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修真文化(七)

如何正確修行?

我們的七部修真,是這樣修煉的;堵漏,守口不亂評論,不誹謗他人,不胡思亂想,是補虧,除業,並且通過修煉命功,採氣、固氣、運氣這三種功夫修煉,來達到充足真氣,聚存丹氣,開通身體的大小經脈和穴道,才是獲得靜定的無上正法,同時在生活中歷練,獲得人生的閱歷,此乃是修功德。

行善,愛心幫助,施捨,救人,錢財募捐,佈施正法,普度眾生,菩薩善道,是行無量福德。功德與福德雙聚,成就大德,是成就之根本。

到了第四部,可以進行站樁,第五部靜修,逐漸煉得還虛境界,閉關,由師護法,開啟無量智慧。

這是修真的次第步驟,決不是初學一開始就去妄想還虛靜定,因為,一身的業力沒有除,身體的經絡沒有通,是靜定不來的,很多人就是被書誤導,誤入幻相中,閉個眼睛去執幻夢景,被牽被影響而出了偏錯,不是入魔就是走火,甚至瘋癲、精神病、傻子、厭世自殺,給自己和家庭造成極大的傷害,特別要注意的是,佛教的金剛經不適合初學者看讀,更不可急早的落入頑空相里。還有道德經,清經經,這些經文都是境界之言,初學理解不了,猜幻其他,要正確修煉,必須依靠明師指導,得到真正的修煉方法,才能夠安全,穩步的,循序漸進的實修真煉。

好,關於修煉的前因後果,我講完了,祝福學修能夠在修行路上獲得正果。

學修,在未明道之前,一定不要為善惡去與人爭辯是非,更不要評論誰好誰不好,只關注自己哪些地方沒做好,查找自己哪些不良毛病需要改正,不參與雜亂事非常事。

先虛心學明正法,這是修行開端,因為自己還沒有清楚真假,就不能盲目去評論什麼,但是,不是不讓說話,尊師重道,愛善慈悲心當真,遇到修行不明,應該及時請教,問學而成學問,此是:為學日增,上士也。多學知識,掌握法意,明通法門,入得真道。

修口,就是不亂講話,不明時,不要迷說,是堵漏的方法,而以前亂說造下的口業,不會消除,已經化為在人生命運裡的果報中,所謂修,是止住,是剎車,是不在繼續造業,修好自己就是漏盡通,還需要在生活,為人處事中去行善道,通過覺悟明道的智慧來審時度勢,真知灼見,化為妙善,是給自己增福德。不智,不覺,還會繼續造不善業,一面修,還是一面漏,就是枉修。

修行到一定關口,都需要隔絕外緣,來淨化身心,是還虛的重要過程,不經還虛,果實不結,結果實,就是結丹。

不參破,不入山。

不入山,不結果。

不結果,不證道。

各種修行的次第,都要經歷。

不是說,修行必須入山,不是說,修行不能入山,看在什麼情況下,什麼條件,什麼功境下,掌握合適的方法,所以,需要師傳正指,護法授術。

初學與修達多年的次第不同,方法也不同,初學修好自己,這是無上正法,不用去判斷其他相,更不用去胡思亂想。

前人有指;真修行人不見他人過,這就是對初學者的善導,當修達明道之時,有知真假的能力,再去佈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目前,自己還處在迷霧階段,有什麼能力去幫助他人呢?所謂幫助的方法,只能是介紹認識的有緣人來這裡學習,不是自己去與他人辨爭什麼,這裡有明道的老師,還有我,誰來都受益,能夠得到幫助。

你如果遇到他人問什麼,你就這樣回答他;我是初學修行,目前就是先修善自己,除不良毛病,多學習老師的正法,然後讓他們加這裡學習,這就是你目前的任務,其他,不用多言,避免多生口業,明白了嗎?

學修:福生無量天尊

呂老師:福生無量天尊,是祝福的意思,用簡單的明詞醒人,不要繁雜迷人,這裡是祝福,沒有什麼阿彌陀佛,也沒有什麼福生無量天尊。

修善,改錯,除毛病,是七部修真築基的無上法訣。待修善好,才能成為七部修真的入門弟子,如果張顯己能,搬書迷人,不是修行,是造業。

因為人揹負不善業,需要修,需要減,需要堵漏,不在繼續墜落偏邪,是培養道根的最妙法,修行僅此而已,沒有其他妄想,培養道根,就是結聖胎,另名;育元嬰。待成熟後,人格魅力,完善自我,是元嬰顯現,是出竅,是結丹,是成聖果,術語象言,明而不迷,正確修度,無上真訣,七部修真的宗旨是什麼;大家喊出來。

祝福。

七部修真,正本清源

培養真人,造福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