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念“八步沙”的日月——記紮根在八步沙林場的幕後英雄劉萬成

同念“八步沙”的日月 作者:陌上花開

原創: 書香怡苑 書香怡苑 前天

春天來了,關注我們吧!!

作者名片

同念“八步沙”的日月——記紮根在八步沙林場的幕後英雄劉萬成

陌上花開:甘肅武威,供職古浪縣土門林場,熱愛生活,喜歡閱讀、旅遊。偶有文字小作,怡情養性。部分作品在《河西文藝》《1號文化總網》《文學沙龍》《書香怡苑》《花瓣雨文化工作室》《華美文學社》《甘肅臉譜詩人》《最美作家》《蘇武山詩詞》刊發。

同念“八步沙”的日月

文||陌上花開

2019年3月29日晚,八步沙《時代楷模》六老漢三代人三十八年矢志不渝、治沙造林的感人事蹟,透過熒幕暖遍了大江南北,感動著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這份感動的背後,還有一位默默無聞的奮鬥者——劉萬成,也是值得我們頌揚與讚歎的好榜樣!

認識他好幾年了,以前見面,總是很匆忙,只知道他姓劉,比我年長一點,我也就順口稱他為劉哥了。直到去年冬天,他被正式調到八步沙七道溝管護站護林,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們也在七道溝護林站,漸漸就熟絡起來了。

同念“八步沙”的日月——記紮根在八步沙林場的幕後英雄劉萬成

劉萬成和八步沙三代人在一起 (後排中為劉萬成)

去年12月23日,是我今生難忘和值得感動的日子。那個早晨,雪紛紛揚揚的下著,由於是我和同事接班的日子,去還是不去,心裡糾結的很。糾結之餘,我們打電話給劉哥問了問沙漠裡的情況,他說倒是也安穩的,尤其是下雪天,最安穩了,但是,他話鋒一轉說:“作為護林員,原則上那怕是老天爺下油,也一定要堅守崗位”。完了,他說他得回家辦點伙食去,午飯後到站。掛了電話,我們也收拾東西上路了,這時候,天地已經是一片白茫茫了,兩個小時的路程,我們愣是走了三個多小時。晌午過後,雪更是鋪天蓋地的席捲而來。我們想,劉哥肯定被雪擋住來不了了,打算早點鎖了大門的時候,傳來了摩托車的聲音,大門口出現了一個龐大的雪球——劉哥他居然來了,身上穿著的厚重的軍用黃大衣和頭上戴著的雷鋒帽,均被裹了一層厚厚的雪,那張被凍得通紅通紅的臉和忽閃的眼睛證明不是真正的雪球。我脫口而出:“劉哥,這麼大的雪,你怎麼來了?”他說:“我一定得來呀,第一,堅守崗位是我的職責,第二,你們兩個女娃娃遇上這樣的大雪天氣,待在這幾十裡荒無人煙的地方,我也不放心啊,萬一晚上來上個問路的人啥的,把你們嚇壞哩嗎!”那一刻,我被這個像父親一樣的大哥深深的震撼了,全身的血液在頃刻之間凝固了,眼眶被一股股熱流膨脹的生疼生疼……

今年3月29日後,這個人再次震撼到了我。看完了《時代楷模》的節目之後,沒有聽到他的聲音,更沒有看到他的人。我在納悶之餘,和他的攀談中,才知道了他不是六老漢之中的後代人之一,但卻是唯一一位和八步沙的三代人一起為改善家園環境而奉獻出青春年華的人。為此,我也有了寫寫他的想法。對他說:“劉哥,我想寫寫你的故事。”他靦腆的說:“不寫了,我有撒寫頭,一個老百姓,就乾的這麼個普普通通的事,不寫,沒寫頭!”他越這樣,我就越不死心,在我的一再要求下,他終於答應了跟我喧一喧這個事。

