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太悲觀了怎麼辦?

給沈倦大佬送溫暖


孩子先深呼吸放鬆自己的情緒

看到了你的訴說,你能求助說明你還是個非常向上進取的孩子,你內在是非常想做真正的自己的。

如果一直持續這樣狀態對接下來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我想你是知道的。

但是你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為什麼會這樣呢?

第一:是你屏蔽外界干擾的能力太差了。

第二:想的太多

第三:覺得自己不夠好

那麼如何轉化呢?

一:從今天開始專注的做每一件事情。專注於當下。

二:給自己制定一個學習規劃的長遠目標,放寬格局。

三:學習感恩,去試著愛別人,拋去自己內在過去的一些思想和看法。

你可以試一試,相信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大象姐說心理


你好!我是專注於認知行為療法的心理諮詢師心海,看了你的問題談談我的觀點。

首先你寫了一個問題(一個人太悲觀了怎麼辦?)下面又寫了很多詳細的描述。通過這些可以感受到這個太悲觀的問題對你影響真的很大,你也非常著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看了你詳細的描述瞭解到你是一位高三的學生,要面臨幾個月後的高考。所以你非常迫切的著急解決你的這個太悲觀的問題,然後能夠全心全意去努力學習來應對高考。

面對一個問題(例如:“你這個太悲觀的問題”)在我們使用認知行為療法做心理諮詢的過程中第一次見面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評估會談,也就是說通過收集大量的資料來分析找到導致你太悲觀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找到這個原因才能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當然在這裡不是在做心理諮詢,只是給你解答一個問題,但我還是想通過你簡短的描述通過幾個點幫助你做一個簡單的評估和分析:

  • 1面對高考,有很多高三的學生都會有很大的壓力,怕考不出好成績,考不進好大學,特別是今年由於疫情原因,開學延後,今年的考生壓力要比去年大很多。不知你是否也是有很大的心理壓力
  • 2你父母管的很嚴,對你的期望很高,這是否會無形之中給你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 3“高一,高二成績很好,後來不知怎麼著成績有些下滑。”這個就需要你去回憶並且尋找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你的成績下滑,這個也許是關鍵原因,也許是無關緊要的原因,但都是需要找出來的。
  • 4“父母從小不管你,是你的姥姥把你帶大,高中時被父母接到身邊,看到父母和弟弟歡聲笑語感覺他們才是一家人,自己是個過客。”這段描述我分析這樣的成長經歷,會讓你產生認知的歪曲,認為父母不愛你(父母從小不管你),自己是個沒人愛的多餘的人(看到父母和弟弟歡聲笑語感覺他們才是一家人,自己是個過客)。

單一的原因不會導致你這個太悲觀問題的發生,一般都是很多問題積壓在一起才會導致這個問題的發生

以上是我簡單的分析,在告訴你該怎麼辦之前還需要跟你分享一個認知行為療法中的理論和概念,就是認知模式

自動思維往往是我們意識不到的,不受控制,自發的出現在自己的腦海裡。就像下面那個方格里帶“”的部分就是自動思維,很多時候我們是察覺不到這樣想法的存在,我們能夠感受到的就是後面的那些情緒,行為和生理反應,而影響這些反應的不是情境/事件本身,而是我們意識不到的自動思維,當我們的自動思維改變了,情緒和行為反應自然就會發生改變。認知行為療法的主要工作就是在自動思維,教會求助者識別,評估,應對自動思維,從而達到改善求助者不良情緒和不良行為的目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動思維,當我們有不良情緒和不良行為反應的時候,腦海中就會有很多負性的自動思維,那麼我們要怎麼去識別自動思維呢?當求助者出現不良情緒和不良行為時,認知行為治療師經常會問一個問題“剛剛你心裡在想什麼?”

識別出自動思維後就是評估和應對了,負性的自動思維對我們的情緒和行為影響是很大的,而且我們有時是非常相信這樣的自動思維,但這樣的思維並不一定是真的。所以我們要對自動思維進行評估,下面的幾個問題是我們在評估自動思維時經常要問的。

認知行為療法的理論和概念就簡單給你介紹這些了。因為在告訴你怎麼辦的時候都是需要用到上面介紹的知識,如果不給你介紹下,就是直接告訴你怎麼辦,你也是會一頭霧水。

下面就針對你的問題“一個人太悲觀了怎麼辦”中的父母跟弟弟歡聲笑語,你感覺你是過客這個觀點來通過以上的知識幫你做一個解釋

首先從認知模式來說

情境/事件是:你看到父母跟弟弟歡聲笑語

自動思維是:父母不愛我,他們跟弟弟才是一家三口,我只是個過客

情緒:傷心,難過

行為:迴避,遠離,偷偷哭泣

然後你就需要去評估這個自動思維“父母不愛你,他們跟弟弟才是一家三口,我只是個過客”的真實性

1有什麼證據能夠證明你父母不愛你,你對他們來說只是個過客這個想法呢?

