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死前欲廢太子,呂后逼張良獻一計,此後劉邦再不提廢立太子

漢高祖劉邦相信大家都比較瞭解,一位畫風清奇的開國皇帝。出身低微,為人不拘小節,瞧不起儒家弟子,搶下他們的帽子往裡撒尿,但是他尊重真正有本事的人,這也是為什麼能得到蕭何、張良、韓信等一些千古名臣追隨。

劉邦死前欲廢太子,呂后逼張良獻一計,此後劉邦再不提廢立太子

劉邦任泗水亭長期間,呂家為了避仇,而呂公跟沛縣縣令關係很好,所以全家搬遷到沛縣,沛縣的官吏為了巴結縣令紛紛去給呂家賀喜。蕭何負責坐席排位,吩咐下人把賀禮不夠一千錢的都排到堂下。劉邦身無分文卻張嘴說賀禮一萬錢,然後坐到堂上跟各個官吏調侃,一點沒有做賊心虛。呂公看見劉邦覺得他相貌不凡,日後必成大器。宴席過後呂公叫住他,要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劉邦。估計當時劉邦也很懵逼,蹭了一頓飯不說還白撿個媳婦。(看到此處我的內心毫無波瀾,對這個看臉的社會已經絕望)

呂公的女兒就是呂雉 日後的呂后。這個將近四十歲的男人比呂雉大15歲,當時劉邦雖說未婚可是已經有了一個兒子。婚後劉邦常年與各位朋友飲酒應酬,經常不著家。遇到這麼一個不著調的男人,呂雉帶著子女種地、養蠶自給自足,還孝敬父母養育兒女。日後劉邦放走苦役躲進芒碭山的時候,呂雉還經常去給劉邦送衣服和食物。(我特意在地圖上查了一下,大概是一百多公里)

劉邦死前欲廢太子,呂后逼張良獻一計,此後劉邦再不提廢立太子

秦朝滅亡以後,公元前206年 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劉邦想把父母及呂雉等家人接到身邊,因為項羽防備劉邦而不能行,後來呂雉和劉邦的父母被項羽俘虜,到公元前203年楚漢議和,呂雉才回到劉邦身邊。好不容易回到劉邦身邊的呂雉 神奇的發現劉邦又娶了一個戚夫人。這種事在當時也很普遍,男人嘛總是喜歡年輕漂亮的,何況呂雉的兒子劉盈在公元前205年被劉邦立為太子。

因為戚夫人年輕,所以劉邦出去打仗的時候都是戚夫人跟隨,而呂雉留守。呂雉與劉邦常年不得見,感情日漸疏遠。戚夫人仗著劉邦的寵幸時常在劉邦面前哭泣,怕日後劉盈做了皇帝呂后不會放過他。

劉邦稱帝后,隨著劉盈日益長大,劉邦越來越覺得劉盈沒什麼本事,又太仁慈不像自己。而戚夫人的兒子如意聰慧過人,才學出眾深得劉邦喜愛。劉邦有心廢劉盈立如意。而張良等朝中大臣都堅決反對廢長立幼,張良勸阻無效,就託病不再上朝。

劉邦死前欲廢太子,呂后逼張良獻一計,此後劉邦再不提廢立太子

呂后讓自己的哥哥去上門逼張良獻計,張良說這是陛下自己的家事,不是我勸阻解決的了的。商山上有四個德高望重的隱士,他們是秦始皇時七十位博士中的四位,皇上非常看重他們,卻始終請不來。如果能把這四個人請來輔佐太子,陛下看到後,也許事情有轉機。呂后讓人帶著太子的親筆信去請四位隱士,四位隱士或許是覺得廢長立幼不妥,決定出山輔佐太子。

一次朝宴的時候劉邦發現太子身邊站著四位鬚髮皆白的老人,衣冠齊整,舉動之間自有法度。劉邦奇怪之下詢問他們來歷,四位老人上前回答並各自報了姓名:東園公唐秉、甪里先生周術、綺裡季、夏黃公崔廣。劉邦很吃驚,四位老人告罪道:陛下不喜歡士人,還喜歡罵人,我們不想被侮辱便躲在商山不想出來。如今太子仁慈,有孝心又禮賢下士,我們便出山輔佐太子。

劉邦對戚夫人說:太子有這四位老人輔佐,文武大臣也不支持我。太子羽翼已成,恐怕我死後你們母子要死無葬身之地了。說罷與戚夫人抱頭痛哭,再不提廢立太子之事。

劉邦死後,呂雉該不該殺戚夫人 單選

0

0%

該殺

0

0%

不該殺

0

0%

劉邦該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