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愛中修行》:造成傷害的不是愛,而是不再去愛

作者:羔小羊

疫情之後,很多夫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民政局離婚。有的是早已決定離婚,被疫情耽擱了,有的是疫情天天宅在家,激發了很多矛盾。但歸根結底一句話:婚姻中只有痛苦或麻木,感覺不到愛了。那麼,有沒有可能在婚姻中永浴愛河?

最近,看了芭芭拉·安吉麗思的書《如何在愛中修行》。從"時刻營造愛情"破題,告訴我們如何越過問題與隔閡,重獲親密關係的美好,持續享受愛情。

《如何在愛中修行》:造成傷害的不是愛,而是不再去愛

書中告訴我們,我們不能獲得愛,是因為我們不敢毫無保留地付出自己。每個人都渴望被愛卻又都害怕失去愛。這份害怕,讓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無法坦然地表達自己的感情,不能真誠地表達自己的需要。我們在關係中,小心翼翼、敏感謹慎、封閉逃避、患得患失。

就我自己的感情經歷以及我身邊的諮詢案例而言:的確,婚姻中關係的隔閡產生,幾乎都來源於對彼此需求的誤解,因為害怕失去而抗拒去愛,因為害怕被拒絕和漠視而不敢表達需求。很多夫妻完全不知道對方內心在想什麼,對方渴望什麼樣的生活。直到危機突然發生。

各種文章、信息會透露一個價值觀:不要付出,你就不會受傷。不要去愛,只要等待被愛。然而,卻正是在這種價值觀的教導下,人人為自己留有餘地,才導致無法享受真正徹底的親密關係,無法獲得彼此全身心投入地持續熱戀。

《如何在愛中修行》的作者芭芭拉·安吉麗思在書中提出了營造愛情的4個方面:在敞開中勇敢表達、在感受中解決衝突、在愛意中享受性愛、在成長中活在愛裡

。《讓愛行得通(Making Love Work)》是安吉麗思的一個得獎節目,她也出版了《愛是一切的答案》等14部暢銷書,"愛"這個詞,貫穿安吉麗思所有節目與書籍,就像這本書中營造愛情的4個方面,也用這個字貫穿始末,幫助人們表達愛、感受愛、活在愛中。

在敞開中勇敢表達、在感受中解決衝突、在愛意中享受性愛、在成長中活在愛裡這4個方面,是獲得愛必不可少的4點,又讓愛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不斷昇華——

在敞開中勇敢表達:彼此之間封閉所有的情感,會導致雙方很深的隔閡,封閉了負面的情緒,也就封閉了快樂的感受。當被壓抑的情緒出現時,將其全部釋放出來,給對方帶來的只有痛苦和挫折。這兩種都是錯誤的方式。親密關係最能給人安全感的地方,恰恰是在彼此能夠在敞開中勇敢表達自己的感受。

在感受中解決衝突:感受即可治癒,蹺蹺板效應告訴我們,壓抑自己的情緒,那麼被壓抑的就會在對方的身上爆發出來。重複法原理,是在不斷重複對方表述或感受時,釋放對方的憤怒情緒,化解衝突。力量轉化法,則是通過表達你對自己的憤怒——表達出你想要的——表達出對自己積極、有愛的支持,重新感受到被愛,值得愛,重獲力量。

《如何在愛中修行》:造成傷害的不是愛,而是不再去愛

在愛意中享受性愛:性不是下半身的事情,也不是為了獲得快感,不是一次爬山衝頂的體驗。而是在無時無刻地營造愛意中,去享受彼此的親密關係。親密與性快感在一個天平的兩邊,必須是同等的。投入其中,有意識地隨著自己的感受去表達慾望,當快感消失時,放鬆下來,擁抱對方或說愛語,等候快感回到身體內,從而能夠持續享受螺旋般的深度舒適的性愛。

在成長中活在愛裡:你渴望被什麼樣的人愛,你就要首先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渴望一直享受被愛,那麼就要首先成為一個活在愛中的人。在愛情中展現美好,通過愛情,讓美好散發出最燦爛的光芒。學會無時無刻營造愛情,成為愛的化身,親密關係會成為你與世界美好關係的縮影,而世界會成為你愛意體現的鏡子。

在這4個方面中,唯有經歷了在敞開中勇敢表達、在感受中解決衝突,才能在愛意中享受愛,而在成長中活在愛中,又能夠促使我們在敞開中勇敢表達、在感受中解決衝突,是一個層層遞進,又良性循環的過程。

