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江城蕪湖,地處安徽腹地,南北樞紐,交通中心,本就是徽菜文化的承接處,兼容安徽南北風味,又將淮揚菜有機的和徽菜結合,形成了獨成一派的鳩幫菜風格。

魚米之鄉,潤澤之地, 物產豐饒,蕪湖 水產品自然極其充沛;且不說那些名目繁多的煎、煨、炸、燉、糖醋、溜絲、清蒸之各種 江鮮 花式烹飪手法,單說蕪湖的小吃,蟹黃包子、蝦子面,渣肉蒸飯、鍋貼生煎,紅皮烤鴨,光看名字就會讓人食慾大動;蕪湖 人注重飲食,且講究而精細 ,小城大家,怡然滿足,自得其樂;作為兩次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的城市,蕪湖自然當得起“美食之鄉”的稱號。

去年十月我曾專門為探尋美食走了一趟,雖馬不停蹄但也覺得 敬畏 惶恐,蕪湖雖不大,但是這好吃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每次都有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苦惱,但也更加深了我對蕪湖美食的探尋之心!

很多遺憾都期待再一次地彌補,可惜這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此行程一再擱淺,好在終於要等到春暖花開的一天了,深入探尋蕪湖美食之旅也即將重新開啟。 。 。 。 。 。

閒言碎語不要講,先來個拋磚引玉,以下僅代表個人蕪湖美食之初體驗,還是比較片面,我和你一樣期待最終的那篇“美食圖鑑”,給我時間,還你精彩!

小籠包

steamed buns steamed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中國的灌湯包起源於河南開封,後流傳到揚州、無錫一帶,再後來到了蕪湖發揚光大!

在中國,很多城市知名的的小籠湯包也許只有一家店、或者一兩個品牌,而在蕪湖,卻有【耿福興】、【金隆興】、【四季春】、【口福】、【蔣記】、【來意濃】、【百年耿家】等等無數家知名與不知名的小籠湯包,且基本隨處可見,隨處進哪一家都不會讓你失望,所以有人說,“世界第一最好吃”、代表中國最高水平的小籠湯包在蕪湖!

蕪湖的小籠包,結合本地的特點,有了更多改良,包子的形要褶多、包子要開口、透氣;包子餡不僅配料講究,打製也比較費時,只有打製充裕,餡才能成形,久蒸而不散。作為蕪湖人舌尖上的最美食,小籠湯包,早在2010年,就已經入選蕪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小籠真遺憾”,來蕪湖,當地人帶你去的第一站,很可能就是小籠包店,首選當然是鳳凰美食街的【耿福興】和【四季春】,沒辦法,這兩個“中華老字號”實在太深入民心,這也是蕪湖人最引以為傲的品牌,雖然,蕪湖人會和我說真正當地人是不怎麼來這裡了,但是,招待外地的朋友還是必選這裡,就像我們合肥的廬州烤鴨店,代表著一種情懷和習慣!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四季春湯包館

【四季春】:《舌尖上的中國》、《一城一味》上榜品牌,和耿福興一樣,排隊的人群蜿蜒,延綿不絕;四季春的前身是張仁和先生在環城西路120號開的小麵館,發展到現如今風生水起蒸蒸日上;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招牌小籠包,肉餡只選豬的前腿肉,肥瘦相間,皮薄餡足;麵粉不加任何添加劑,勁道有韌性;“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步驟不能變,這是蕪湖人對小籠包有一種特有的情懷!先啜吸湯汁,再蘸上香醋,一口吃上半隻,溢香滿口!

好吧,我想說的是,終沒有辜負這四十分鐘的等待,排到隊搶到位趁熱趕緊吃,幹就完了!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四季春小吃

四季春的臭乾子和水煮乾絲也是不錯的,不過對於蝦籽面我還是吼不住,太腥,朋友喜歡吃小春捲,外脆裡嫩不油膩;來四季春還是人多好啊,可以掃個菜單,也不枉排隊辛苦!。。。。。。

地址:鳳凰美食街1號(皖南醫學院旁)

【耿福興】,如雷貫耳,創建於清光緒年間,歷盡滄桑,直至今日“譽滿江城”;不過老蕪湖都說“四季春的湯包、耿福興的酥燒餅”,耿福興酥燒餅可能更受當地人喜愛吧。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耿福興燒餅

地址:鳳凰美食街中心廣場

【口福湯包館】,進來這裡總是讓我想到廬州烤鴨店,老人家居多,最心水的是湯包還可以半份銷售,滿足了可以嘗試更多品種的需求!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口福湯包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口福湯包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口福大小餛飩

口福如今已是連鎖店經營,24小時營業,服務雖然有點高冷但也顯規範和有序,除了湯包,小餛飩和廣州大餛飩都很受歡迎,湯包甜而不膩,餛飩鮮嫩湯汁鮮美,是真正雞骨熬湯,能吃到雞肉的那種,要不是後面還要掃街,還會加餐!

