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讓村民過上“三有”幸福生活--四川新聞--四川--地方--首頁

鏡頭

2月28日,從廣元到成都後,全國人大代表、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去了一趟村裡在成都入股開設的扶貧體驗餐廳,瞭解餐廳的經營情況。

過去一年,餐廳生意紅火,經營收入大約是650萬元。李君說,這份“紅火”,對村民來說是實打實的利好,“餐廳的大多數員工是村裡人,用的食材都是從村民手裡採購的,去年光采購成本就花了300萬元左右,這些錢都實實在在進了我們老百姓自己的腰包。”

說起現在的岫雲村,李君很自豪:260多戶村民,存款在20萬元以上的至少接近100戶,開上小汽車的大約有180戶,“而10年前,岫雲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000元。”

大部分村民都過上了“有洋房、有存款、有小汽車”的幸福生活,但李君心裡清楚,這離“鄉村振興”這個目標還有不小的距離,“怎麼振興?最重要的還是要靠人來振興,尤其是有文化、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輕人。今年我會繼續從人才振興方面提建議。”

去年,除了拓寬道路、修建感恩亭等,岫雲村還幹了一件實在事:將土地集中起來,建起300多畝的生態農業園區。來承接這塊土地的,是村裡的返鄉農民,“這些年村裡的變化,讓他們看到了發展的機會。”李君說,吸引年輕人回村幹事創業,不能光靠情懷,而是要讓年輕人看到在農村發展的希望和機會,“就是要讓年輕人覺得,在農村掙到的不比在城市少。”

除了人才,李君還打算在兩會期間,呼籲繼續加強對小農戶的關注。在李君看來,大多數小農戶不缺乏生產能力,缺的是生產的標準化和對市場風險的把控能力,他希望未來政府部門更多地從這兩方面加強對小農戶的扶持。

不光呼籲,更有行動。李君介紹說,今年岫雲村準備幹一件大事,成立鄉村振興農民創業園,“我們打算把農戶家裡的手工品收集起來,進行標準化、規模化的生產,再通過‘岫雲村’這個品牌推向市場,帶動更多小農戶致富。”□川報集團特派記者 蔣君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