同念“八步沙”的日月——記紮根在八步沙林場的幕後英雄劉萬成

劉萬成和八步沙一代人張潤元一起給小樹苗澆水

“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們家有幾塊田地,正好和八步沙管護的林區緊挨著,為了便於管理,六老漢的牽頭人張潤元老人找的我的父親,說要把那一片林帶交給我們家代管起來,父親接手以後,又把這項艱鉅的任務交給了我,這一接手,就是28年。在這期間,我為一棵樹苗的缺失,和對踐踏林地的放羊的、剷草的、偷著砍柴的鄉親們吵過無數次的嘴,更是打過無數次的捶,總是起早貪黑的恪守著自己的職責。2003年,我所管護的林區成功後,就和八步沙石爺的兒子石銀山去了五道溝的黑崗沙。”

說到黑崗沙,劉哥說那當初可是個“神女風哨卡”。“我們去的時候,已經是深秋了。就地蓋了通三間的一座房子,牆是用泥巴和空心磚砌的,房頂用的是八步沙枯死的榆樹搭的,再抹上泥巴。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來不及盤炕,就按炕的尺寸大小,砌了炕牆,拿柴草點火把屋子裡的溼氣燻了燻,再在炕牆上用木板搭了個通鋪,幾天的時間,我們就在黑崗沙安頓了下來。開始了我在黑崗沙16年的治沙守護生涯。沙漠裡的氣候特徵就是晝夜溫差大,就當初晚上那個冷啊,早上起來後,四面牆上都是冰溜溜,靠牆鋪在木板上的氈揭起來,下面是兩公分厚的冰霜。”我問他該有取暖的爐子吧,他說“有的,就是當時的‘洋爐子,’一方面它不怎麼散熱,另一方面,也沒有多餘的煤子用來取暖,少量的煤渣子和煤塊子,主要用來做飯燒水。”物質匱乏的年代啊,他們在通三間的樑上兩頭子栓上繩子,再搭上木頭板板,把各自在家裡帶來的饃饃曬乾涼上,防止餿了,方便早上和中午裹腹。

同念“八步沙”的日月——記紮根在八步沙林場的幕後英雄劉萬成

劉萬成黑崗沙做飯的土灶火

我問他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每天重複同樣的事情,有沒有過不想幹的念頭,他說:“有啊,怎麼會沒有。那時候畢竟年輕啊,有更大的抱負,你說在沙窩裡這活,往往都是東方泛白時就起床收拾進沙窩,下午麻陰亮下來才進門。冬天自己缸缸裡壓的酸菜就麵條做著吃一點晚飯。為節省開支,夏天做飯,用自己盤的土灶火,燒的是巡邏時順便拾的枯死的柴草,運氣好的時候還能碰上沙蔥,那可就能美餐一頓了!吃完飯就吹燈睡覺,即使不睡覺也是摸黑坐著,往往這時候才是最孤單最寂寞最難耐的,就想立馬捲鋪蓋走人,往往頭腦發熱的時候,就會想起老父親從小就教導我的話來‘做事,要善終,做人,要誠實!’同時,八步沙六老漢愚公移山般的治沙精神也深深的激勵著我,簡單的事情重複幹,重複的事情認真做。再後來,看著自己親手栽的一棵棵梭梭綠了,花棒花兒紅了,檸條豆莢兒鼓起來了,天也變藍了。尤其,八步沙人對我成績的認可和讚揚,自己也感到了滿滿的成就感和對沙漠深深的依戀感!”說到這兒的時候,這位做事嚴謹從不多言的西北漢子,黝黑的臉龐笑成了黑崗沙那盛開的野菊花,絢麗、豪放,兩隻本就不大的眼睛彎成了蝦米狀。手舞足蹈的興奮的像個小時候被奶奶獎勵了兩顆糖的孩子,那是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成就感與幸福感!

