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器製造的頂峰(清三彩)

清朝是中國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時期,較好的吸收了前幾個朝代先進精湛的技藝,跟明代相比,清代的瓷器主要還是以景德鎮為生產中心。康熙時期,逐步將景德鎮的御窯廠恢復完善,使其產品質量更加好轉,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清代瓷器製造的頂峰品種繁多,千姿百態,造型古拙,風格輕巧俊秀,技術上講究精工細作,不惜工本。後來隨著清朝國力的衰弱,瓷器製造也開始走下坡路。從道光時起,瓷器的胎骨與乾隆時期相比變化不太大,只是胎質顯得粗松一點。在胎骨的潔白程度上差了一些,器型線條生硬,常常見稜見角,無圓潤秀美感,顯得拙笨。但是,也可以顯現出古代人的那種大方,做事果斷。

在清三代瓷器裡邊,青花的地位也舉足輕重。這類瓷器,幾乎佔據了康熙朝瓷器拍賣市場的半壁江山。整個清三代的青花,不僅在國內外拍賣市場上屢屢創下天價成交紀錄,也是民間資本追逐最為狂熱的一個品種。“這麼多的品種裡邊,有些是對前代工藝技術的繼承發展,如藍釉、黃釉、綠釉、紫釉和醬色釉等單色釉,有些則是對失傳工藝的重新發掘創新,如郎窯紅、豇豆紅等。

清三代瓷器品種主要有鬥彩、五彩、素三彩,這些瓷器燒製水準都很高。康熙年間又出現了琺琅彩、粉彩和釉下三彩等新品種,天藍、祭藍、冬青等單色釉瓷器也是有增無減。清三代瓷器器型最為豐富,既有仿古又有創新,各式裝飾性瓷器較元、明兩代大為增加。康熙時有觀音瓶、棒槌瓶等;雍正時,有牛頭尊、四聯瓶、燈籠瓶、如意耳尊等;乾隆時出現了各類精巧小器,如鼻菸壺、鳥食罐、仿象牙等。清三代瓷器的紋飾、內容、手法多種多樣,且各朝各有特點。康熙朝的紋飾以山水花鳥、人物故事、長篇銘文等為特色;雍正朝的紋飾偏重圖案化,盛行繪桃果、牡丹、玉蘭、雲龍等,畫人物漁耕樵讀以男為多,琴棋書畫以女為多,紋飾線條纖細柔和;乾隆朝紋飾內容最為繁雜,但均以吉祥如意為主題,紋飾必有寓意,如百祿、百福、百子、福壽等。

清代瓷器製造的頂峰(清三彩)

鬥彩

清代瓷器製造的頂峰(清三彩)

五彩

清代瓷器製造的頂峰(清三彩)

素三彩

乾隆官窯瓷器款識有“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大清乾隆仿古”三種,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為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明顯多於“乾隆年制”四字款。“乾隆年制”楷篆均有,楷書款一般用於彩瓷上。“大清乾隆年制”楷篆均有,篆書多於楷書。“大清乾隆仿古”一般用於仿古瓷上,青花篆款為主。高足盤、高足碗、雙連瓶一般是在足內寫篆書六字橫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