在我看來,要時刻營造愛情,核心是"毫無保留"4個字:毫無保留地表達感受、毫無保留地表達需要、毫無保留地表達愛情、毫無保留地付出愛意

《如何在愛中修行》:造成傷害的不是愛,而是不再去愛

1、 毫無保留地表達感受

一位妻子前來做婚姻輔導時,講述了很多細節上的丈夫帶給她的不被愛不被在乎的感受,但這些感受,她卻從來沒有對丈夫提到過,而感受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又會用大爆發的形式,通過抱怨、指責、發怒的方式,發洩出來。

妻子的壓抑來自於童年時期地不被父母在乎和重視,不敢表達自己的任何感受,以便讓自己顯得很懂事聽話。而到親密關係中,也採用了相同的模式。

但是當在婚姻中,無法毫無保留地表達感受時,就會和丈夫產生很深的隔閡,也會陷在情緒壓抑與爆發的循環模式中,自己深陷其中,婚姻也陷入困局。

親密關係能夠治癒童年所受的傷害,但前提是需要能夠勇敢地脫離童年的模式,去正視親密關係的需要:彼此坦誠、敞開。

在表達感受時,不僅有毫無保留的心態,還要有毫無保留的過程。要透過表面上的憤怒,看到下面的各種情緒和感受。

安吉麗思創造了"情感地圖",指出,當人感覺到不開心或情緒不穩定時,會經歷五個情感層次:

  • 憤怒、責備和怨恨
  • 受傷、傷心和失望
  • 恐懼和不安
  • 自責、懊悔和責任感
  • 愛、意願、理解和原諒

我們通常只會表達出第一個層面,憤怒、責備和怨恨,這也是為什麼導致雙方隔閡更深的原因。但其實在所有不快的情緒之下,是愛和溝通的渴望。只有勇敢地經歷與表達出所有層面的情感,才能讓彼此懂得並體會自己的感受。

比如丈夫挑剔妻子的外貌,並將丈夫與其她女人比較。妻子最初的感受是憤怒和怨恨。如何毫無保留地表達所有感受呢?就需要了解到隱藏的感受:

你認為我沒有吸引力,這真的讓我很受傷。你將我跟別人相比,讓我感到很傷心。我害怕你厭倦了我。我害怕如果我不減肥,你就不愛我了。我很抱歉,我沒能讓你為我感到驕傲。我很抱歉,我最近沒能好好地打理自己。我想為了你而變得魅力。我愛你,你對我的看法很重要。

對任何一件令自己感到不愉快的事,都可以通過這樣的層層剝開的方式表達給對方。

《如何在愛中修行》:造成傷害的不是愛,而是不再去愛

2、 毫無保留地表達需要

因為害怕被拒絕,所以不敢完全表達自己的需要,是親密關係的誤區。但最大的一個誤區,與男女的不同思維有關。

妻子對丈夫有很多的需要,但很多時候,不會表達出來,因為會認為:如果你懂我,那麼你就該知道我的需要,就該在我什麼都沒有說的時候,就主動告訴我。

但是男人一般是直線思維,根本不知道妻子說:"你想出去逛逛嗎?"其實是她想出去逛逛的意思,就直接回應:"我不想啊。"然後妻子就會獨自生悶氣,覺得你根本不愛我,如果愛我,你怎麼會不滿足我呢?

馬伊琍在回憶她和父母之間的一件事時,能夠很清晰地看到這一點。馬伊琍讀初中時,和父母去逛鞋店。她一眼看中了一雙鞋,但是她不說。父母問她有沒有喜歡的,她搖頭。去了很多店,她都搖頭,最後一雙都沒有買。

她說自己很倔強和固執,她要的是,父母自己知道她喜歡哪雙鞋,並主動把那雙鞋買下,遞到她的手上。

很多夫妻之間正是如此,這樣的結果,就是妻子在內心受傷,丈夫也很受挫。彼此的隔閡越來越深,無法親密相愛。

事實上,在婚姻中是需要坦誠表達自己的需要的,不要讓對方猜自己想要什麼,而主動遞到自己手中,這樣實在是對對方和自己都太苛刻了。只管柔和坦誠表達自己的需要就可以了。

比如,我先生有一次喊我全名,我聽了很不舒服,但是如果我不說,那麼可能他就會經常喊我全名,我就一直在心裡不舒服,這種情緒長久堆積,就會表現出對他不滿,認為他不愛我不在乎我,對我不親暱。所以我很坦誠地說:"老公,我不喜歡你喊我全名,你要喊我親暱一點。"那之後,他果然就每次都把姓去掉了,我心裡覺得很舒服,他也喊得很開心。

