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怎麼理解?良辰美景,人與自然的感情怎麼形容?

君傑小情感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這兩句詩是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這首詩主要是描寫了在傍晚時分,雨後初晴的山村旖旎的風光,以及山中居民淳樸的生活,表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的心情。這首詩也是王維“詩中有畫”的風格的代表作之一。

原文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賞析

詩的首聯描寫了一副在秋天的傍晚,雨後初晴,幽靜閒適,清新宜人的美麗畫面,這裡的“空”字用的十分巧妙,下文中我們可以得知其實山中是有人居住的,但是作者這裡用的“空”字恰好是將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的空靈之景表現出來了,給讀者一種十分清晰的畫面感。

詩的頷聯描寫的時間已經是來到晚上,天色已暝,皓月當空,青松如蓋,山泉清澈地流在青石之上,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副清幽明淨的自然美景。這兩句景色的描寫既動人又十分的自然,作者“詩中有畫”的藝術創造力盡顯無遺。

詩的頸聯轉而通過聲音的代入來描繪了一副山中居民淳樸的生活,作者先寫到“竹喧”是通過聲音引出原來是河邊浣衣歸來的少女們,是她們發出的天真無邪的笑聲,然後進而寫到看到“蓮動”,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於是作者又發現了順流而下的漁舟,整個描寫層層深入,十分巧妙的描繪出了山中居民勤勞樸實的生活,也藉此表達出了自己對於安靜純樸生活的嚮往。

詩的尾聯是作者看到眼前這片幽靜自然的景色後發出的感慨,任憑春天的芳菲隨時令消逝吧,遊子在秋色中,自可留連徜徉。表現出作者對於這種恬靜的隱居山中的生活的喜愛和嚮往。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全詩將雨後山中的景色,皓月當空,涓涓細流的泉水,嬉笑歸來的浣女以及順流而下的漁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繪製出一副幽靜空靈的山水畫,作者也寓情於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達出了作者寄情山水對於這種恬淡淳樸生活的嚮往。


識海泛舟


"空山新雨後 ,天氣晚來秋"是唐

代大詩人王維所創作的《山居秋暝》

中前二句著名的詩句。

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

村的旑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

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

隱居生活怡然自得滿足心情,以自

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

《山居秋暝》詩中描述了:空曠的群

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傍晚降臨使人感

到已是初秋。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

松間明月的光照,石山清泉的聲音以

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

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

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

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

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王維詩

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這首詩寫初秋時節山居所見雨後黃昏

的景色,為唐代的山水名篇,於詩情

畫意之中寄託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

理想境界的追求。

全詩一個重要的藝術手法,是以自然

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

的社會之美。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

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申卜元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怎麼理解?良辰美景,人與自然的感情怎麼形容?

(原創)"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出自王維《山居秋暝》一詩。這首詩描寫了初秋時節的傍晚,下雨之後,在輞川山莊的幽靜景色之中,人們在生活中的閒適心情。

全詩如下:

空山新雨後, 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魚舟。

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

詞語賞析:

“瞑”,黃昏,傍晚。

“空山”,傍晚的靜寂、寧靜的意思。

“浣女”,浣,洗。指洗衣服的女子。

“隨意”,隨它,任憑的意思。

“王孫”,語出《楚詞•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王孫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詩中作者反其意而用之,表明自已決意歸隱山林。“王孫”,詩人自喻。

試譯如下:

空寂山林一陣清新,

那是被新雨剛洗透,

傍晚的清新空氣裡,

散發出溼潤的涼秋。

明亮的月光飄灑著,

照在蒼老的松樹間,

清澈的泉水緩緩地,

從石板的上面流下。

那竹林裡歡笑聲音,

(是)姑娘們在喜戲晚歸,

湖水裡青蓮在搖動,

搖出一條晚歸魚舟。

春天的芳菲已凋零,

任隨那春景逝去吧,

山林美麗秋天景色,

可以天長地久居留。

賞析:

請看,多麼美麗而又舒適的山水人物圖:空山、新雨後、傍晚的秋色、明睸的月光照著蒼蒼的松樹、清清的山泉從石板上流過,竹林裡傳來洗衣姑娘晚歸的歡笑,蓮葉下搖動著的魚船,這些動著和靜著的景物,任憑那芳菲的春色過去,這情,這景是可以長久地居留的。

田園山水詩人,四十歲過後隱居藍田,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田園山水,還有擅長的書畫、音樂,伴隨著他清雅、淡遠的詩篇獨步於當時。

這首詩描寫了雨後的初秋傍晚,輞川山莊美麗而又幽靜的景色和心怡閒適的心情。“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美麗似畫,一片幽靜沉

寂。最美的還在於雖是空山,實而未空。洗衣姑娘的鬧,魚舟撥開蓮葉在緩緩行進,雖不見人,不見物,但是聞聲望形,便讀者感受到山林中清幽而不陰森,這是一種生氣盎然中的閒靜。

“山居”,使人悅目而又清新,心靜怡神,它與作者厭惡的濁世形成鮮明的對照。在這裡作者隱喻著"歸去來兮"之意。“王孫自可留”,則是詩人的志向,輞川山莊一情一景,正適合詩人避世的理想地方。

這豈不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真實寫照?

事隔千餘年了,這麼美麗的自然環境,也是當今人們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態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