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師,你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呢?

易查分


看到這個話題,就讓我想起“一口氣”讀完的《追風箏的人》。"為你,千千萬萬遍。"

“為你,千千萬萬遍”的情感,直指人心的不僅僅是親情,友情,更多會從中折射出每個人曾經有過的心緒,我在書中遇見哈桑,也遇見追趕風箏的自己。

故事中的哈桑能為阿米爾可以做任何事情,做為教師,也許也是這樣的人。為了學生的成長可以不辭辛勞,有教無類,千教萬教。“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大概做老師的都有一種心結,希望每一個學生成人,成才,為一批又一批的孩子盡心盡力付出,年年送走一批羽翼豐滿的學生,年年又迎來一批稚氣未脫的學生,雖然學生成長過程好漫長,花開的時刻老師也可能並無緣欣賞。可是沒關係,再想起,努力的結果也許只感動了自己。

時間很貪婪----有時候,它會獨自吞噬所有的細節,現在想起來我教過的每一個學生都很可愛。實際上,每一屆教過的學生中都有調皮、淘氣,有個性的,會犯錯的,令家長、老師頭痛不已的,所以教育過程中,有心酸,也有憤怒,有恨鐵不成鋼的鬱悶,可就是因為學生的不懂事和不成熟,就會嘗試著去理解學生過錯背後的合理動機:“他為什麼這麼做呢?”也會自欺欺人的去相信學生許下的承諾:“老師,我知道了!”更固執的認為學生已經接受了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育,沾沾自喜於:“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有時也會徒勞的幻想:“學生雖然現在不懂事,但長大了,就會懂!”在一次次反覆教育不見成效時,也會妥協的安慰自己:“學生又不是圖畫冊,不能光顧著塗上自己喜歡的色彩”。就這樣無條件的接納每一個學生,接納他們擁有的優點與不足。

“我們是否知道我們心中的風箏到底在什麼地方,每當風箏放飛的那一刻,我們是不是該問一問,是否真的珍惜我們擁有的一切,飄忽不定的風箏是我們所要尋求的內心的無愧和寧靜。”

教育不是隨心所欲,不是一廂情願,更不是一蹴而就,教育的過程持久而漫長,它需要春風化雨般的浸潤,需要耐心和智慧。老師以真摯的愛,化解頑童之無忌;以仁慈的愛,撫慰幼稚的心靈;以平等的愛,溫暖每一個學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耐得住孤獨和寂寞,當老師把心思凝聚在自己的教育之中,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充實的,而且是快樂的,而這種充實和快樂培養出的學生也一定是擁有健康的、快樂的靈魂。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會有一個或幾個忘不掉的老師!那麼學生們是否可以像阿米爾那樣依然記得那句話: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為你,千千萬萬遍。”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著什麼,做為教師的我們願意陪伴每一個學生,一起勇敢地追。


心理諮詢師吳曉梅


一、品德好,性格開朗,有啥說啥。二、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在學生中有一定的示範作用。三、勝不驕敗不餒。淡看批評表揚。不情緒化。四,思維活躍。五,學習刻苦認真。六、基本功好,理解能力強。七、出手較快。一句話,品學兼優的學生老師喜歡!


荷葉村夫


作為老師,凡是來到自己班裡的每一個學生都要一視同仁地喜歡。孩子們來自不同的環境,能力不一,個體有差異,但都一樣地純真有童趣!都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都應該得到老師的關注,同樣享受接受教育的權利。

上學期,我班來了一個小胖子,鼻涕拉稀的,好動好哭。我對班級其他老師交代,不要有任何偏見,他在家一樣是父母爺奶的寶貝疙瘩。幫助他提高自理能力,對他同樣地關愛,不到一個月,家長就看到了孩子的變化。家長很是感激並歎服,說孩子從來都沒有像這樣地開心樂意上學!

針對孩子的自身情況,每週調換班長:領讀班長、衛生班長、發本班長、帶操班長、午休班長、遊戲班長、講故事班長等,班級孩子總有一項適合的。孩子們積極上進,踴躍參與,並敬重老師,班級集體榮譽感很強!

我常說,五個指頭還不一樣長呢,孩子身心發展不盡相同,把機會給每一個孩子,只要孩子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提高,就理應得到鼓勵與稱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