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兩袖清風

兩袖清風,形容官吏為政清廉,除兩袖清風外,別無所有。此典故出自明代于謙《入京》詩。

典故:兩袖清風

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詩人于謙(公元1389-1457),字廷益,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考取進士,任兵部右待郎,山西、河南巡撫十九年,能夠體察百姓的疾苦,深得民心。明英宗十四年(公元1449年)秋,蒙古瓦刺部進犯,英宋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被俘,于謙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堅決反對遷都南逃,親自指揮作戰,迫使瓦刺部議和。

明英宗復位,于謙卻被誣陷致死。

典故:兩袖清風

于謙在擔任巡撫從外地回京時,什麼東西也不帶。他寫了一首《入京》詩,表達自己對貪官汙吏的不滿,以及廉潔自律的高尚情操。他寫道: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典故:兩袖清風

這首詩的意思是,絹帕、蘑菇、線香等物品,本來應該給老百姓使用,只因貪官汙吏巧取豪奪,反而給老百姓帶來了災難。在如此惡濁的世風下,我要保持自己的清白,離職返京時,什麼東西也不帶,兩袖清風朝見天子,以免里巷與平民對我議論紛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