反對這個想法的證據又有哪些?

2對於父母不愛你的想法有沒有其他更積極的解釋呢

3對於父母不愛你這個想法最壞會發生什麼

如果發生了,你會如何應對

最好的結果會是什麼

最現實的結果是什麼

4我相信父母不愛我的自動思維會怎麼樣?

我改變這樣的自動想法又會怎麼樣

5如果我身邊的朋友跟我處在同樣的情境,你會對他說什麼?

你在尋找以上這些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就是在評估自動思維,評估之後就是要去應對自動思維。認知行為療法中一般都是從認知和行為兩個方面來應對自動思維

認知方面

給你介紹一個認知行為療法中經常要用到的一個工具,也是認知治療過程中留給求助者回家需要完成家庭作業。五欄思維記錄表

這個表格可以根據這個格式自己畫一個

就像父母不愛你的自動思維帶入這個表中就是

事件:看到父母跟弟弟在一起歡聲笑語

想法:父母不愛我,他們跟弟弟才是一家三口,我是多餘的過客

情緒:悲傷,痛苦,心情低落

對抗思維:如果我跟他們一起交流,也會很容易融入他們的交流中,沒有哪個父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我相信父母是愛我和弟弟的,我是這個四口之家的一名重要成員

對抗後的情緒:不會那麼悲傷和痛苦,心情好很多

這只是針對你這一個問題,生活中你會遇到很多問題,也會產生很多自動思維,自動的想法,學會並且堅持去做這樣的思維記錄表,對你的不良情緒和不良行為的改善是有幫助的

行為方面

這個方面我們主要是和求助者共同商定去實施一些力所能及的行為實驗,來檢測自動思維的真實性。就像你的這個問題,你的自動思維是父母不愛你,他們跟弟弟才是一家三口,你是多餘的。就可以通過行為實驗來檢測一下這個自動思維是不是真實的。具體的實施方法就是,當你再看到你的父母和弟弟在一起歡聲笑語時,也參與進去看看父母有什麼反應呢?是歡迎你的參與還是排斥你的參與。平時也可以通過父母的行為客觀的去判斷父母對你是什麼態度來看看父母是不是真的不愛你。

不同的問題需要設置不同的行為實驗和行為策略,知道的信息太少不做過多介紹和分享

看了你的問題,就想把我所瞭解的知識分享給你,因為你的問題和描述,讓我想到了抑鬱的問題。根據你現在的情況,不做心理干預,這樣的心理狀態不斷的發展下去很可能會成為抑鬱問題,所以分享一些認知行為療法中的幾個技術,希望對你有幫助,改善你的心理狀態。

專業系統的認知行為療法對於解決很多心理問題都會有很好的效果,這裡我只是介紹分享了認知行為療法技術中的幾種。至於對你是否有幫助,能否幫助你解決你太悲觀,負面情緒太多的問題不好確定,但是你可以根據以上這些方法嘗試著做一做,我相信會有效果的。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也希望你早日走出這樣的心理狀態。


心理諮詢師心海


當父母的沒有管你,可能是因為太忙吧!畢竟你還有個當教授的姥姥照看你長大,條件也算優越吧!或許你認為你在家裡不被重視,甚至感覺自己是多餘的,這樣的悲觀情緒一定要放棄,對你今後的人生有很大的幫助。

你去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看,那些成天為生活忙碌奔波的人,他們辛辛苦苦的努力工作,學習,不談多大的理想,也不談為誰做貢獻。首先一條,不給他人添負擔,不給社會添負擔,努力做好自己,為自己,為自己家庭幸福而拼鬥!

雖然你現在感覺你的成績下滑,這個不要緊!放棄悲觀情緒,端正思想,只要你盡到了努力,就屬於一份滿意的試卷!

考上大學當然好,沒考上也同樣有出息!人生的成功都是後天得來的,就算考上大學,以後走上社會,還是要辛苦努力,才能有收穫!不是有個北大女碩士放棄北漂,為了生活,回老家學習做油漆,是不是有點屈才呢?

所以說,你目前注重的是學盡習,不要有其他的思想壓力,順其自然,盡我所能,則當之無愧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