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盛紘:優秀卻讓人討厭的一家之主

《知否》原著盛紘:優秀卻讓人討厭的一家之主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最近在讀《知否》原著,對於盛家老爺盛紘真是萬分感慨,一時竟詞窮不知該如何形容他的為人。

人是否都是這樣?在相互討厭中卻又惺惺相惜中不斷前行?

01一表人才,家境殷實


盛家老太公掙下偌大一份家業,臨終前親自給三個兒子分了家,奈何盛三叔黑心,想要吞掉盛紘家業,於是盛老太太將盛紘過繼到自己名下,撐起整個盛家,給他找師傅,考功名,娶媳婦,生兒育女。盛紘雖然小時候受了苦,但家產是卻保住了。


當年王家也猶豫過盛紘的親事,覺得盛家家事單薄,當盛老太太第一次帶著中弟登榜之後的盛紘上門拜訪時,王家老太太一看見玉樹臨風、溫文爾雅的盛紘,就立刻同意了。


有顏、有錢、有才,自身有資本,才夠格匹配相應的資本,甚至博取更大的資本。


02自己爭氣


文章開篇便是盛紘在跟盛老太太訴說著關於升遷的事宜,第一卷讀下來,從泉州到登州,再到京城,步步高昇見證著盛紘的能力。


“老爺這些年處事越發老到,自己拿主意便是。”

盛紘在這裡任職數年,多有政績;盛紘又頗會做人,與當地鄉紳官吏多有交好;盛紘為人素有心計,後的老太太教養,心胸開闊,目光長遠,他知道這官要做得長久,必得耳聰目明,知己知彼。


種種跡象都表明盛紘都是一個有追求、有文化、有能力的官僚。


古語云:“天助自助者”,而盛紘現有的成就絕對是跟他自身的努力分不開的。


《知否》原著盛紘:優秀卻讓人討厭的一家之主

圖片來源於網絡


03追求愛情


《禮記 禮運》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盛大人亦不例外,在衣食無憂,官運亨通之後,開啟了自己的愛情之路。這時林小娘投其所好的出現,滿足了盛大人對於愛情的美好幻想。


在那個禮教森嚴一個女子同男子多說幾句話便能引來閒言碎語的年代,林小娘不顧廉恥與大人有了首尾,這等為了愛情豁出去的魄力,著實感動了盛老爺。


於是開始了對林小娘無盡的寵愛,怕她日常生活的不好給錢,怕子女受罪,讓她將子女養在自己身邊。


正是因為盛紘的嬌寵,才造就了林小娘眼高於天,任何富貴都想攀,甚至於害衛小娘一屍兩命後,依然能求得盛紘原諒。


正如書中所說:“只能說男人對於戀人的原諒是無原則的,而對於沒有什麼愛情的妻子的尊重卻是有條件的。”


說到底,在愛情這件事情上,盛紘並沒有錯,他追求愛情沒有錯,他把愛情給了林小娘也沒有錯,他只是不愛大娘子,不愛衛小娘而已。


在那個可以坐享齊人之福的年代,沒人說他不愛是錯,錯的是那個可悲的時代,夫婿不只是愛情,還是一生的飯票,更是安身立命的保證。


《知否》原著盛紘:優秀卻讓人討厭的一家之主


04立場堅定


盛紘雖然寵愛林小娘,卻有自己的底線,那就是絕對不能涉及盛家榮辱以及官聲,一旦觸碰他這樣的底線,就算林小娘是他心尖上的人,也只能say goodbye了。


那個時代當官是有德育考評的,能力再強,私德有問題,官場上也是走不長遠的。


於是在衛小娘作為妻妾之爭一屍兩命奔赴黃泉之路,如一不小心被別人抓住了把柄影響他仕途的情況下,他開始發揮一家之主作用,卸了林小娘的左膀右臂,撤了她院裡的額外開銷,還提醒她,長幼有序,嫡庶有別,該盡的禮數不可少。


大丈夫當忠君愛國,這才是一個男子應有的本分,而不是沉醉於溫柔鄉,迷失心智。


自古多稱女子為紅顏禍水,總將國家的落敗歸咎於女人,那如若一個男子有堅定的立場,只憑一個女人,那又如何有撼動國本的能力?


這樣家境殷實、自己爭氣,即使在感情中也不迷失心智的一個男子即使放在現在也是搶手貨。那為何就是教人喜歡不起來呢?


究其原因是他眼裡只有臉面,凡是涉及到臉面的事情,他可以毫無原則地妥協。


《知否》原著盛紘:優秀卻讓人討厭的一家之主


王大娘子被康姨母攛掇著給盛老太太下毒,如若不是明蘭發現事情不對勁,估計老太太早已歸西。


在這件事情上,盛紘不顧念老太太對他的再造之恩,不想的為老太太討回公道,只想一味地息事寧人,怕傳出去累及臉面。此等薄涼之人,確實令人寒心。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這世界上有三種人,一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二是良心沒被狗吃的人,三是良心連狗都不吃的人。”用來形容這件事情上盛紘的態度再合適不過。


古語云:“害人之心不可有”,盛紘雖未害人,卻以薄涼之心,傷人至深。

人生一輩子,擁有再好的條件,沒有一顆好的心,終究失道寡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