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從哪裡來?

西瓜娃兒


一、什麼是數字貨幣

目前,數字貨幣尚無標準定義,在不同語境下"數字貨幣"有著不同內涵和外延,參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相關研究成果,數字貨幣定義為“價值的一種數字表達”。根據發行主體、信用來源及流通範圍等因素,數字貨幣可分為法定數字貨幣和虛擬貨幣兩大類。

法定數字貨幣是指由有貨幣發行權的機構發行,由國家主權信用背書、受國家法律保護、具備無限法償性、可在本國自由流通,採用數字化形態表現並採用加密技術保證安全性的貨幣,現階段世界範圍內許多國家均在積極籌備發行法定數字貨幣。

虛擬貨幣是指由非中央銀行或者公共權威機構發行的數字貨幣,如在特定場景使用的數字貨幣(比如 Q 幣),或者基於區塊鏈技術採用分佈賬本記賬的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又可以按照是否錨定法定資產 進一步區分為穩定幣和非穩定幣,其中非穩定幣一般是由算法產生的鏈內激勵通證,多產生於公有鏈場景,代表有比特幣、以太幣;穩定幣一般為業務規則約定的現實資產數字化轉換,多產生於聯盟鏈場景,代表有 Libra、摩根幣。數字貨幣與區塊鏈,可以理解為數字資產與賬本記錄技術,它們之間沒有強綁定關係。

很顯然,中國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DECP,就是法定數字貨幣,你可以理解為紙幣人民幣資產的區塊鏈加密技術的數字化形態。

二、中國關於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政策佈局

各國政府及監管機構在面對數字貨幣紅利和區塊鏈技 術潛力時,一方面出臺監管政策維護金融秩序,另一方面出 臺政策推動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雖然不同國家因技術及 產業發展階段不同,鼓勵及監管側重有所不同,但整體上普 遍對推動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的發展持積極態度。從圖 1-5 看, 各國區塊鏈政策主要在數字貨幣與金融監管方面,尤其 2018 年之後金融監管方面政策顯著增多。同時,2016 年之後各國 對行業發展方面的政策佔比也逐漸提升,這也能看出隨著區 塊鏈技術的逐漸成熟與行業生態的發展,區塊鏈技術也越來 越得到各國的重視

回顧國內,2019 年區塊鏈開始站上了政策的風口。據統 計,2019 年國家及各部委出臺區塊鏈方面政策 21 項,從國 家政策上看,金融領域仍然是區塊鏈技術的的重點領域,同 時貿易與工業互聯網也成為了新的區塊鏈技術應用熱土。

全國超過 30 個省市地區發佈政策指導文件,開展區塊 鏈產業佈局,截止至 2019 年底各省市已出臺區塊鏈相關政 策 106 項,從地區分佈來看,目前還是以沿海以及一線地區 發佈政策居多,但也體現出內陸省市希望抓住區塊鏈的發展 機遇的趨勢

三、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是重點

金融是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中探索最多的領域,在供應 鏈金融、貿易融資、支付清算、資金管理等細分領域都有具 體的項目落地。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境內區塊鏈信息 服務備案”顯示,截至 2019 年底國內已備案的提供區塊鏈 信息服務的公司約 420 家左右,共計 506 項服務。其中提供 基於區塊鏈的金融服務的企業有 72 家,佔比 17%,共備案 120 項金融服務。銀行業也積極利用其技術優勢紛紛佈局落地區塊鏈項目,據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金融應用工作組不完全統計,涉及應用領域如下:


財經與商業洞察


現代貨幣的本質,是國家提供用作支付手段的無息債券。

紙質貨幣是印上了可見的數字編號的,但現金交易中,無法跟蹤每一張貨幣的流通軌跡,相應也無法循跡去確認相關交易的合法性。

數字貨幣作為國家發行的數字化貨幣,每張貨幣都有其獨特的編碼,是國家發行和流通管理機構可全程監控的。

以數字貨幣支付的所有交易,其交易對象和真實性都是隨時可核查的。違法交易和非法收入,將無處可藏,無法洗白。


明萌ai平等


數字貨幣是一種加密算法的產物,依託於區塊鏈。數字貨幣的最大特點是有上限,也就有了成為貨幣的基本條件,現在貨幣的基礎是金本位,黃金作為自然資源數量是有上限的,數字貨幣也具備上限。

同時歐盟研究數字貨幣的根本目的是取代美元,讓數字貨幣成為本位幣進行結算,但最新的數字貨幣研究報告現實,就算是數字貨幣不能繞開美國中央銀行的監管,所以不具備代替美元的價值。

現在積極推行數字貨幣的只有中國,這與中國社會的交易結算方式有必然的關係,現在都是移動支付,用的大多是支付寶及微信支付,不管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都是第三方支付,不管是用賬戶餘額還是銀行卡,最大的受益者都是第三方,最倒黴的都是銀行,為了應對來自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各個銀行都推出了自己支付軟件及端口,但效果並不理想。支付寶與微信支付還是大量吸取了民眾存款,同時與銀聯直接的網間結算也讓銀行收益直接受到影響。

為了抑制微信支付與支付寶,中國推行數字貨幣勢在必行!雖然計算機互聯網等核心技術中國並不佔優勢,但兩害相權取其輕,還是要推行數字貨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