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是不是在考驗他的忠心?

花之醉玫瑰酒


劉備和諸葛亮號稱是千古以來,唯一的君臣典範。他們倆用各自的一生詮釋了忠義二字。尤其是白帝城託孤這件事,堪稱後世歷代帝王最希望達成的託孤願望。

不過很可惜的是,即使歷代帝王一再推崇這種忠義,後世託孤也是各種以失敗而告終。比如曹叡託孤司馬懿,柴榮託孤趙匡胤等等。

那麼白帝城託孤這件事,劉備是怎麼考慮的呢?會不會是劉備設下的計謀,以此來試探諸葛亮的忠心呢?

白帝城託孤的先決條件是,蜀漢快亡了。

  • 1、夷陵之戰後,蜀漢已經內外交困。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帝國,以此延續被曹丕滅亡的東漢帝國。兩年以後,也就是公元223年,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戰敗,蜀漢帝國元氣大傷。

此時叛亂四起,內外交困之下,劉備不得不將諸葛亮從成都叫到白帝城。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蜀漢,其實已經是一個即將滅亡的政權。

如果不是曹丕出手進攻東吳,那麼孫權便會一口氣吞了整個蜀漢,形成南北劃江而治的局面,徹底改變三國曆史。

當時蜀漢能夠管轄的範圍,僅限於成都周圍的部分地區,以及漢中郡。南方各郡大片反叛之聲,劉備的統治岌岌可危。

在這種情況下,唯一能夠拯救蜀漢的,只有諸葛亮。劉備心裡清楚這一點,所以他放心大膽地將蜀漢江山交給了諸葛亮。

  • 2、劉備這麼託孤不是無私,而是無奈。

劉備帶著這麼多年積攢下來的兵馬,進攻東吳,結果輸了個底朝天,再也沒有力量恢復元氣,所以他駐紮在白帝城,基本等於是放棄了掙扎。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三國志》

這個時候的劉備唯一想到的人,那就是他的丞相諸葛亮。他回到成都肯定是會受到蜀漢臣民們的唾棄,索性他就將諸葛亮召到了白帝城。

劉備希望劉禪能夠好好繼承自己的皇位,但是這現實嗎?劉禪有幾斤幾兩,劉備心裡再清楚不過了,所以劉備此時只想保住自己的基業,哪怕換了主人也沒關係。將來蜀漢若是一統天下,誰都不會忘記,他們的老祖宗是劉備。

這是非常無奈的選擇,卻也是最好的選擇。交給劉禪,那麼這點基業就徹底完蛋了,只有交給能力強悍的諸葛亮,或許還有一點希望。

  • 3、諸葛亮接管以後,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其實諸葛亮也是非常無奈的,因為當初他並不贊成劉備伐吳,可是事已至此,又不可能當面去指責自己的君王。

為此諸葛亮坦然地接受了這一重任,其實從這個時候開始,諸葛亮就已經做好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準備。

  1. 他首先要解決的,那就是孫權對蜀漢的威脅。畢竟孫權剛剛擊敗了劉備,再往前走,那蜀漢就完了,好在這一點曹丕已經替他解決了。
  2. 其次要解決的,是蜀漢如何在曹魏和東吳之間生存下去。劉備與曹魏是漢賊不兩立,與東吳又結下了仇恨。諸葛亮為此只能與東吳重修於好,不計前嫌。
  3. 再者,諸葛亮需要保證蜀漢內部的穩定。在解決外部問題以後,諸葛亮必須要將蜀漢內部的叛亂給平定了,為此他不惜親自南征。

所以說諸葛亮所接管的,其實不是一個現成的政權,而是一個殘破不堪,即將崩潰的政權。是諸葛亮一手將這個政權給拉了回來。

劉備沒有試探諸葛亮的想法。

  • 1、劉備沒辦法試探諸葛亮。

說個不好聽的話,劉備把江山交給諸葛亮以後,他就死了,此後的事情,他又能怎麼辦呢?不管諸葛亮做什麼,劉備都沒辦法插手,這才是現實。

而且當時諸葛亮一定是非常感動,繼而接過了權柄,整個過程中,劉備是沒辦法設下圈套的。這就是劉備最無奈的地方,他只能寄厚望於諸葛亮了。

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三國志》

諸葛亮如果是司馬懿那樣的人,那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曹叡也希望司馬懿是個忠於曹家的人,可是結局卻不如人意,曹叡也是沒有辦法的。

