43座生產溫室均由農戶承包。”據萬事達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濤介紹,公司流轉土地1200畝建成核心示範基地,已成為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試驗示範的重要平臺。“我們與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係,試驗成功後在園區及周邊地區推廣,帶動更多農民增收。”張濤說,公司還與中科院生態所合作研發出生物有機肥用於生產,從源頭上保證農產品的綠色、健康。

近年來,樂亭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將農業園區作為推進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質量農業的有效載體,按照“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社會參與、農民受益”的原則,不斷把資金、科技、人才、項目等優勢資源配置到園區,並鼓勵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科研推廣機構參與建設,實行全鏈條開發,引領產業做大做強。目前,全縣已建成各級規模化農業園區15個,發展千萬元以上重點產業化項目34個,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70.5%。

採訪樂亭縣雷剛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殿民時,他正通過網絡直播平臺講解設施大櫻桃果實膨大至轉色成熟期的水肥管理技術。“設施大櫻桃收益高,但要不斷優化品種、改進技術。”與土地打了20多年交道的吳殿民從不滿於現狀,由他創新的“大櫻桃單軸延伸修剪模式”與傳統模式相比,既能增強樹勢,又能提高果品產量和質量,已被當地種植戶廣泛應用。

樂亭是傳統農業大縣,在生產實踐中催生出一大批“土專家”“田秀才”。棘坨村崔德信對桃樹新品種大膽嘗試“矮化密植”,效益翻倍增長;肖圈村楊德志研究出建棚工期短、土地利用率高的可移動“泡沫溫室”,省錢省力省功夫;迎好村楊建濤利用蝸牛天敵鴨子代替農藥防治果樹蝸牛蟲害,減少農藥使用量……這些自由創新的技術讓樂亭農業生產技術平均每3年更新一代,成為助農增收的“利器”。

農業發展,需要激情、活力和智慧。昔日的退役軍人、大學生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他們領辦創辦了一大批充滿活力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催生了一大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目前,全縣已發展農業龍頭企業8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065家,家庭農場及專業大戶100餘家。

為了助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樂亭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著力推進農村資產資源“三權分置”,賦予耕地承包者和農業經營者“定心丸”,加快實現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目前,全縣共流轉土地157245畝,土地流轉率達到21.8%,自2017年累計爭取省財政扶持資金6100萬元,支持77個示範村村集體經濟發展。

眼下,樂亭正由傳統農業穩步邁向現代農業,觸角也由陸地引入海洋、由單一種植走向水產、珍稀皮毛動物養殖等多種生產形式,現已形成蔬菜、果品、畜禽、水產四大特色主導產業。同時,樂亭還將農業與加工、流通和服務業等滲透交叉,實現產業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動、資源集約配置、聯農帶農緊密的經營方式,推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2019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17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70元。

美麗鄉村:家園“顏值”高

生態宜居,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

乾淨的街道、精美的牆繪、整潔的小院、隨風搖曳的花草樹木……沐浴在春光裡的樂亭鎮韓坨村更加“別緻”。

“過去羨慕城裡人,現在搬回村裡住!”退休返鄉居住的楊海英老人見證了家鄉“蛻變”:原來路窄村破,現在修新路、清垃圾、淨汙水、改廁所、搞綠化,越來越宜居。

從遠離農村到主動回鄉,折射的是樂亭農村人居環境的蝶變。多年來,樂亭將建設美麗宜居村莊作為補齊“三農”短板、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抓手,在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時,有序實施汙水治理、鄉村道路、改廁改水、公交客運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城市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延伸。

據統計,全縣已納入城鎮汙水管網的村莊32個,建成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193套,376個村莊生活汙水得到有效管控;農村公路里程達到1855公里,公交運營線路已達23條,行政村公交通行率達100%;去年建成農村公廁342座,已實現公廁村級全覆蓋;“氣代煤”工程惠及11.19萬農戶,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鄉鎮衛生院和集體產權村衛生室標準化率達100%,7家鄉鎮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基本完工。

2019年,樂亭以“片區引領十村示範百村提升”工程開篇,村莊清潔、國土綠化、水環境綜合治理等專項行動緊隨其後。重點打造以革命先驅李大釗出生地——大黑坨村為核心的大釗故居市級示範片區及10個示範村、138個提升村。全年共清理垃圾130389立方米、農業生產廢棄物13556立方米,清理殘垣斷壁369處;完成村莊主、副街道硬化50.7萬平方米,安裝、更換、維修路燈8855盞,新增村莊綠化面積3048畝,打造美麗庭院25207個;城鄉一體市場化保潔項目6月份正式運行,日處理能力500噸的農村生活垃圾焚燒廠項目進行主體施工,8個考核斷面、5條入海河流水質全部達標。

