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醒的中國半導體:全球都在下滑,但中國半導體材料增長1.9%

眾所周知,這一兩年以來最火的領域是半導體。而之所以這麼火,起因就是兩個禁令,一個是2018年針對中興的禁令,一個是2019年針對華為的禁令。

而因為這兩個禁令,中國半導體可以說是被打醒了,從半導體材料製造,到芯片設計、生產、封測都全面蓬勃發展起來。

被打醒的中國半導體:全球都在下滑,但中國半導體材料增長1.9%

而近日出爐的一份有關於半導體材料的數據,或許能夠證實這一點。按照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最新數據,2019年全球半導體材料營收約為521億美元,同比下滑了1.1%。

而從具體的國家和地區來看,可以說全球主要地區都在下滑,中國臺灣下滑了2.4%,韓國下滑了1.3%,日本下滑了1.3%,北美下滑了1.8%,其它地區下滑了2.6%。

但中國大陸是唯一一個保持增長的,雖然不多,但增長了1.9%,這已經一定程度上能夠說明問題了。

被打醒的中國半導體:全球都在下滑,但中國半導體材料增長1.9%

而從另外一份數據來看,中國半導體材料的國產化率也是不斷的提高,從2016年開始,一直穩步上漲,到2019年時,國內半導體晶圓加工領域的銷售額達138億元,同比增長4.4%,同時國產化率(自給率)已經達到了24.4%,按近四分之一了。

而從媒體報道的情況來看,像靶材、電子特氣、CMP拋光材料等細分產品已經取得較大突破,部分產品技術標準達到國際一流水平,本土產線已基本實現中大批量供貨,可以說已經是在逐步擺脫對國外產品的過份依賴。

被打醒的中國半導體:全球都在下滑,但中國半導體材料增長1.9%

近年來,一直有一個提法,那就是半導體的第三次轉移或來了,而中國大陸將成為主要承接地,再加上中國會是全球最大的5G市場,所以普遍認為國內半導體將迎來全面發展高潮。

所以預計在半導體材料方面,國內還將繼續增長,不斷的擺脫對國外廠商的依賴,努力的提高自給率,加快半導體材料國產替代進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