所以說,劉備在臨死前,根本不可能給諸葛亮下套,這是一局死棋,劉備除了自我安慰,諸葛亮一定忠誠外,別無他法。

  • 2、劉備若是害了諸葛亮,那就等於是毀了蜀漢。

劉備真切地明白,他死了以後,蜀漢政權基本就分崩離析的。這個政權本身就是軍閥政權,劉備在的時候,是軍隊領袖,大家都聽他的。可是劉備走了以後,軍隊可就未必都聽劉禪的了。

劉禪年輕而且資歷淺,壓根就沒辦法壓制的住這幫將領。況且將領們有的是荊州派,有的是益州派,有的是東州派,劉禪就更加應付不來了。

這件事只能靠諸葛亮來完成,諸葛亮在軍中十多年,已經積攢了足夠的資歷和經驗,他完全有能力搞定這些武將。

所以說蜀漢帝國唯一的希望,就是諸葛亮。如果劉備這個時候設局把諸葛亮搞掉了,那麼蜀漢天下大亂,眨眼之間就會分崩離析,劉禪能活下來就謝天謝地了。

  • 3、劉備相信諸葛亮有足夠的忠誠。

諸葛亮早在27歲的時候,就跟隨劉備一起打天下。在劉備窮的叮噹響的時候,諸葛亮依舊不離不棄。

當年曹操帶兵南下荊州的時候,劉備攜民渡江,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劉備的老婆孩子都被打丟了,兩個女兒也被曹純給搶了,就連徐庶都投靠了曹操。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對劉備,始終不離不棄,一直跟隨。與其說是君臣,不如說他們倆是共患難過來的兄弟,和關羽、張飛一樣親密。

關羽、張飛已經不在了,諸葛亮成為了劉備唯一能夠依靠的人。所以劉備當然會毫無保留地將大業託付給諸葛亮。

總結:讓位的事情,那就是劉備的高明瞭。

劉備在臨死前,曾經想把皇位讓給諸葛亮。其實這就有點設計的意思了,因為諸葛亮忠心於漢室,蜀漢群臣都忠於漢室,在這種條件之下,誰敢篡漢自立?

所以說就算劉備讓位給諸葛亮,諸葛亮也不敢坐上這個老劉家的皇位,那是要挨千刀的。當然劉備這是為了表明自己的心跡,以此告訴諸葛亮,自己對他到底有多信任。諸葛亮當然是感激涕零,這才促成了這一對千古難見的君臣關係。


江湖小曉生


對於劉備“永安(白帝城)”託孤,歷史有不同的評價,有的給予肯定,有的是質疑。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先主)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諸葛亮聽後,痛哭流涕,答劉備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這其實是一種充滿真情的兩人君臣關係的流露。特別是“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話卻正是呈現出劉備高尚的品質。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首先高度讚揚了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君臣關係。並說劉備說這這話是發自內心的,“而心神無二,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當然也有很多很多人覺得,劉備的話是虛偽的,試探諸葛亮的忠心,甚至逼迫諸葛亮表態,永遠忠心不二。

這些說法看起來都有道理。但是卻忽視了李嚴的出場。

劉備託孤,諸葛亮為首,李嚴為副。李嚴是劉璋的舊屬,很多人認為劉備是安排李嚴來牽制諸葛亮。可是,劉備臨終的話,只說給了諸葛亮,李嚴並沒在場聽到。

很顯然,劉備自從到了益州,成立政權,到夷陵之戰用人,他一直在平衡自己內部荊州,與益州官員關係。李嚴的出場起到了劉備政權內部的平衡。

當然,還是要以諸葛亮為主要的。劉備託孤諸葛亮的話是真誠的,應該還有一層意思,就是防備益州本部勢力的背叛,有諸葛亮自取。這一點,在劉備去世後不久,諸葛亮就將李嚴邊緣化,積大權於一身,充分得到了證明。

劉備夷陵之戰失敗,是他自己沒有想到的結果,代價太大,使他一病不起的緣故。

而劉備託孤對諸葛亮所說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話,無論是否是真心,能說出這樣的話,也足以說明劉備的個人魅力,不愧是一代梟雄。


路遙lgy


白帝託孤

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為孫權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力排眾議,傾盡舉國之力發動了“夷陵之戰”。

東吳方面在主帥陸遜的沉著指揮下,大敗蜀軍,劉備敗逃白帝城。

此時的劉備年過六旬,卻遭遇到了起兵以來最大的失敗。

悲憤難當的他自感不久於人世,因為深感蜀漢政權此時處於內憂外患,而自己的後代又年紀尚幼。

於是劉備詔令成都的劉禪兄弟以及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前往白帝城“託孤”。

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餘, 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託孤的過程是這樣的:

