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至聖孫武,編寫《孫子兵法》,指導吳國軍隊多次贏得勝利

“兵家至聖”孫武,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在軍事方面的才華出眾,並且還寫下了《孫子兵法》一書來供後人借鑑,因此被後世譽為“百世兵家之師”。

這個孫武原本是齊國人,但在齊國不受重用,因此經過吳國朝廷重臣伍子胥的推薦,得到了吳王闔閭的重用,讓他擔任將軍一職。他曾經在柏舉之戰中率領軍隊打敗了楚國的軍隊,甚至還佔領了楚國的都城,使楚國面臨滅亡的危機。而他的著作《孫子兵法》也在歷史上佔有重要作用,被後世的兵法家所廣泛推崇。

兵家至聖孫武,編寫《孫子兵法》,指導吳國軍隊多次贏得勝利

除此之外,在文化,哲學,政治等方面也被廣泛借用,還被翻譯成了各種外國文字在國際間廣泛流傳。由此可見,這孫武的著作帶來的影響之大。《太史公自序》中曾這樣記載:“非信廉仁勇不能傳兵論劍,與道同符,內可以治身,外可以應變,君子比德焉。”

貴族出身,屢次為吳國立下大功

根據歷史記載,這孫武可謂是出生貴族,他的先祖曾經跟隨在周武王身邊,擔任周國宮廷中專門負責製作陶器的官員。只是後來無奈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動,他的祖先逃到了齊國,在齊國居住生活,成為了齊國人。

兵家至聖孫武,編寫《孫子兵法》,指導吳國軍隊多次贏得勝利

吳王闔閭三年,在經過與伍子胥等大臣多次商議之後,闔閭決定派遣軍隊向西方進軍。在這個時候,伍子胥在偶然的機會下認識了孫武,覺得這個人頗有軍事天賦,便七次向吳王推薦了孫武。最初,闔閭並不相信伍子胥所說的話,只是無奈伍子胥多次推薦才勉強同意接見孫武。在這之前,孫武就已經完成了《孫子兵法》這本書的編寫。將這本書呈現給吳王之後,闔閭十分認可,就將他任命為將軍,常常和他一起談論關於軍事方面的問題。

兵家至聖孫武,編寫《孫子兵法》,指導吳國軍隊多次贏得勝利

闔閭七年,吳王採用《孫子兵法》中的計謀,成功的策反了桐國,使他背叛楚國,然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派遣軍隊趁楚國不注意襲擊了楚國的軍隊,甚至還活捉了楚國的大夫公子繁。值得一說的是,在孫子兵法的幫助下,吳國的軍隊只用了短短十幾天的時間就成功地攻打進了楚國的都城,一時之間,楚國危在旦夕。通過這次戰役,也使孫武的才能被世人看到,他也被吳王所重用。

兵家至聖孫武,編寫《孫子兵法》,指導吳國軍隊多次贏得勝利

吳王繼承王位之後,由於父親慘死便決定報仇雪恨,在孫武等大臣的輔佐下他開始恢復農業生產,大力訓練軍隊,加快速度製作武器,從而使吳國的國力得到了恢復。後來在與越王勾踐的戰爭中,在孫武的策劃之下,最終奪得了戰爭的勝利,使越王勾踐被迫向吳國求和。

軍事理論先進,地位頗高

在《孫子兵法》中,孫武將自己對戰爭的見解都寫入其中,還關於某些情況詳細的寫出了應對的方法,因此被後人看作是戰爭取勝的關鍵。在他看來,要想在戰爭中取得勝利,並不是依靠所謂的鬼神之說。而是要與政治環境,經濟發展,外交背景,軍隊力量等其他的因素有關。而除了這些因素之外,更應該發揮軍隊統領的主觀能動性,及時的根據戰場現實情況的變化而調整策略,從而使不利的一面朝著對自己有利的一面發展。

兵家至聖孫武,編寫《孫子兵法》,指導吳國軍隊多次贏得勝利

從這也體現了《孫子兵法》中所蘊含的哲理意義,就是矛盾的對立統一性。通過這些思想,孫武也在哲學界佔有重要地位,甚至將他與孔子,老子等人處於同一地位。

因好友去世而歸隱,憂鬱而亡

在孫武年老的時候,他的伯樂伍子胥被吳國的統治者所殘忍殺害,這不僅寒了孫武的心,還讓他從此之後退出了吳國朝堂,不再為吳國對外戰爭出謀獻策。但他也沒有離開吳國,就在吳國都城的郊外隱居,獨自修改整理《孫子兵法》。時間並沒有持續太久,吳國的統治者沉迷於歌舞昇平中,孫武太過失望,最終鬱鬱而終。

兵家至聖孫武,編寫《孫子兵法》,指導吳國軍隊多次贏得勝利

作為一名軍事家而言,孫武曾經多次帶領吳國的軍隊贏得了對外擴張戰爭的勝利,他最為突出的功績還是因為編寫《孫子兵法》。他的軍事思想對中國古代的戰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並且在世界軍事史上也佔據著一席之地。孫武用超過了同時代的理論思想贏得了後人的重視,得到了後世眾多軍事家的廣泛推崇,因此孫子兵法也被後世認為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書”。

參考資料:

《太史公自序》

《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