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中国家庭教育的三大问题,最后一个最可怕

由东阳正午阳光出品的都市家庭情感剧《都挺好》虽然已经播完了,可观众对剧情的回味、对剧中人物的评价却依然没有结束。苏家的三个孩子,无论放到哪个城市,都是“别人家孩子”的代表,个个出类拔萃:大儿子苏明哲(高鑫饰演)学业有成,先后从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毕业,还拿到了美国的绿卡;二儿子苏明成(郭京飞饰演)也上了大学,有了稳定的工作,衣食住行皆无忧;小女儿苏明玉(姚晨饰演)更是争气,小小年纪就当上了大公司的高管,成为人人羡慕的打工皇帝。

  《都挺好》影射了中国家庭教育的三大问题,最后一个最可怕,如果单从功利的角度来说,苏家的家庭教育,也就是苏母(陈瑾饰演)主导的家庭教育无疑是非常成功的。然而,透过全剧不难发现,苏家的三个孩子在性格方面都有一定的缺陷,这也从侧面映射出中国当前家庭教育的三个问题,尤其是最后一个,最是可怕,一旦忽略了,后果将相当严重。

  家庭教育的第一个问题:只要学习好,其它的都可以忽略。

  中国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在全世界也能排在前列。在很多家庭里,孩子还没出生,教育就开始了,我们管它叫胎教;孩子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教育就常伴左右,我们管它叫早教;紧接着是幼教和义务教育,只要学校好,多少钱的择校费家长都愿意出,多少钱的学区房家长都敢买;到了高中阶段,家长更是心力交瘁,有条件的上国际高中,争取把孩子送到国外去,没条件的上普通高中,参加各种补课班,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孩子送进大学。

《都挺好》中国家庭教育的三大问题,最后一个最可怕

  中国的父母几乎把大部分的金钱、精力都花在了孩子的学习上,对于孩子其它方面的成长,则关注得少之又少。在父母眼中,孩子只要学习好,其它的都可以忽略。

  《都挺好》中,苏明哲是苏家最争气的孩子,他很好地贯彻了上面的原则,对于学习以外的事情,不闻不问,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苏明哲虽然学业有成,但感情冷漠,对待妻子、弟弟、妹妹都缺乏必要的关爱。他在处理家庭纠纷时,分不清主次,找不到重点,在人情世故中屡屡撞南墙。

《都挺好》中国家庭教育的三大问题,最后一个最可怕

  苏明哲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可以称为“情商低”,而这一切都是他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造成的,用苏明玉的话就是“学成了书呆子”。现实生活中,像苏明哲这样的书呆子还真有很多,他们中很多人的情商还赶不上苏明哲,经常闹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他们中“学习”之毒太深,基本无药可救。

  家庭教育的第二个问题:家里的事情,不用和小孩子商量。

  中国的家长大都扮演权威父母的角色,家里的大小事情,他们都很少和孩子商量。因为在很多父母的眼中,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不具备和父母商讨问题的资格和权利。孩子从小就没有权利,什么事情都由父母做主,慢慢的就长成了“巨婴”。

《都挺好》中国家庭教育的三大问题,最后一个最可怕

  不过也有例外,有些孩子的独立意识出现的比较早。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还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权利,就会滋生出各式各样的家庭矛盾。《都挺好》中,苏明玉和苏母有着很深的隔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在家中的权利得不到尊重。苏明哲要到美国留学,家里没有那么多钱,苏母就把家里的房子卖了一间,这样做有错吗?当然没有错。但卖房子前,父母谁也没有和苏明玉说,无视了她作为家庭成员的地位,所以她很难接受,一直耿耿于怀。苏明成找工作需要花钱,苏母又卖了一间房,同样的伤害,苏明玉又遭受了一次。

《都挺好》中国家庭教育的三大问题,最后一个最可怕

  等到苏明玉上大学时,苏母竟然枉顾女儿上清华的心愿,毅然给她找了一所免费的师范院校,而这一切,都是在苏明玉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苏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攻三个孩子上学确实比较困难。但苏母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践踏苏明玉作为家庭成员的基本权利。如果卖房子和上大学的事情,苏母事先和明玉商量一下,估计母女之间也不会产生那么多的积怨。

  家庭教育的第三个问题:孩子打架了,自己家的不能吃亏。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偶尔打个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为人父母的,一定要弄清事情的是非曲直,然后再做出判断,对孩子进行针对性教育。可有些父母,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外面要是有小朋友(同学)打你,你也打他,千万别手软,咱可不能吃亏,打坏了咱家给他治。

《都挺好》中国家庭教育的三大问题,最后一个最可怕

  在家长的鼓励和教唆下,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大,惹的事也越来越大。十六岁之前还好说,即便给别人打伤了、打残了,也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不至于蹲监狱。可如果打人打顺手了,打习惯了,到了成年依然奉行“打架不吃亏”的原则,估计离牢房也就不远了。

《都挺好》中国家庭教育的三大问题,最后一个最可怕

  《都挺好》中,苏明成有过三次打架经历。上学的时候帮同学打过一次架,可能还不止一次;为给朱丽出气,把明玉打的住进了医院;为维护明玉的名誉,把众诚厂里的几个工人给揍了。苏明成为什么有暴力倾向,动不动就靠武力解决问题呢?小编以为,这定与苏母对他的教育分不可。苏明成从小受母亲溺爱,和妹妹打架母亲都偏袒他,况且和他人乎?母亲的默许助长了他靠拳头解决问题的倾向,要不是明玉高抬贵手,他早就进监狱了。

《都挺好》中国家庭教育的三大问题,最后一个最可怕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切不可不问青红皂白,一味地鼓励孩子在打架中“不吃亏”,长此以往,必将助长孩子身上的戾气,其后果将非常严重,不光对家庭无益,对社会也会产生巨大的伤害,您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