備對諸葛亮說:先生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夠安邦定國,成就大業。因此,請先生看情況。如果劉禪還可以,就請先生輔佐他。如果劉禪難成大器,先生可以自己帶領蜀漢走下去。

諸葛亮聽了劉備語重心長的話,感動的淚流滿面,他聲淚俱下的說:我一定竭盡全力輔佐幼主,忠貞不貳報效國家,直到我生命的最後一刻。

劉備便又囑咐劉禪,讓他要像對待自己一樣那樣對待丞相。

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千古爭議

這就是白帝託孤的大概經過,但這件事卻從此在史學界留下了極大爭議。其爭議的核心就是劉備所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對這句話,歷朝歷代歷史研究者都有自己的理解。主要可以分為兩派觀點。

  • 第一種觀點是盛讚劉備的至誠無私

以《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為代表,他認為劉備的白帝託孤是古往今來君臣關係中最大公無私的典範。因為劉備此舉等於是將自己的事業和後代都託付給了諸葛亮,已經到了毫無保留和沒有私心的程度。

看得出,陳壽認為劉備臨終對諸葛亮的託孤之詞是發自肺腑,是值得所有君臣關係學習的模範典型。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 第二種觀點懷疑劉備的陰險狡詐

這一派以晉代的孫盛為代表

他認為:劉備的託孤簡直草率的亂命。託孤的關鍵在於選準了人,如果諸葛亮真的忠心無二,那麼劉備大可不比如此試探。因為即使不這樣說諸葛亮也不會有不臣之心;如果所託非人,就更不能如此,因為這等於給心懷不軌的人大開方便之門,讓篡逆的行為有了合法的保證。古往今來,就沒有像劉備這樣虛偽的託孤。

只不過劉備的運氣好,碰巧劉禪不會胡思亂想、猜疑大臣,諸葛亮威望又高,品行端正。要不是如此的話,蜀漢君臣早就內鬥成一團了。

孫盛的言論代表了反對派的核心觀點。劉備身為一個君主,虛偽狡詐,臨死前的託孤毫無道理可言,猜忌諸葛亮之心昭然若揭。

孫盛曰:夫杖道扶義,體存信順,然後能匡主濟功,終定大業。語曰弈者舉棋不定猶不勝其偶,況量君之才否而二三其節,可以摧服強鄰囊括四海者乎?備之命亮,亂孰甚焉!世或有謂備欲以固委付之誠,且以一蜀人之志。君子曰,不然;苟所寄忠賢,則不須若斯之誨,如非其人,不宜啟篡逆之塗。是以古之顧命,必貽話言;詭偽之辭,非託孤之謂。幸值劉禪闇弱,無猜險之性,諸葛威略,足以檢衛異端,故使異同之心無由自起耳。不然,殆生疑隙不逞之釁。謂之為權,不亦惑哉!

兩種觀點可謂是各有論據、針鋒相對。那麼哪一種觀點更有道理呢?

其實我們看待白帝託孤時,不能將視角侷限於白帝城,要站在整個三國的形勢上再看,才可以理解劉備的心思。

蜀漢的困局

可以說此刻蜀漢政權的困就才是劉備的心腹大患,也沒有人會比他本人更加對此有所體會。

此時蜀漢的困局是什麼呢?

我們其實可以從《出師表》中看出一絲端倪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諸葛亮這一句話就概括出了劉備去世後的蜀漢現狀:內憂外患

  • 內憂

我們知道劉備一直是以“大漢皇叔”的正統自居,一向以“興復漢室”作為自己的集團的政治理想。可是這個情況在拿下益州之後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按照《隆中對》的規劃,劉備在佔據荊州之後,必須向西發展,取得益州作為自己的後方根據地。但此時益州的擁有者劉璋確實自己的同宗兄弟,並且主動邀請自己前往蜀中平定張魯之亂。

但不料自詡信義仁德的劉備卻效法反覆小人呂布的做法,反倒藉此機會將劉璋趕出了益州。這在道義上違背了原本以貫的主張。也就在正義性上被益州的本土勢力牴觸。

劉備作為外來的軍事勢力,帶進來的是軍隊,如果對外發動軍事攻略,出錢出人的一定是益州的土著百姓。所以劉備佔領益州其實並不得人心。

所以在劉備一意孤行發動夷陵之戰時,代表益州集團利益的黃權、劉巴的等都堅決反對。結果這一派都遭到劉備在政治上的打壓。

如果夷陵之戰打贏了,那些反對派自然沒話說。但不巧的是劉備大敗而回,而且損兵折將。反對派們一下子都跳將起來。

章武二年冬十二月,漢嘉太守黃元聽說劉備在白帝城病重,舉兵反叛。次年三月發兵進攻臨邛縣。

建興元年夏,牂牁太守朱褒起兵造反。緊接著,越雋太守雍闓,也相應反叛。此時蜀漢已經有一半的領土處於叛軍控制。

  • 外患

劉備夷陵戰敗天下矚目,東吳陸遜已經有追擊入蜀之意,而北方的曹魏更是一開始便在等漁翁之利,在劉備戰敗後,已經秘密聯繫東吳和蜀漢叛將孟達,以及蜀漢西北的羌族和南方的蠻王孟獲一起合圍蜀漢。