地址:公安街6-2號(近融匯廣場)

【四季春】,是我們到達蕪湖的第一頓,排隊四十分鐘,還和二家人拼桌,不過也是我收穫最多的一次,因為這兩家的男主人都是吃貨,說到蕪湖的美食如滔滔江水延綿不絕,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最好吃,為此爭執不下的同時,也讓我的小本本豐富了許多;

每個蕪湖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美食地圖,很多時候卻並不喜歡分享,自然有著自己的小九九,歸根結底就是怕成為眾所周知的秘密以後,味道就不再是以前的味道了;

所以,他們喜歡自己偷著樂,不喜歡寫點評不喜歡接受採訪,就是不想告訴你,除非,你像我那天早上這般,聊到他們心裡,感同身受惺惺相惜。。。。。。。

麻辣燙

Spicy Hot Pot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蕪湖麻辣燙,是全中國最特立獨行的存在,點睛之筆在於甜醬,與香辣中和後是妙筆生花活色生香,讓人意料之外回味悠長!

相對於火鍋,麻辣燙更顯任性,這是一個人都隨時可以的美食狂歡;要問蕪湖人哪家的麻辣燙最好吃,十個人肯定有九個答案,都是自家門口!好吃不分伯仲,只在舌尖記憶最深處,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年少輕狂,日久彌堅!

下面重點介紹兩家店,首當其衝的,是號稱“蕪湖排隊王”,“最傲嬌麻辣燙”的【生活麻辣燙】!

從2000年開業到至今,這家店也被稱為在蕪湖“最難吃到的麻辣燙”,因為夏天太熱不開,太早不開,太晚也不開,每天中午11:30開門,營業到3點就結束,不結束也不行了,菜槽已空!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生活麻辣燙

所以來這裡要卡到點,保證在有限時間和菜品的條件下吃到,通常早上十點多就已經開始排隊了!

這個地方也太隱蔽了,七拐八繞疑似左右都沒路的狀態卻又看到柳暗花明,我是十一點到的,已被眼前的一幕震撼到了,小小的店門口,人潮已洶湧;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生活麻辣燙

乖乖拿籃子取菜趕緊排隊,一邊看板娘嫻熟而又流暢的操作,怎麼可以做到對每一個籃子對應的食材和顧客的要求,是加辣少甜、還是少辣多甜、還是加辣加甜?

老闆娘熟練地邊燙邊放調料邊打包,還要手動額外另加虎皮蛋、麵條、麵筋、粉絲等等等,中間還不時加插各種外賣訂單,這有條不紊紋絲不亂的操作,對於我來說,就是大神般的存在!

在歷時一個小時四十分鐘之後,一碗屬於我的麻辣燙終於擺到了桌上!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生活麻辣燙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生活麻辣燙

初次見面,請多包涵!

眼前這麻烏卻喝的一盤,冒著滾燙和鮮甜的氣息,讓人垂涎欲滴。。。。。。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生活麻辣燙

第一口的感覺,很奇妙,有一種甜叫做鮮,有一種辣叫做麻,兩者合二為一,互為成就,共同昇華!

觀察了一下,當地人點的最多的是少辣多甜,而不喜歡甜的我選擇的是多辣少甜,結果發現這種甜和想象中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家最出色的招牌,就在於辣油和甜醬,甜醬是用純白糖與蠶豆醬熬製而成,區別於粘稠的甜醬,反而有甜絲絲的爽口感。果不其然,這種甜是我歡喜的鮮,不能用太過麻辣蓋住,所以下趟我也要點少辣多甜!

用餐小貼士:

最好早上十點多到達,先拿個籃子隨便放點菜就去排隊,老闆只認籃子不認人,你一定要記住自己的籃子,然後就可以在排隊的過程中再往裡面加想吃的東西,反正等的時間充裕!

地址:鏡湖區礱坊路融匯錦江A區(近金巴門)

【三子麻辣燙】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三子麻辣燙

這家店不大,位於蕪湖水產一條街“冰凍街”,夾在滿街都在綁螃蟹的水產店中間,好在門頭招牌夠大,還算明顯!

這是一家夫妻店,去的時候不是飯點,只有三三兩兩的人,一看就是附近街坊,見面都打招呼的那種;阿姨慢條斯理的燙菜,和老客拉著家常,叔叔在備菜,無聲勝有聲,默契和諧;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三子麻辣燙

當麻辣燙上來的那一刻,我笑了,因為看到了搪瓷盆,想到了學校食堂,熟悉又親切;菜都很新鮮,還是重油多甜,最好吃還是甜醬紅湯啊,最後連湯喝光的節奏!

地址:冰凍街1-7號

小貼士:也許是因為情懷,我覺得這家比生活更好吃,請認準冰凍街老店,分店不要去!

可以順帶和附近的【張阿婆】、【經紀鍋貼】一起打卡,蕪湖美食連連吃在我以後的帖子還會和大家分享,帶大家合理運用時間吃到更多好吃,是我不變的宗旨!

