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利機長》我不是英雄,但平凡人也能創造奇蹟

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A320客機從美國紐約剛剛起飛,因遇到加拿大雁群,兩個發動機在吸入大雁後全部失效。切斯利·薩倫伯格機長依據多年飛行經驗和直覺,未聽從塔臺迫降附近機場的指令,駕駛飛機迫降在紐約市區旁的哈德遜河上,整個過程只有208秒,飛機上155人全部生還。這個事件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水上降落,被稱為“哈德遜河奇蹟”。

《薩利機長》我不是英雄,但平凡人也能創造奇蹟


《最高職責》

我從小就痴迷飛行,看到這個事件的報道就十分想了解這位了不起的切斯利·薩倫伯格機長,於是買了他的自傳《最高職責》的中英文各一本,幾乎是一口氣讀完。

薩倫伯格(簡稱薩利)機長是一位平凡的傳奇人物。

每個飛行員都有成千上萬次的起飛著陸,但總有幾次是令人難以忘懷的,“哈德遜河迫降”就成為薩利機長最刻骨銘心的記憶。他那時57歲,飛行了19663個飛行小時,19663小時凝結成208秒的判斷、決定和操作,拯救了155個生命。這依賴於他40多年的飛行經驗、精湛的駕駛技術和高度負責的職業精神。

《薩利機長》我不是英雄,但平凡人也能創造奇蹟


薩利機長也是從小就有飛行的夢想,幸運的是,他16歲就有機會和家附近開撒農藥飛機的老飛行員學飛行,這令16歲之前都在北京禁飛區和首都機場離場航線底下生活的我無比羨慕。

他在17歲就拿到了私人飛機執照,並且考取了美國空軍學院,在那裡,他不僅學會了軍事技能,更塑造了嚴謹堅毅的性格,雖未打過仗,但深知什麼叫絕處逢生。離開空軍,進入民航,他依然用開戰鬥機的標準精雕細琢。在服務上,也是對旅客充滿關愛,哪怕是自己要承擔責任也在所不惜。

直到他面對水天一色、驚心動魄的抉擇,他都是一位平凡的、負責的、充滿人情味兒的民航機長。而後,他成為公眾人物,成為質疑對象,雖飛過成千上萬的航班,但只有這一次,決定對他飛行生涯甚至一生的評價。

最終,他證明了自己,正如他父親對他的評價:"看樣子你學得不錯。你專注於幹某件事,對它得心應手,你也得到了它的回報。你的確與眾不同。"

《薩利機長》我不是英雄,但平凡人也能創造奇蹟


《薩利機長》

後來,這個故事被拍成了電影《薩利機長》,2016年9月7日在美國上映,我迫不及待地去看了。雖對整個事件都再熟悉不過,但我看的還是激動不已。

薩利機長身上閃耀著人性光輝,就像是我身邊令人敬重的長輩,善良、親切、堅定,給人力量。

責任如山

飛機迫降後,機組人員組織乘客有序撤離飛機,薩利機長蹚著冰冷的越來越深的水,來來回回地在客艙檢查了3遍,確保沒有一位乘客被落下,才最後一個離開飛機。

他登上陸地也試圖清點乘客的數量,確認每一位乘客都生還。溼透的制服一直穿到了晚上,因為他認為只有盡到作為機長的責任,才配穿著機長的制服!

當大家感激他,追捧他是大英雄的時候,他只是淡淡地說:“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

《薩利機長》我不是英雄,但平凡人也能創造奇蹟


冷靜客觀

薩利機長成功迫降後,便被漫天的評論所淹沒。有人說他是超級大英雄,也有人說他是超級大騙子。調查組反覆模擬其他可能性,官方調查機構質疑他的決定,認為當時會有更好的辦法拯救這架飛機。

面對嚴苛質詢時,薩利機長咬牙頂住心理壓力,比在雙發引擎失靈時要承受的恐懼更為令人痛苦,但他最終冷靜、自信、客觀、一針見血地證明了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計算機是無法模擬人的反應和判斷時間的,這分分秒秒,都有可能機毀人亡。責任、善良、人性,都是無法用計算機模擬的!

《薩利機長》我不是英雄,但平凡人也能創造奇蹟


薩利機長和副駕駛珠聯璧合,在整個迫降自救的過程中,兩個人密切配合。在聽證會最後證實了真相的時候,兩人相視一句:“我們做好了這份工作。”平淡卻令人感動。

當日值班空管、飛機上五位乘務員也都恪盡職守。地面上、河面上參加救援的團隊也表現出了極高的素養和反應能力。第一艘渡輪在短短三分鐘就到達了現場,蛙人也在很短的時間內乘坐直升機趕到。

乘客們一上岸就有救護車接應,並且有足夠的毯子供他們保暖。無論是救援團隊的快速反應,還是有關部門完善的預案和充足的準備,都做到了完美善後。

《薩利機長》我不是英雄,但平凡人也能創造奇蹟


飛機上的乘客們在遇險後也十分鎮靜,聽從機組人員的指令,很有秩序地撤離,並且幫助受傷的乘務員。

薩利機長在接受採訪時說:“不只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我們所有人的,乘客、救援人員、空管人員、輪渡人員,還有警局潛水小隊。我們都盡了一份力,這才是我們能夠倖存下來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