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輿】清朝的漢地十八省

漢地十八省,即內地十八省。指清朝將原明朝漢人統治區中的十五個承宣布政使司中的湖廣分為湖南、湖北,南直隸(先改名為江南)分為安徽、江蘇,從陝西中分出甘肅,所設置的18個省份。

【方輿】清朝的漢地十八省

明朝漢地地圖

1、漢地十八省

晚明政治腐敗朝廷不斷丟疆失土,漢人活動範圍被壓縮在內地十八省內,清廷征服中原後帶來的中國邊疆領土擴張,再次將東北地區、新疆、青海、蒙古等邊地與內地置於中央政府的統治之下。

但由於清朝前期實行民族隔離制度,建立清長城對各民族分而治之,嚴格地限制邊地人口流動,內地與邊疆地區難以產生大規模經濟文化互動,導致邊疆地區的開發長期停滯不前,領土不斷被列強蠶食。

【方輿】清朝的漢地十八省

清朝行政區劃地圖

清朝漢地十八省位於長城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是傳統的中原漢文化地區。包括:江蘇(包括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包括重慶)、福建(包括臺灣)、廣東(包括海南、香港,澳門)、廣西、雲南、貴州、直隸(包括北京、天津兩市,河北長城南部地區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地區)、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包括寧夏)。

1884年(光緒十年)置新疆省,1887年(光緒十三年)建臺灣省,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改奉天、吉林、黑龍江三個將軍轄區為省,加上內地18省共為23省。因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臺灣省被割讓給日本,所以史稱22省。清朝的22省,為中國現代省的政區劃分奠定了基礎。

2、漢地十八省總督巡撫制度

清朝在漢地十八省實行總督巡撫管理制度,共設立了八大總督。清代總督,一般是正二品,加兵部尚書銜者為從一品,另大學士銜者為正一品。轄一至三省。

【方輿】清朝的漢地十八省

清朝總督巡撫轄區地圖

直隸總督:直隸省(駐保定)

四川總督:四川省(駐成都)

陝甘總督:甘肅省、陝西省(駐蘭州)

湖廣總督:湖北省、湖南省(駐武昌)

兩廣總督:廣東省、廣西省(駐廣州)

雲貴總督:貴州省、雲南省(駐昆明)

閩浙總督:福建省、浙江省(駐福州)

兩江總督:江蘇省、安徽省、江西省(駐南京)


另外山西省、河南省和山東省直接設立巡撫,不設立總督。直隸、四川和甘肅不設立巡撫制度。光緒三十三年(1907)改盛京將軍為東三省總督,駐奉天府,管理黑龍江、吉林、奉天三省,宣統二年(1910)兼奉天巡撫事務。東三省總督因位於大清龍興之地,故為疆臣之首。


3、漢地之外

除了傳統的十八省外,清朝還包括奉天、吉林、黑龍江、烏里雅蘇臺、伊犁5各將軍轄區,管理東北、新疆和外蒙古地區。在西藏和青海兩個地區設立辦事大臣制度,在內蒙古地區實行盟旗制度。

由於清朝在西北和東北地區的管理一直非常鬆散,實行民族隔離政策,禁止漢族進入漢地以外地區生活。導致疆界一直不清楚,使大面積領土遭到了沙俄等西方帝國的吞噬。這雖為後世詬病,但是當時那裡卻屬於荒蠻之地,喪失這些地區的土地並沒有讓清朝重視,也不認為有辱國體。

【方輿】清朝的漢地十八省

清朝領土喪失地圖

直到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發生,清朝割據臺灣省。清朝高層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在此時才認為有辱國體,都相互推諉出賣國土的罪惡。

其實除了東北和西北被沙俄竊取外,從今天看來,清朝在國體衰弱的情況下,保持了國土的基本完整,是非常難得的。尤其是在新疆、西藏以及滿洲地區的明確不退讓態度,打破了西方和日本企圖裂解中國的野心。而外蒙古獨立,雖然與清朝有關,但是在民國時期造成的。

【方輿】清朝的漢地十八省

清朝領土範圍

此外清朝時期,中國還包括多個屬國,主要有朝鮮、琉球、安南(越南)、南掌(老撾)、暹羅(泰國)、緬甸、廓爾喀(尼泊爾)、哲孟雄(錫金)、蘇祿等。可見中國的影響力是非凡的,這也難怪讓清朝驕傲。

這些屬國都因為西方列強的吞噬而獨立或被吞併了。在這些屬國中,中國尤其重視漢字文化圈內的朝鮮、越南和琉球三國。因為1871年的牡丹社事件,日本出兵中國臺灣,吞併了琉球王國。因為越南的宗主國問題與法國在1883-1885年發生了中法戰爭。因為朝鮮屬國,在1894年與日本發生中日甲午戰爭。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其實清朝為了維持疆土,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清朝的失敗更加源於體制頑固、人才的缺乏以及對世界的認識不足。小編最近在看《李鴻章》,當真正去了解清朝的時候,相對於民國時期的內亂,清朝末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不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