紅旗大個子、呂大個子、三子、六子、老劉、邵大姐、阿萍、小琴、小茹、小陳、陽洋、楊國福、馬玉濤、影星、姚記、香濃濃。。。

這些麻辣燙的小店,從名字上就透著親切,這些小店,大都隱藏在小區小巷,犄角旮旯,碰到就去嘗一嘗吧,蕪湖人吃的是情懷和念念不忘,你可以感受的是蕪湖最市井最接地氣的生活氣息。。。。。。

老濮涼粉

Lao Pu jelly powder

吃完一碗香辣熱乎的麻辣燙,你急需的是一杯冰鎮紅豆酒釀,當然如果再來份酸甜爽口的涼粉,就再好不過了!

蕪湖十大名小吃之一,老濮涼粉,始於1936,作為蕪湖家喻戶曉的老字號,必須要來嚐嚐鮮;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老濮涼粉

涼粉原來也可以炒著吃!在諾大的平底鍋上炒涼粉,然後依次加入米醋、醬油、芝麻油、蝦米水、蘿蔔、香菜,最後再加一勺靈魂所在水辣椒,齊活!這碗炒粉層次豐富、鮮滑酸爽,水辣椒特有的鮮鹹,讓舌尖雀躍;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老濮紅豆酒釀

紅豆酒釀是我大愛這個城市的精神所在,紅豆軟糯酒釀香濃,冰鎮爽口,散熱解膩清火之必備神器,五元一杯,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說到紅豆酒釀,順便歪一下樓,說一下此行的最大雷區,就是名聲在外的某姐紅豆,應該是在冰箱裡凍時間久了已成渣,紅豆和酒釀都還是硬的,能把紅豆酒釀做成釀難吃也是不容易!)

老濮這一杯紅豆酒釀下肚,是意猶未盡,為了再喝一杯,又點了一份刨粉,再來一杯紅豆,大紅豆。。。。。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老濮刨粉

相對於炒粉,刨粉絲絲入口,更為入味潤滑鮮爽!

不過還有不過,我覺得老濮家的涼粉並沒有比紅豆酒釀更帶給我欣喜,口味還是有點單一和溫柔!不是說不好吃,而是一種習慣!

我在合肥吃慣的炒粉,比較推薦的是在西園新村幼兒園巷子裡的【有時】,這也是一家蕪湖人開的店,估計不是大鍋炒,小炒顯得更入味一些,不過水辣椒偏鹹,媳婦下手有的時候偏重,沒有婆婆手感好;

比較喜歡的合肥刨粉,是位於百花井大院,曾經晚自習的美食天堂,如今碩果僅存的【阿妹小吃】,阿妹的刨粉沒有水辣椒,有的是辣油,除了蒜水蘿蔔香菜,還有滷湯,花生海帶豆芽和黃瓜,口味更重配料也更豐富些!

美食小貼士:東郊路是蕪湖的一個美食聚集地,吃完涼粉可以一併打卡的地方也很多,作為“蕪湖十大小吃”之一的老字號,老濮家還是要來的,有人說他家的虎皮蛋和赤豆糊好吃,大家也可以試試先!以上僅代表個人口味,如有異議你說的都對!

地址:鏡湖區東門,東方龍城景福苑S2#樓16室(原房號116)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蕪湖美食

今個就到這裡了,下期我們繼續呱,好在如今我們都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光,未來可期,讓我們一起等待那天的到來,守得雲開見紅日,撥開雲霧見明月,蕪湖的美食之旅可以繼續進行時,我們一起去切,掃,腫。。。。。。

本篇內容重點,敲黑板:

蕪湖最難吃的三家店:【耿福興】、【四季春】、【生活麻辣燙】

難吃是因為難等難吃到,不付出耐心和時間,就會很難得償所願!

對於第一次來蕪湖的你,小籠包還是要推薦鳳凰美食街的【耿福興】和【四季春】,別挑,哪裡隊短去哪裡,都是要排隊等號的地方,感受一下蕪湖小吃蓬勃朝陽之氣,可以能量滿滿一整天!

木時間的,在你所住酒店附近的包子店,都可以嘗試,蕪湖的美食對初來乍到的你來說,都是新鮮體驗;蕪湖小籠包嬌嫩而鮮甜,且又甜而不膩,是蕪湖湯包的標配和精髓,趁熱吃,都是極好的!

【生活麻辣燙】,要做好至少排隊一小時的準備,當然,如果你沒有時間在這裡排隊,又想吃怎麼辦,so easy,那就是叫外賣!外賣小哥永遠是你最忠實的夥伴,等你召喚,隨叫隨到,風雨無阻,無怨又無悔!

沒有等待的苦,就體會不到入口的甜;

下面,請允許我唱一首歌結束本篇:

生活,是有點麻

那也是麻繩擰成的花

生活,是有點辣

那也是真愛解不開的小疙瘩

生活,是有點甜

那也離不開人生的苦與辣

生活,就是一首歌

吟唱這人生悲喜交加的

苦 樂 年 華

。。。。

【吃在蕪湖】待到霧散雲開,我要kèi蕪湖7小籠包、麻辣燙、渣肉飯。。。

楚楚

一個有情懷的文藝女中年

專注於尋找美食和探索未知的行程

有一顆不安分的心

和一個好吃的靈魂

美食與遠方

一個不能少

生命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