由於長期的風沙侵濁和過度勞累,劉哥患上了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和沙眼病,以至於有兩三年的時間裡,他幾乎都不能直起腰來走路了,在這種情況下,他依然都是邊看病治療邊堅守崗位,他是黑崗沙的站長,所以操得心和肩頭的責任比別人要更多更大!

同念“八步沙”的日月——記紮根在八步沙林場的幕後英雄劉萬成

劉萬成撫摸著七道溝盛開的紅柳花兒

說到他的家裡時,劉哥深深的嘆口氣說:“我這一輩子最虧欠的人就是妻子賈存娃了,自打她進入劉家的門以來,就沒有過過女人該有的消停一點的生活。我忙八步沙的事,她包攬了家裡家外所有的活。家裡那15畝地,一半種莊稼,一半育苗。還養著幾十只羊,無論是莊稼地還是羊圈,她都管理的井井有條。有時候,辛苦急了,也抱怨,抱怨歸抱怨,但也從未拖累過我沙漠裡的工作。家裡婆媳關係有時候也緊張,我就會出面把所有的錯都歸在自己身上,這種情況下,當媽媽的疼愛兒子,當妻子的疼愛丈夫,所有的不愉快都會化干戈為玉帛了。所以,及時幾回家去,家裡總是火炎焱的溫暖著,夏天有老媽媽精心製作的手擀涼麵,冬天有老婆子燒的熱炕頭”!

說起他的三個娃娃來,劉哥的高興勁兒就像他說起黑崗沙的梭梭檸條一樣,黝黑的臉龐依舊是那盛開的野菊花,絢麗、豪放,不大的眼睛也依然彎成了蝦米狀。“三個娃娃小小就很自立且自律,大丫頭考的是西北大學,二丫頭考的是哈爾濱金融學院,兒子在部隊服役。”娃娃們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來自於父母吃苦耐勞、誠實做人的言傳身教!

同念“八步沙”的日月——記紮根在八步沙林場的幕後英雄劉萬成

劉萬成駐地修剪樹木

談到《時代楷模》這回事,我問劉哥:“沒有去北京有沒有想法啊?”他淡定自若的笑笑說:“當初也有點不痛快,但是後來也想通了 ,榮譽終歸還是八步沙集體的,既然是集體的,那麼就有我的一份。其實,當時的不痛快,也不是奔著榮譽去的,就是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天安門。到八步沙工作的28年來,我的工作日幾乎都是滿勤,尤其是春秋兩季造林期間,從未因個人私事耽擱過工作。從出生到迄今為止,我只出過一次遠門,坐過一次火車,還是送二丫頭哈爾濱上學的時候。我想去北京,其實還有一個願望,就是想再坐一次火車,火車那玩意兒坐著怎麼就那麼好啊!”劉哥說這些話時,神情有點悵惘!

同念“八步沙”的日月——記紮根在八步沙林場的幕後英雄劉萬成

八步沙的樹木

後來問到他今後對於養老問題有什麼打算時,他憨憨地笑著說:“還沒有考慮那麼遠,目前的想法就是趁現在還能幹動的時候,就抓緊時間好好的幹,等老了幹不動了也不留遺憾!”

我們雖然相處的時間不長,但是,從他的身上我已經體會到了一種特別向上的力量。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是那麼的嚴謹自律。每天他都是早早的起床,一邊鍛鍊身體一邊巡查林區,上午和下午都要按時再去巡邏,晚飯後認真填寫巡查日誌,練習寫字,10點鐘準時休息。

去年冬天,八步沙現任場長郭萬剛,為了照顧他的身體狀況,特意把他調到了七道溝護林站護林的,我也才有幸能聽到他為了家鄉的天更藍而棄小家顧大家和八步沙三代人共同奮鬥的感人故事!

祈福我身邊這位不畏艱辛、大公無私的大哥一生平安!你的愛崗敬業和嚴謹自律的精神,同樣值得我們學習和尊重,更值得我們驕傲!

同念“八步沙”的日月——記紮根在八步沙林場的幕後英雄劉萬成

劉萬成近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