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十一的包裹能早早收到,多虧了這些“小黃人”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雙十一了,大家的手是否還健在呢?

今年雙十一的包裹能早早收到,多虧了這些“小黃人”

收到心裡長草了好久的包裹,一定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但是往年的雙十一包裹,一週能收到是運氣,半個月能收到是福氣,還有一些運氣不好的包裹就此失去了聯繫。為什會這個樣紙?因為往年的雙十一,你的快遞是這樣的:

今年雙十一的包裹能早早收到,多虧了這些“小黃人”

還有這樣的

今年雙十一的包裹能早早收到,多虧了這些“小黃人”

甚至是這樣的

今年雙十一的包裹能早早收到,多虧了這些“小黃人”

但是今年,不一樣的事情發生了。今年的快遞是這樣分揀的:

今年雙十一的包裹能早早收到,多虧了這些“小黃人”

是這樣的

今年雙十一的包裹能早早收到,多虧了這些“小黃人”

還能自己去充電

今年雙十一的包裹能早早收到,多虧了這些“小黃人”

作為人類,感覺到了深深的生存危機沒有?

今年雙十一的包裹能早早收到,多虧了這些“小黃人”

作為智能分揀的主角,小黃人為今年的雙十一立下了汗馬功勞。以至於小編前天晚上才剁手的寶貝,今天就收到了,簡直出乎意料。這個夜以繼日不知疲倦的小黃人,大名叫做“智能分揀機器人”。一個標準的智能分揀場地,面積有大約一個足球場大小,配置350臺分揀機器人。這些機器人主要面向小於5公斤的小件包裹,而這些小件包裹,佔據了快遞包裹的絕大多數。往年雙十一的時候,一個分揀場地需要大約100名熟練工人,還經常出錯。而分揀機器人依賴二維碼識別和慣性導航,以每秒3米的速度高速運動,並且能在近3000億條路徑中尋找最優路徑而不發生碰撞。每小時即可分揀20000單快遞。是人工分揀效率的10倍以上。

今年雙十一的包裹能早早收到,多虧了這些“小黃人”

在2000平方米的分揀場地上,分佈著大量的坑洞,每個坑洞代表著一個地級市。工人將輸送帶上的包裹放到分揀機器人上,機器人上方的攝像頭識別電子面單上的條碼,立刻就可以從數據庫中調出快遞的收貨地址信息。中心計算機控制著分揀機器人按照最優路線,快速移動到對應的坑洞,將快遞倒入坑洞。

今年雙十一的包裹能早早收到,多虧了這些“小黃人”

分揀機器人能夠有條不紊的高速運行,是因為他們有一個特別的“眼睛”。這個特別的眼睛就是能夠高速識別二維碼的攝像頭。在分揀場地上,整齊的貼著無數個二維碼。通過識別地上的二維碼,分揀機器人就能知道自己的位置,並通過無線網絡將自己的位置報告給中心的計算機系統。計算機系統通過算法對幾百個分揀機器人的當前位置、當前速度、運動方向和目標位置進行綜合分析,計算得出最優路徑,再將路徑發送給分揀機器人。機器人就按照指令快速的走向下一個二維碼的位置。

今年雙十一的包裹能早早收到,多虧了這些“小黃人”

科技強國、實幹興邦。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是不是感覺再不學習,連分揀快遞的活都幹不了了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