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啟示錄:扶蘇自殺對家教有何啟示

名人啟示錄:扶蘇自殺對家教有何啟示

撰文:郭珣;圖片:網絡

眾所周知,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他聰明睿智,仁德寬厚,有勇有謀,跟隨大將軍蒙恬守衛邊疆,保家衛國,立下赫赫戰功,威望日盛,在兄弟姐妹中最優秀出色,是秦始皇最器重的皇子,也是他最屬意的繼承人選,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扶蘇即位稱帝是毫無懸念的。可是,扶蘇突然接到了秦始皇使者傳送來的逼迫自殺的假詔書,他竟然絲毫不懷疑,就舉劍自殺身亡了,令人扼腕嘆息,暗自垂淚。

現如今,網絡上關於中學生、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甚至職場精英自殺的消息屢見不鮮,理應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家長的高度重視。他們為什麼會選擇自殺?他們究竟遇到了什麼挫折與困境?他們為什麼會感到絕望?家長理應事先做好孩子的防範教育工作,防患於未然。那麼,扶蘇自殺對家教有何啟示呢?家長應該對孩子加強哪些方面的教育呢?

一、加強心理教育

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成年人的心理疾患可以追溯到童年早期特別是五歲以前所經受的心理創傷。美國認知心理學家貝克認為,人在早期經歷的應激事件,如果兒童沒有正確認知,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解決,那麼負性情緒就會潛藏到兒童的內心,等到孩子長大成人後,再次遇到類似的刺激事件時,他內心潛藏的負性情緒就會再次被激活顯露出來,反覆出現會變成自動化的思維,從而導致心理疾患。可見,兒童早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兒童年幼體弱,知識經驗不足,對外界事物的掌控力度不夠,往往在遇到挫折與困難時感到茫然失措,無從下手,縮手縮腳,畏首畏尾,心理壓力巨大,會感到害怕恐懼、焦慮不安,家長應該加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孩子身心兩健,快樂成長。

二、警惕愚孝愚忠

扶蘇深受古代社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思想的影響,過於愚忠愚孝,不辨真假,不顧自己的冤屈就遵照假詔書拔劍自刎,實在可惜。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乖巧、聽話、孝順,都希望孩子尊重自己和老師,強調孩子要維護家長和老師的權威,孩子必須絕對順從家長和教師的意志和旨意行事,要求孩子將師長的要求和話語當成聖旨來執行,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愚忠愚孝。“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試想一下,家長和教師的話語就一定是正確的嗎?孩子就一定是無知無識無能的人嗎?孩子就不能有自己的主見嗎?愚忠愚孝的人沒有自己的自主思維,必定是個木偶、傀儡、傻子,必定沒有出息。顯然,家長教育孩子尊敬師長沒錯,但不能矯枉過正,過猶不及。

三、重視挫折教育

通常選擇自殺的人都面臨挫折和困境,由於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突破困境,戰勝挫折,就會心生絕望,採取極端措施自殺身亡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家長要教育孩子正視挫折,明白“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否極泰來,挫折是上天賜予的考驗,只要動腦思考辦法,就一定能解決困難,戰勝挫折。人就是要解決問題才能鍛鍊思維能力,提升智能,提高自己對外界環境的掌控能力,才能逐漸獲得成功。

四、培養思維能力

家長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既不是無端給孩子製造各種困難和麻煩,也不是經常批評、斥責、嘲諷孩子,使其臉紅、羞愧、難堪,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而是教育孩子心理斷奶,克服對家長的心理依賴,使孩子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一個能進行自主思維、擁有自己的主見和思想、能夠進行自我決斷的人。因此,家長要重視孩子的智能開發,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讓孩子能夠自己通過觀察發現問題,並能根據線索推斷分析問題,還能靈活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問題,時刻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樣,即使孩子遇到挫折,也能想法自救,反敗為勝,扭虧為盈,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定不會絕望自殺。

尊敬的看官們,不知您意下如何呢?歡迎關注、點贊、評論和轉載哦,轉載時請記得註明文章出處與作者,原創寫稿不易,敬請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禁止用於商業用途,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