《如何在愛中修行》:造成傷害的不是愛,而是不再去愛

3、 毫無保留地表達愛情

《如何在愛中修行》明確提出:"如果你選擇了愛,就意味著你是最後的贏家。當你選擇直面自己的情感而非抗拒時,你就是永遠的贏家。你的情感越豐富,越容易得到別人的愛。"

很多妻子曾經從來不對丈夫表達愛,認為這是男人應該做的事,或者說自己沒有表達愛的習慣,畢竟沒有在原生家庭中感受到這樣的氛圍。也會擔心自己表達愛意後,就不被珍惜了。

但在一項科學研究中發現,當男人發現一個女性,對其他男人都不搭理,唯獨對自己回應熱烈時,就會馬上對這個女性表現出好感。

當不敢表達愛意時,就在無形中封鎖了自己,也關閉了自己的魅力通道。安吉麗思說:"深情款款的你,會吸引對方的目光。"

越毫無保留地表達愛情,越收穫濃烈甜蜜的愛情,這是我身邊很多妻子都經歷過的。當她們開始學習勇敢地表達愛情,給先生熾熱的情書、甜蜜的情話,她們發現,先生對自己越來越上心了,婚姻越來越幸福了。

不用覺得自己像男人,不可能做到,只要你願意開始嘗試。有一位妻子說:"我的個性很要強的,也說不了這些話。但是現在,我非常享受向先生表達愛情,他覺得我更具魅力了,我們重新有了心動的感覺。"

《如何在愛中修行》:造成傷害的不是愛,而是不再去愛

4、 毫無保留地付出愛意

戀愛後,有人曾對我說:"飯吃8分飽,愛也只能給8分,留2分給自己,才不會迷失。"在現實中,其實不僅很多人不會給出10分的愛,進入婚姻後,我們越來越會把8分給自己,2分對對方。

因為害怕失去,害怕受傷,害怕沒有得到愛的回應。但卻不知道,就是因為在保留、沒有盡全力地付出愛,所以也就享受不到愛。

婚姻輔導專家馮志梅老師說:"不是50對50,而是100對100。"

不是你付出50,我付出50,而是不管你付不付出,我都要拿出全部,用100分來愛你。這是毫無保留的愛,毫無保留地給出自己。

其實在熱戀或剛結婚時,能夠體驗到,當願意把自己的心、把整個自己完全交給對方,給出了100分,所以也得到了100分的熱烈和幸福體驗。

但是,在一起久了,尤其結婚後,漸漸的,我們就不斷在收回這個給出去的自己了,就不再這樣去完全毫無保留的把自己交給對方了。

所以,丈夫會藏私房錢,妻子會覺得必須經濟獨立,各自都為自己打算,也為自己的父母打算。我們越收回,越多的不給出全部的心和自己,我們就越難體驗到真實的親密關係,夫妻應該有的愛的模樣。

唯有當你開始願意毫無保留地付出,樂意並開始學習如何經營愛情與婚姻,讓它不斷變得更好,你就會發現生活在愛中會變得越來越容易,你會越來越難以接受別的比如壓抑自己、隱藏自己、收回自己的生活方式,你的生活會變成充滿激情的冒險,你會收穫愛的奇蹟。


《如何在愛中修行》:造成傷害的不是愛,而是不再去愛

《如何在愛中修行》提出:我們害怕的從來不是愛,而是失去愛。愛,是你和另外一個人所能經歷的最美好的事情。深愛時,兩人之間的隔離感消失殆盡,無比快樂和親密。而愛,不僅是一個名詞,更是每時每刻的選擇。

這本書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給了我們信心和勇氣,讓我們願意再一次地去愛,毫無保留地去愛,正如安吉麗思的觀點:"無論問題為何,答案都是愛!更多的愛,而不是更少的愛。更大的熱情,而不是更小的熱情。更多的接納,而不是更少的接納。"

我們常常會因為害怕失去,而不再付出愛,或者只付出很少的一部分,為自己留有餘地,但恰恰是這樣地隱藏和剋制愛,讓我們無法全然享受愛,也讓我們不能吸引愛。聖經有一句人際關係的黃金法則:"你願意人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如果你想要身邊的人毫無保留地愛你,那麼你就先毫無保留地去愛。只有先讓自己活在了愛中,才能體會到真正親密美好的愛。 你說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