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山區姬家山鄉高洞溝村:古楓樹下的商路傳奇

鶴山區姬家山鄉高洞溝村

古楓樹下的商路傳奇

鶴山區姬家山鄉高洞溝村:古楓樹下的商路傳奇

高洞溝村的古楓樹。

鶴山區姬家山鄉高洞溝村:古楓樹下的商路傳奇

李子平故居一隅。

鶴山區姬家山鄉高洞溝村:古楓樹下的商路傳奇

李子平故居一隅。

鶴山區姬家山鄉高洞溝村:古楓樹下的商路傳奇

高洞溝村民居。

□鶴報融媒體記者 呂登緯 文/圖

在鶴山區姬家山鄉西北部,有一個景色秀麗、人文底蘊深厚的小山村。該村依山而建,又因山上有洞、洞下有壑,故而得名高洞溝村。那裡峰巒起伏、絕壁聳立,當地先民便就地取材,以山石建房,從而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明清建築群落。

同時又因該村地處明清時期的交通要道,從而成就了高洞溝村鮮為人知的商路傳奇。

高洞溝村村名的由來

高洞溝村地處太行山東麓,那裡山峰連綿起伏,溝谷縱橫交錯……獨特的地貌也造就了該村的秀麗景色。

相傳,這樣的美景曾吸引一位仙翁在此處的一個山洞中潛心修行。年深日久,仙翁在此修行的消息不脛而走,不斷有鄉民前來拜訪,並於此安家,而疲於應付的仙翁只好留下鑿刻一半的石佛拂袖而去。於是,在此安家的鄉民便以仙翁棲居的山洞命名村名。

如今聽起來,這種傳說未免過於牽強,難以令人信服。但有趣的是,高洞溝村的一處崖壁上確有摩崖佛像,且年深日久,已經無法考證為何人所開鑿。高洞溝村村民介紹,該村的一處山崖上有一處2米見方的石窟,石窟內鑿刻有釋迦牟尼坐像、孔子像和老子像,這三尊石像兩側的崖壁上還鑿刻有文武仙官。村民們稱,曾有相關專家來此石窟考察,並認為該石窟是在宋代開鑿的,且題材特別。因為佛、儒、道三教合一的石窟鑿刻情況十分罕見,這也令其顯得彌足珍貴。也正是這樣虛實相交的傳說與景緻,讓遊覽高洞溝村變得趣味盎然。

“其實我們村在清代乾隆年間叫高老洞溝村,但到了清代光緒年間,我們村不知何原因改名為高洞溝村了。”該村74歲的李振書告訴記者,他這麼說是有依據的。該村有一座名為玄帝廟的古代廟宇,曾於清代乾隆、光緒年間重修。據乾隆年間重修玄帝廟的碑文記載:“蕩邑距此六十餘里,有村名曰高老洞溝。”而到了光緒年間,重修碑文上已將高老洞溝村改稱為高洞溝村了。滄海桑田,高洞溝村的村名變更我們已難以講清,但這不妨礙高洞溝村曾為明清時期交通要道的事實。

一棵古楓樹見證商路傳奇

“我們村與林州市的淵源可不淺。我們村雖在鶴壁市地界,但往西翻幾座山,就是林州市。”該村黨支部書記李玉合告訴記者,高洞溝村的西邊是綿綿太行,東邊是丘陵地帶。正因如此,該村村民常自豪地向外村人介紹,高洞溝村是“山後第一村”,而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成就了這座小山村一段輝煌的商路傳奇。

“俺村有棵古楓樹,如今已被林業部門認證為二級保護古樹。說來有趣,它生長的地方就只有它一棵樹。幾百年來,這棵古楓樹就像燈塔一樣為過往的商旅指路,它也是俺們村的標誌!”李玉合說,在古代,高洞溝村是林州市到湯陰縣的必經之地,而這棵古楓樹正巧處在山地與丘陵地帶的交界點。站在古楓樹下向東遠眺,可以將鶴山區、山城區的主城區一覽無餘。據村民介紹,在天氣晴好的情況下,站在鶴山區、山城區也可看到它,這也讓古楓樹成為了當時販夫走卒們的路標。

“打季兒穀子,賣季兒杏,秋天還能打些核桃、柿子賣。”李振書說,高洞溝村地處山區,糧食產量難以和地處平原地帶的村莊相提並論,但當時的村民並不為生計發愁,因為村民們可以靠著這條商路做買賣,把山貨出售給過往的客商。

“古代交通不便,進山、出山運送貨物全靠人肩扛背馱。高洞溝村正好處在山地與丘陵地帶的交界點,路過的客商往往要在我們村住宿、休整。”李玉合說,從明清時期至上世紀中期,該村一直有大車店,也就是供過往販夫走卒住宿、餐飲的簡陋旅舍。除此之外,高洞溝村所產的穀子、山貨等,也成了過往客商的搶手貨。

到了清代,當地依靠商路貿易,一度做起了店鋪、錢莊買賣。李玉合介紹,當時鶴壁集鎮等地的商人需要林州市的糧油和其他生活物資,而林州市的商人需要到鶴壁集鎮採購燃煤,這也為高洞溝村的商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從而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高洞溝村的李子平故居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靠著商路上的貿易,該村的一戶李家人經過百十年的積累,成為了當地的名門望族。上世紀初,這戶人家還出過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曾在國民政府任職的李安。如今,高洞溝村仍完好地保存著他的故居。

《鶴壁市志》記載:李安,字子平,19歲時從河南大學肄業,此後曾在國民政府的省民政廳任職。同時,他還是當時的省參議員,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省政府參議。1949年,李安遷往臺灣定居。該村現存的李子平故居實際上是其青少年時生活過的地方,也是這戶李家族人的祖居。

如今,李子平故居已被我市認定為歷史建築,並加以保護。這座始建於清代的建築群依山而建,各個院落相互勾連、高低錯落,別具特色。這座清代建築群的20餘間房屋主體全部就地取材,用青石砌就,石頭之間用灰漿勾縫,顯得格外樸質、厚重。在主院落外的幾十米處,還有高達10餘米的碉樓、寨門。身置其中,儼然進入一個石頭堡壘,給人牢不可破的安全感。

李振書告訴記者,這20餘間房屋並非全是李安及其家人居住的地方。清代、民國時期,臨街的院落中有不少是李安先人經營的車馬店、店鋪和錢莊,“李安他們家不僅是當地富商,而且也稱得上是書香門第。李安的爺爺有功名,李安也是讀書人”。

確如當地村民介紹,即便這座院落看起來格外樸實,但在各個房門門額上,有不少刻著“詩禮傳家”“耕讀傳家”等字樣。顯然,富起來的李氏族人尤其重視教育。

李安1949年赴臺灣後,曾在水產公司、中小企業任職。退休後,李安便師從原河大校長姚從吾先生,致力研究宋史。其間,李安共有10餘部專著出版發行,如《岳飛史績考》《文天祥史績考》《精忠岳飛傳》《岳飛的故事》等,其著作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加州大學、哈佛大學、東亞圖書館及臺灣各大圖書館均有收藏。

李玉合介紹,李安熱愛家鄉,懷念故土,曾參與籌印《河南省湯陰縣人文暨旅臺同鄉志略》,以作續修縣誌參考。現市臺辦及檔案局均有《李子平紀念文集》,湯陰岳飛廟也藏有李安的著作。1987年,李安病故於臺灣,而他留在家鄉的故居則成為當地李氏族人經商潤民的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