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拒籤勞動解除合同,企業如何發放補償金?

華生5700


員工拒籤勞動合同,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分兩種情況,一種需要支付賠償,一種無需支付賠償。

1、員工在用工之日起1個月內不簽定勞動合同,企業有權解除勞動關係,並不需要支付任何補償;

2、員工在用工之日或者勞動合同期滿超過一個月,拒絕簽署勞動合同,企業有權解除勞動關係,並按該員工在該企業的工齡,每工作滿一年支付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

解除勞動關係之前的工作時間工資,企業應當支付。


彭萬紅律師


是員工拒絕簽署公司發出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

那這是一個涉及通知書送達的問題,而且員工拒絕簽署通知書,和是否支付經濟補償沒有直接的關聯。

1.通知書送達的問題。

若公司發信、發快遞給員工,而員工拒絕簽署的,只要證明已經送達過員工的聯繫地址的,一般視為已經送達;如果,不能確定該地址是否為有效,公司可在當地主要媒體等報公告;還可向員工的手機發送短信、微信;若有該員工常用的電子郵箱的,還可發送電子郵件。

2.經濟補償的問題。

公司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或者是否支付賠償金),要看公司的解除是否符合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以及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是否屬於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如果,屬於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的,在公司作出解除決定之日起,即可向員工的銀行賬戶支付經濟補償。


大言君聊勞動法


員工拒籤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

1.郵寄

用EMS把【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郵寄給員工,並在快遞單上備註備註【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員工本人或其家屬簽字則視為送達。同時,如果拒籤,快遞會有一個回執寫明收件人拒籤,直接把拒籤的快遞歸到員工檔案即可;

2.錄音

在送達通知書時,員工拒籤的,可採用錄音的方式,即把錄音筆或手機錄音,把解除/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當場宣讀,宣讀完後把通知書給員工。

這裡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錄音是看不到人的,最好在宣讀前與員工有一個交流,並準確叫出員工姓名;

3.錄像

錄像與錄音相似,也是採取當場宣讀的形式,這裡不多說了;

4.短信

用短信形式發送給員工,並保留相關證據。記住手機號碼一定是員工入職時寫的手機號,後期有更換的,可能作用不大,因為沒有書面證據;

微信記錄可以作為法律依據,同時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微博、手機短信、電子簽名等均可以作為法律依據。


員工拒籤勞動解除合同,企業如何發放補償金?企業是否需要支付經濟補償分兩種情況

1.企業原因

即企業無過錯解除勞動、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工資、沒有給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破產、查封、等情況,企業需要支付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該單位工作年限計算,工作每滿一年,作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支付一個月工資;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支付經濟補償最長超過12年;

2.勞動者員工

試用期期間、員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嚴重違法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等,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且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