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多月的嬰兒睡著時頭部汗多是怎麼回事?

談笑指尖


案例

我們班有個叫小A 的小朋友,每次午睡後不僅頭髮被汗水浸溼,枕頭也溼了一大片。

分析

其實,孩子在睡眠中出汗是常見現象,並非都是體質虛弱、身體生病的症狀,很多時候屬於正常現象。孩子愛出汗,無非有兩種情況,一是生理性多汗,二是病理性多汗(盜汗)。

生理性多汗:多見於頭部和頸部,常在入睡後半小時內發生,約 1 小時後就不再出汗了。

產生原因:

1. 幼兒期孩子的新陳代謝旺盛。

2. 有些孩子活潑好動,白天運動量大,產生的熱量多。

3. 家長喜歡給孩子多蓋被,捂得嚴嚴實實。  

4. 孩子在入睡前喝牛奶、麥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會引起出汗。

5. 室溫過高,通風不良,也是孩子睡眠時出汗的原因。

對於生理性出汗,家長不必過於擔心,這只是孩子生長過程中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逐漸改善。

解決辦法:

1. 睡覺時不能給孩子穿得太多或捂得過嚴。

2. 及時給孩子擦乾皮膚,更換他身上的溼衣服,還要勤洗澡。

3. 可以拿毛巾墊在孩子的頭部和背部,這些是孩子出汗比較多的地方。

4. 睡前不要給孩子吃太多高熱量的食物。

5. 睡前不要讓孩子做劇烈活動,可以讓他聽聽音樂或給他講個故事。

6. 室內可以適當通風,但要保持適宜的溫度。

病理性多汗(盜汗):表現為在整個睡眠過程中出汗量都很多。

產生原因及解決辦法:

1. 缺鈣引起的盜汗,應適當補充鈣、維生素D 等。

2. 結核病引起的盜汗,應積極進行抗結核治療。

3. 孩子盜汗以後,家長要及時給他擦乾皮膚,更換他身上的溼衣服,還要勤洗澡。

4. 經常讓孩子參加戶外鍛鍊,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免疫力,盜汗現象也會隨之減少。


兩只老琥


其實這種情況大多是寶寶剛入睡時一段時間,比較常見的生理現象。

是因為,寶寶從活動狀態進入靜止狀態,(很多孩子剛剛還活蹦亂跳,下一秒就就是進入睡眠狀態)新陳代謝比較快,身體要通過出汗帶走一部分熱量。

頭部汗腺比較發達,寶寶皮膚含水量多,自然出汗多,看著比較明顯。

這種情況只要剛入睡後,不要蓋的太厚,過段時間睡熟了,平靜下來自然就沒有汗了。

那有沒有缺鈣的可能呢?

還是根據飲食去判斷。

有沒有補維生素d?奶量是不是足夠?綜合分析。

總之,寶寶多汗,爸媽不必盲目地擔心,更不應該自行盲目補鈣。首先應該積極尋找寶寶多汗的原因。如果是病理性多汗,必須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儘早明確診斷,給予積極治療,切不可隨便給寶寶用藥。


兒童營養師馬閱


很多家長覺得寶寶吃奶不好、頭髮黃髮量少、睡眠不好、愛出汗等等問題,全部歸咎於寶寶缺鈣,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不是缺鈣。缺鈣的本質是缺乏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是促進鈣吸收的,只有缺乏維生素D的時候才會缺鈣,所以不需要額外的補充鈣劑,多餘的鈣不能被吸收,會引起沉積在體內,從而影響寶寶生長髮育。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自出生2周後,開始常規每天補充400IU的維生素D直至寶寶2歲。而鈣的來源是從奶液食物中攝取的,只要餵養充足是不會缺鈣的。混合餵養或是配方粉餵養的寶寶,一般奶粉中會含有一部分的維生素D,所以補充時要相應的減少額外補充D的含量,通過計算奶粉中含有的VD後補充差量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