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後期,如果司馬家族不反,曹魏政權會不會統一三國?

歷史緣來有此


首先,司馬家族不可能不反,曹魏羸弱,是個聰明人,有點野心都會造反,比如鄧艾和鍾會,曹魏如果自身如果沒有出個人才或者明君,統一三國還是有難度的。因為司馬懿家族後代也不太行,可能撐不到統一的那會。應該假設沒有人造反,這種情況下,是可以統一的。


風落客前花


實際上,恰恰是因為司馬家族動了謀朝篡位的“小九九”,才導致三國統一的進程滯後了不少。倘若不是“四馬分曹”打亂了曹魏王朝的發展軌跡,光憑蜀漢和東吳這兩個地方割據政權的勢力,根本無法與曹魏並存半個世紀之久。

曹魏國力遠勝蜀吳,天下歸魏實乃大勢所趨;

我們常說,三國時期是“魏蜀吳三足鼎立”,其實這就太抬舉蜀漢和東吳了。因為,與坐擁中原的曹魏相比,僅得益州一隅的蜀漢和控制東南的東吳,充其量不過是偏安一隅的地方割據政權而已,兩者即便湊在一塊,其國力也還是遜色於曹魏。

從疆域上來看,在東漢三十州中,僅曹魏一家便獨佔了九個(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幷州、幽州、兗州、涼/雍州)。而實力次於曹魏的東吳,才大致控制揚、梁、荊三州,其中揚、荊兩州北部,有部分州郡還是控制在曹魏手中。至於蜀漢則混得更差,僅控制益州一隅之地。從人口規模上來看,曹魏擁有440餘萬人,東吳擁有250萬人,而最弱的蜀漢其人口還不足百萬。也就是說,蜀吳兩國人口相加,也還是比曹魏人口少了100萬左右。

由此可見,曹魏的綜合國力對比於蜀吳兩國,可是佔據著很大的優勢。因此,三國時期的格局並非“魏蜀吳三足鼎立”,而應該是“蜀吳聯合,以抗強魏”才對。所以,天下歸魏其實是必然結果,跟“司馬家族反不反”沒有必然聯繫。

然而,司馬家族雖並沒有改變曹魏統一天下的結果,但卻很大程度上延後了其統一天下的進程。

因為,曹魏皇族本身並不昏暗,開國的魏文帝曹丕及之後的魏明帝曹睿,都是文韜武略的明君。即便是被司馬家族架空後,曹魏皇族也有一位滿腔熱血的高貴鄉公曹髦,他不甘淪為傀儡,有冒死“撥亂反正”的決心和勇氣。

倘若司馬家族不是從一開始就打著謀奪曹魏江山的算盤,而是盡心輔助曹魏幼主,盡力報效朝廷,曹魏王朝便不必被內部鬥爭和殺戮所耽誤,可以加快消滅蜀吳,統一天下的步伐。

可惜,司馬懿不光狼子野心,而且還心狠手辣。他不顧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君主的知遇之恩,奪權專政,架空宗室,欺壓曹魏幼主。

當初,司馬懿在發動高平陵政變時,曾以洛水為誓,承諾只要曹爽服軟投降,則只免去他的官職,寬恕其一族及黨羽。結果,司馬懿事後卻背信棄義,以謀反的罪名將曹爽全族誅殺殆盡,還將其黨羽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桓範等一眾臣僚,全部斬盡殺絕。

而通過血腥政變奪權的司馬懿,之後更加瘋狂,開始對曹魏內部反對自己的勢力進行瘋狂的鎮壓和殺戮。王凌、令狐愚因不滿司馬懿專權獨斷而起兵,司馬懿率軍討伐,王凌事敗,服毒而死。然而,司馬懿並不滿足於軍事上的勝利,居然還挖開王凌和令狐愚的墳墓,將兩人剖棺暴屍三天。一系列所作所為,令人髮指!

司馬家族在曹魏內部掀起了一系列政治鬥爭,致使曹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深陷內耗漩渦之中,無法將精力和重心放在對蜀吳的攻勢上。這無疑使曹魏統一天下的進程被動延後,從而導致三國並存的局面進一步延長!



這些歷史要讀


先直接說答案,無論司馬家族反與不反,最終三國都必將走向統一,司馬家族篡魏後,加速了統一的進程而已。

下面,掌心先從宏觀層面,說說為什麼三國必將走向統一,主要是基於兩個方面。

一方面證明王朝正統性的需要。

在封建社會,一個政權能否長期穩定地存在,證明政權合法正統是最重要的。

曹魏王朝雖然是獻帝禪讓得來的,程序到位,手續完備,但如果不能真一實現華夏大一統,那個也只是自嗨而已。畢竟還有蜀漢,東吳兩個自稱為帝的政權存在。

這一點非常像戰國時期,雖然七個諸侯國都自稱為王,但如果不能統一,那就只能算作諸侯國,所以七國都時刻想著兼併統一,以到達周天子的地位,這才算是真正的王朝。

正如 《三國演義》第一回道: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所以無論是曹魏政權,或者是後來的司馬政權,甚至蜀漢、東吳,無不是以實現最終統一為目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確保的皇權的合法正統性,才能確保江山永固。

另一方面是華夏文化的向心力。

周代建立了以周王為天子代表政權主權,各諸侯分封建國的王朝體系,封土建國制,經過幾百年的兼併和交流,形成了華夏文明的共同認識,這一共同認識就是以後幾千來,必然走向統一的核心紐帶。

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高度集權的大一統秦王朝,統一了文字、道路、度量衡,統一實現郡縣制,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近現代史學先驅柳翼謀道:“始皇時代之法制,實具偉大之精神,以一政府而統制方數千裡之中國,是固國家形式之進化,抑亦其時思想之進化也。”

大一統的華夏文明是分久必合的內因。

上面是從宏觀層面講了,為了必然會走向統一的內因,下面再具體分析三國最終的必然性。

一是力量對比。

曹魏政權代漢後,由於佔據中原,得經濟、政治、文化,和統治面積、人力資源等各方面的優勢,又經過幾十年的穩定發展,國力已經非常強盛。

據《三國志》記載,在晉統一三國時,魏蜀吳三國的人口和兵力數,魏國103萬戶,總兵力約50萬;蜀國28萬戶,兵力10萬;吳國52萬戶,兵力23萬。

東吳雖然也得到了發展,但由於蜀漢長期堅持北伐,造成國力嚴重衰退,三足鼎立的政治平衡格局被打破,這為三國最終統一,創造了重要條件。

人口和軍隊數永遠是一個國家獲得戰爭勝利的根本保障,最終司馬政權依靠人口和軍隊的壓倒性優勢,取得最後勝利。

二是人心向背。

三國自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建立曹魏,至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分裂了60年,這期間三國之間徵連連,用兵無數。

甚至上溯到公元184年黃巾之亂起,長期的戰亂,民生凋敝。曹操曾在詩中寫道,“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就是當時民生的真實寫照。

一個統一穩定的王朝已經是人心所向。

換句話說,如果司馬家族不反,三國最終也會走向統一,統一三國的也許是曹魏,也許是東吳,也許是蜀漢,只不過是時間長一點而已。

司馬家族取代曹魏,建立晉王朝,繼承了曹魏的政治, 軍事、經濟等各方面的優勢,同時以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為代表的新勢力,其政治統治力顯然強於已經走向沒落的曹家王朝,更加壯大了統一三國的實力,從而加速了三國的統一進程。

以獨特視角品讀歷史,用淡泊心態談笑古今,掌心讀歷史歡迎各位看官繼續關注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