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青年節,一場“後浪”式雞湯火了,但理智迴歸冷水還是要潑的

這個青年節,一場“後浪”式雞湯火了,但理智迴歸冷水還是要潑的

又一年“五四青年節”來了,很好。

一大早,作為“青年”一員的我,睜開眼就被B站的應景視頻《後浪》刷屏了!

看著大叔飽經滄桑的臉,懷著激動的心情準備開啟一場“大戲”,找回一點熱血沸騰的快感,沒想到......

這個青年節,一場“後浪”式雞湯火了,但理智迴歸冷水還是要潑的

好吧,我只想說一句:

“新型勵志雞湯”?

“這波演講級別的宣傳,太高級!”

(ps:其實想說的是,看了很激動,很勵志,很熱血,但是總感覺有什麼不對,聽起來除了洗腦,還是洗腦......)


當然,裡面很多UP主,那些生活區的,遊戲區的,數碼科技區的,舞蹈區,時尚區,以及音樂,影視區的諸多“成功者”們,無一不在散發著“精英”(金錢)的味道。


是的,不是視頻裡講的:

“人類積攢了幾千年的(文明)財富”;

“現代文明的成果被層層打開,可以盡情地享用”;

“從小你們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興趣”;

這些讓人看地眼花繚亂,

聽了感到雞血滿滿的話,

其實總結起來,不過是宣揚和誇大了,

一種生在這個時代裡,

“所有”人,“自由”生活的權利。


可是,人真的生而自由嗎?

我們這代真的有選擇自由生活的權利嗎?


不,不是的,

我想給你潑一盆冷水。

這個青年節,一場“後浪”式雞湯火了,但理智迴歸冷水還是要潑的

因為現實的殘酷是,

在《後浪》的視屏裡,

那些光鮮亮麗的up主們,

大多,

要麼是有雄厚的“底氣”的二代們;

要麼是極其稀少的“幸運兒”;

要麼是有著龐大團隊的“展現者”;

所有這些人都剔除了,

留下的才是真實而現實的“你、我、他”。


空洞而澎湃的“世界觀”是激情的,

但缺失的方法論是“狡猾”的,

對我們是沒有實際作用的,

最多給予一時的心動以及來自“中年人”的幾滴眼淚。

這個青年節,一場“後浪”式雞湯火了,但理智迴歸冷水還是要潑的

最可笑的是這句:

“你們在童年,就進入了不惑之年”

——什麼亂七八糟的胡說八道???

童年的開心,不就在與無憂無慮地什麼都不知道嗎?

“無知”的快樂不正是小孩子就需要的嗎?

童年就“不惑”了,那真的不惑做什麼?直接“”成神嗎?

好不容易一段“停止”成長的時間,

什麼都敢玩,

什麼都不用想後果,

還直接被釘在“不惑”的柱子上,

累不累?

這個青年節,一場“後浪”式雞湯火了,但理智迴歸冷水還是要潑的

還有這句:

“所有的知識,見識,智慧和藝術,像是專門為你們準備的禮物”

——一碗“毒雞湯”灌下去,馬上激動地找不到北,然而......

要知道:

知識是需要學習的,有時間成本,

直接給你,你能收得到“禮物”嗎?


見識是需要去看,去行走,去感受的,

光隨便看個視頻,激動地灌雞湯,

看到了,你就真的有見識了?


至於智慧和藝術,更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差別化感受,

被衡量為“智慧”的,永遠是那所有人中的5%而已,

真正得到“藝術”的,也只有那麼1%不到,

其他的,都是“大多數”的平凡之人罷了。

這個青年節,一場“後浪”式雞湯火了,但理智迴歸冷水還是要潑的

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生活,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

你可以問問自己的真心,

你真的喜歡你現在的生活嗎?


加班、開會、一早一晚四五小時的通勤,

選“吃飯”還是,選“理想”?

up主們既可以吃得飽飽地,還有看著令人羨慕的“理想”,多好。

但他們都是被挑出來的“代表”,

不是你、我、他,不是嗎?

這個青年節,一場“後浪”式雞湯火了,但理智迴歸冷水還是要潑的

最激動人心的“概括”,

是最“口號”的慘白呼喊:

向你們的專業態度致敬,

向你們的自信致敬,

向你們的大氣致敬。

試問,身為“大多數”的我們,

真的可以可以如視頻裡的up主們一樣,

隨時旅行,

肆意買買買,

以及,不顧一切,不惜一切代價,

毫無後顧之憂地“追求夢想”?


不,其實說到底,《後浪》裡勵志的“成功”故事們,

完全都是建立在已經有所成就的“精英”之上的,

這個所謂的“後浪時代”,

只不過是被“代表”的精英世界而已。

這個青年節,一場“後浪”式雞湯火了,但理智迴歸冷水還是要潑的

而在現實世界的“你、我、他”,

我們都只是掙扎在“生存基準線”上下的普通人,

每天睜開眼面對的依然是:

餓不死,甚至要長輩給“零花錢”的月光工作上;

最難畢業季,找工作難如“登天”的境況;

加班、開會與連軸轉的“兼職、外快”的養家重任;

以及,依然花盡兩代,三代人,還要東拼西湊的“買房”......


生活中能得到的小樂趣,

也只不過是刷劇,刷抖音,刷鬼畜,刷綜藝的“小歡樂”;

奶茶自由,水果自由和外賣自由的“小滿足”等,


我們依然沒有過上想要的“後浪時代”的自由、美好生活。

這個青年節,一場“後浪”式雞湯火了,但理智迴歸冷水還是要潑的

但這些真的就不“後浪時代”般自由嗎?

真的不好嗎?

非要走遍世界,幹大事,有一門“世界級”的手藝,

賺很多錢,才是成功之人?


說實話,作為“青年”一員的我,口說無憑,

或許,這個千姿百態的“成功”人生模樣,

需要時間的檢驗。


這個青年節,一場“後浪”式雞湯火了,但理智迴歸冷水還是要潑的

“少年強,則國強。”

但,每一代的我們,

都曾是少年,

前浪創造的是過去的美好時代,

而後浪開拓的未來,

未來永遠不止一個模樣,

未來永遠是下一代。


寫在最後:

話說,是不是多讀了書,看了“很多個世界”,所以看什麼都會特別冷靜,《後浪》很勵志,但......


好了,這就是想和大家討論的一點小感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其他的想法,歡迎與我討論。

PS:大家喜歡《後浪》嗎?

喜歡來個“1”,不喜歡來個“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