劉備的願望

此時的劉備,想必心裡對這些棘手的困境已經有了清楚地認識。同時他也清楚自己也將不久於人世。必須要及早的安排接班人準備著手處理這些困局。

而此種關鍵就在於用人,用人的關鍵有兩點:第一是需要什麼人?第二是這個人他需要什麼?

  1. 劉備所選的首先要有足夠的政治能力,能夠平定國內的叛亂,籠絡團結各方政治勢力,穩定人心,恢復戰敗後軍隊低落的士氣。

  2. 其次還要有足夠的軍事能力和戰略眼光,能夠抵擋即將到來的或者還處於謀劃階段的各種對蜀漢政權的軍事進攻,並且在此基礎上還要繼續領導蜀漢政權實現“興復漢室”的政治目標。

  3. 此外還必須有很高的行政能力,蜀漢只有一個州就是益州,益州在冊人口不過百餘萬,經過連年戰爭,百姓已經疲敝不堪。所以這個人選就必須能夠構建一個高效廉潔的政府,才能處理好民生問題。

以這三個條件為基礎,很顯然自己的兒子劉禪是做不到的,能做到的就只有諸葛亮!

諸葛亮的顧慮

劉備作為蜀漢的開創者,他一定要以政權的安危為第一考慮。諸葛亮跟隨自己多年,他的忠心和能力是不用懷疑的。

而蜀漢的發展也是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為藍圖發展。所以這些問題和困境諸葛亮心中也是一清二楚,他明白劉備已經沒有其他選擇。

但是他自己卻有顧慮,那就是作為一個政治家,他一定是熟讀歷史的。東漢王朝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

東漢王朝,就是一個歷來新君年幼,而必須依靠權臣來代理朝政的王朝。但是這些東漢歷史上的權臣,無一不是被皇帝、或者宦官集團為了奪權而除掉的。公元92年的竇憲,公元121年的鄧騭,公元125年的閻顯,公元159年的梁冀,公元168年的竇武,公元189年的何進。這些人的結局,以及面對如此敏感的身份,諸葛亮不能不有所考慮。

劉禪的擔憂

另一方面,劉禪也是一樣。

三國末年,權臣當道,從董卓到曹操,哪一個不是“名託漢相,實為漢賊”。這些權臣哪一個會把皇帝放在眼裡?

漢獻帝最終是被曹操的兒子篡了位的,劉禪此時在白痴也不會連漢獻帝的悲慘下場都不知道。所以想想董卓和曹操如何對待漢獻帝,劉禪心理自然也很害怕這個“相父”。

李嚴的存在

劉備心理清楚,蜀漢政權想要在自己死後安定的發展下去,就一定需要靠諸葛亮這樣的賢能大臣。諸葛亮和劉禪的心理負擔,作為天下梟雄的劉備又怎麼會不瞭解?

但他清楚此刻蜀漢面對的困難是空前的,非要上下一心不可,如果君臣心裡存了芥蒂,那麼蜀漢不用別人來攻打,自己就會先發生內亂。

所以劉備做了這樣的安排,在託孤的時候也安排蜀中名臣,尚書令李嚴在場。政治歷來是暗箱操作,但此刻劉備反其道行之,故意將所有人的心裡話都挑明瞭。

他就是要告訴諸葛亮:朕讓兒子視你為父親,將來如果他狼心狗肺或者昏庸無道,那就隨丞相處置。朕這是給予你無條件的信任,你就放心大膽的帶領蜀漢向前走便是。

他就是要告訴劉禪:你想要穩坐皇位,就必須要依靠諸葛丞相不能有絲毫保留。你沒有丞相的能耐就千萬不要存懷疑丞相的心思。

他也是在暗示李嚴:我們都表了態,我們君臣內部是團結的,“蜀人”不要做痴心妄想,朕將所有的權利交給丞相,你就要好好配合。當然如果有的人真的越過了底線,你作為今日之事的見證人,知道應該怎麼做。

總結

對於白帝託孤我的結論就是:這是劉備在內憂外患下為了保證蜀漢政權的安定團結作出的理性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