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整治為何出現百姓怨言

目前蘇北農村正在如火如荼開展去旱廁,拆廢物,移柴禾,治水溝的環境整治工作,錢公家出,百姓跟著賺工資,整好環境百姓享受,可謂好事。為何百姓有怨言暱?

究其原因不在乎有三:

1.環境整治結果增加百姓負擔。在農村有錢的熱烈歡迎環境整治,可是年紀大的,經濟條件差的就從內心反感了。自然狀態下,撿拾柴禾燒火,煮飯,不需任何開支,只需費點力即可,而且任意堆放,使用方便;另外戶外簡單製造一個方便的廁所,日常使用不需出錢;廢棄養殖圏舍,養點雞豬羊,可以補貼家用等,不需出錢,如此等等。但是一旦按照標準整治,不但柴禾沒有,自己得出錢或購煤氣或購電器或修鍋灶才能生活,而且不交錢,可能連吃都無法解決;廁所是整的漂亮,但是沖水要錢,將來抽糞池還會要錢,對於有錢的可以無所謂,但是對於一分錢要掰兩半用的家庭就難受了。另外亂囤亂放的廢品,被清理後,日後生活中可能用到的也被清理走,日後用到,又得購買新的,導致又得支出錢。每次看起來少,但是累加起來很可觀。這些錢對於又經濟能力,有錢的無所謂,但是對於分居老人,子女不贍養的體弱多病的老人,因為大病導致家庭困難的農戶,他們就感到困難!所以他們就不會理解支持乃至反對。

2.不方便。試想隨意撿拾柴禾堆放在自己看起來合適地方,隨時燒火做飯,無拘無束,但是一旦清去這些柴禾,使用煤氣或其他灶具,準備好了還行,一旦因為忙忘記準備好,就麻煩了,而且本村沒有,還得到鎮上或別的村去,感覺實在麻煩。廁所本來自己搭建在自己認為合適地方,現在去掉,要末去公廁,要末在家,沒水不行,要是家庭分開居住還好,如果一大家一起居住遇到三急,真的有點不方便,萬一長輩晚輩湊一起,更是尷尬;夏天還好,要遇到冬天就不方便,對於年輕人還行,但是年齡大的,老弱病殘的就困難了。所以百姓不認可。

3.認為浪費了。百姓有其優點但是注重蠅頭小利卻是無法改變,在他們看來即使有巴掌大的地方只要能種莊稼他們也會趕緊種上,何況環境整治後清亮亮的,很多地方空閒下來,對於他們來說認為這簡直是浪費。而且不種能賣錢的樹卻種毫無價值(他們認為的)的風景樹,讓他們心中很是反感,尤其把公路邊農田徵來種風景樹,讓他們更是氣憤,表面上不說什麼,或者最多發個怪腔,但是一旦他們得到機會,不怕你政府村裡會載,保準你載的樹不能正常成活。因為在他們眼裡該種莊稼的地方沒種卻栽不能賣錢的風景樹,簡直就是歪門邪道。

所以,雖然政府沒讓百姓出錢,還讓他們參與活動掙錢,打造好的優美環境也是給他們享受,但是並沒有讓所有百姓滿意,反而出現怨聲,原因就在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