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硯硯石礦脈的勘探

硯石礦脈的勘探

歙硯硯石礦脈的勘探

歙硯石產於皖、贛區域內的歙縣、休寧、黟縣、祁門、婺源(現隸屬江西省),其地層屬揚子地層區的江南分區。區內地層由遠古至現代發育較全,總厚度為37500米。本區從震旦系開始,由地槽型沉積轉為地臺型沉積。從侏羅紀開始,轉入陸相斷盆地的紅色粗屑沉積。

歙硯硯石礦脈的勘探

硯石礦點,經查明均產於中元古界前震旦繫上溪群板橋組、木坑組、牛屋組地層中,絕大多數硯石礦點產於牛屋組下段,由套區域動力變質形成的千枚巖、板岩及變質砂岩組成,屬於槽盆雜陸屑復理石構造。

根據本區1:200000區域調查資料顯示(1971年),硯石構造單元,可割分出三個二級單元和七個三級單元。

1.江南臺隆,為揚子準地臺東南邊緣的一個長形隆起帶,可進一步割分為羊棧領檯拱、障公山臺拱、白際山斷裂帶及休寧斷陷四個三級構造單元。

2.皖南臺褶帶,為震旦紀一”三疊紀的拗陷帶,這可割分為績溪和太平復向斜兩個三級構造單元。

3.浙江臺褶帶,位於皖南至褶之南東側,兩者以伏嶺深斷裂為界,其主體位於浙江西部。本區境內三級構造單元有仙霞褶皺帶。

歙硯石坑分佈在風景秀麗的黃山、天目山與白際山脈之間的歙縣、休寧、祁門、婺源等縣境內。有的在高山之巔,有的在河谷深處,有的硯石板巖產狀平緩,有的產狀近於直立。各自地理環境及地質特徵不一,同時巖性也有差異。為了便於對歙硯石地層、巖性的研究,332地質隊專家程明銘先生走遍該區域研究分析並將地層分為含硯石巖系、含硯石地層、硯石礦層三個層面。

歙硯硯石礦脈的勘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