今年,樂亭又全面啟動“綠色發展”鄉村振興市級示範片區建設,以丞起農業觀光園、韓坨村農業園區、冀東國際農產品物流中心、閻各莊鎮特色商貿、馬頭營鎮優質水稻基地為產業支撐,以“省級美麗鄉村”韓坨村、“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趙蔡莊村、“美麗中國·河北樣板”大羅莊村、“農漁小鎮”八里橋村等12個特色村莊為節點,著力打造集休閒農業、農業體驗、漁業體驗、鄉村旅遊為一體的新型示範區,以此引領帶動鄉村全域振興。

時代在變,但凝結於家鄉人心的鄉愁卻沒有變。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樂亭十分注重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古村落、古建築、古街區等遺址遺產發揮得天獨厚的文化稟賦,讓鄉村吸引力與生命力不斷迸發,一大批民俗文化類、農趣體驗類、休閒度假類等特色鮮明的鄉村旅遊產品蓬勃興起。

作為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閻各莊鎮楊家埝村建有充滿家鄉氣息和濃郁鄉愁的村史館,緬懷先烈、追尋初心力量的紅色紀念館,濃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業記憶、村民風貌等內容的文化長廊,“三亭六扇繪荷塘”的美景……這個昔日名不見經傳的小鄉村如今已成為鄉村遊的網紅打卡點,年接待遊客10萬人次。

“我們將把70多處閒置的空宅逐個打造成民宿,在‘吃農家飯、住農家院、讀紅色文化、品農耕文明’上做足文章!”村黨支部書記許迎春有著長遠打算:依託民俗文化讓鄉村更美、百姓更富。

幸福農民:生活“歡樂”多

百姓幸福,是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

在汀流河鎮饅首村,村民們閒暇時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到文化廣場唱歌跳舞、鍛鍊健身,悠閒自在;在農家書屋閱讀科技種養業知識,聽文化人講古論今;去籃球場、乒乓球場上投幾個籃、揮幾下拍兒……疫情期間,村舞蹈隊在積極防疫的同時,通過網絡平臺組織“宅”在家中的村民學習舞蹈,既強身健體,又愉悅心情。

“先富口袋,再富腦袋,精神生活也要跟上!”饅首村黨支部書記張彥忠這樣說。早在2009年,張彥忠就帶頭在村裡創辦了富民果蔬專業合作社,建設全縣果菜高產示範區,村民收入節節攀升。2012年全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後,他又與村兩委班子一起,致力於改善村容村貌和村莊基礎設施建設,並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建設美麗鄉村,不僅要有“顏值”,還要有“內涵”。基於這樣的理念,樂亭著力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提高文化惠民工程的覆蓋面和實用性,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涵育營造文明鄉風,廣大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與日俱增。

不久前,龐各莊鄉龐西村一位老人離世,在子女們還沉浸於悲痛之中時,村紅白理事會及早介入,做通家屬工作,從快從簡辦理了喪葬事宜,有效避免了人員聚集。

“原來村裡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現象嚴重,而且有些村民相互攀比,不惜舉債大擺宴席。”村黨支部書記、村紅白理事會會長武奇文說,自從村裡成立紅白理事會、制定了《龐西村紅白理事會章程》。如今,講排場、比闊氣、撐門面之風逐漸消失。

遏制陳規陋習,讓文明新風吹拂角角落落。樂亭深入推進移風易俗行動,積極引導各村成立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聚焦婚喪陋習、鋪張浪費、鄰里糾紛等突出問題制定出臺村規民約,鼓勵村民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提高。同時,廣泛開展“最美家庭”“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十大孝子”等評選活動,用身邊人身邊事激勵人、感召人,形成“點燃一盞燈、照亮一座城”的良好效應。

“苦了一輩子,原想也就這樣了!”見到古河鄉古河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肖福慶時,70多歲的老人滿面春風、步履輕快。在古稀之年,肖福慶不僅住進了夢寐以求的新房子,還享受到了一系列“福利”:得病報銷90%以上的醫藥費,每年的土地流轉、村集體分紅、產業扶貧資金入股分紅等固定收入1萬多元。“沒事的時候咱也幫村裡打掃一下衛生做下貢獻,還能撿拾點廢品賣點兒零花錢。”肖福慶的臉上盪漾著幸福的笑容。

“幸福路上不落一人!”這是樂亭對全縣百姓的莊嚴承諾。對於因病、因殘等原因致貧的34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樂亭在堅持“兩不愁、三保障”的基礎上,探索延伸樹立“七有”目標,即“病有所醫、學有所教、老有所保、勞有所得、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業有所興”,舉全縣之力讓貧困百姓實現“幸福轉身”。目前,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脫貧摘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