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达成历史性减产协议,但供应仍将超过需求

北京时间4月13日凌晨,全球最大的产油国们在经历一周的谈判之后,终于达成了一项历史性的减产协议,原油价格战暂时画上句号。

根据减产协议草案,全球减产行动自5月1日开始生效,2020年全年原油减产量将超过2000万桶/日。

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都表示,此次达成的原油减产协议是历史性的,减产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达两年时间。“今天共同见证了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的胜利,这是欧佩克价值观的核心,”他说。

其中,欧佩克+将自2020年5月1日起减产970万桶/日;自2020年7月1日至12月减产770万桶/日;自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减产580万桶/日。

欧佩克+方面同时表示,这一减产协议在2018年10月份的基准上进行,预计沙特和俄罗斯均在1100万桶/日的基准线上进行减产。

实际上,协议的减产量低于上周五公开的1000万桶/日的减产计划,主要来自于墨西哥对于减产的抵触。

上周五,就在欧佩克对外发表了一份减产计划之后,墨西哥的一张反对票让这一计划流产,随后产油国之间的谈判一度濒临破裂,经过周末各方的紧急外交斡旋之后,谈判回归正轨。

北京时间4月13日1时30分,欧佩克在召开网络视频会议后的半个小时内就达成了上述协议,而代价就是墨西哥的减产幅度大大降低——仅为10万桶/日。

此外,欧佩克+还敦促G20集团产油国实施500万桶/日的减产,目前公开消息显示,美国、加拿大和巴西将共同减产370万桶/日,美国将为墨西哥减产30万桶/日。

此外,原油消费国将发布一项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的计划,这一计划将提升市场上原油的购买量,国际能源署方面表示,将于周三更新这一计划。

13日开盘后,WTI原油期货开盘跳涨8%,报2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开盘涨5%,最高至33.99美元/桶。

但是,减产协议的达成并未能在基本面上对油价形成长期支撑。

高盛统计,假设欧佩克核心成员5月份完全履行减产协议,其他成员履约率为50%,欧佩克+的实际产量仅比今年第一季度减少430万桶/日,这一水平显然不足以让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匹配。

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原油需求在今年第二季度将下降近2600万桶/日,全年范围内也将会有超过1000万桶/日的下跌。

截至记者发稿,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涨幅双双收窄,WTI价格报23美元/桶,涨幅1.05%;布伦特原油价格报31.8美元/桶,涨幅1.02%。

各国减产表态:

美国

13日早7时,美国能源部长布鲁耶特表示,特朗普亲自参与了欧佩克协议的达成,而美国原油的减产预期为160-200万桶/日,可能还会看到减产的持续下跌。

上周因为墨西哥的反对导致谈判濒临破裂之后,特朗普在周末与沙特王储萨勒曼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紧急磋商,这在有关减产的历史中是前所未有的。

沙特

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在13日表示,欧佩克的有效减产幅度为1250万桶/日,因为4月份沙特、科威特和阿联酋接近了各自的历史产量巅峰。

也是因此,这三个国家统一额外联合减产原油出口量200万桶/日,而沙特最终将减产至850万桶/日。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和俄罗斯一样,沙特方面的减产基准线为1100万桶/日,但因沙特在4月份的原油产量达到了历史性的1230万桶/日,这意味着沙特为了达成本次协议,做出了更大程度的让步。

俄罗斯

13日,依据新华社消息,克里姆林宫网站当天发表了一份声明,称普京、特朗普和萨勒曼在通话中对减产协议表示支持。

声明说,该协议旨在稳定全球石油市场并从整体上确保世界经济的可持续性,三国领导人同意将继续保持接触。声明说,普京与特朗普当天还另外进行通话,就全球石油市场形势交换意见。双方强调石油减产协议的重大意义,并就战略稳定问题进行了讨论。

加拿大

13日早7时,加拿大政府方面表示,该国没有正式承诺一项原油生产削减政策,因为原油是由各省管辖,而不是加拿大政府;同时,欢迎欧佩克+的减产协议,并致力于实现油价的确定性和经济稳定。

墨西哥

此前,来自于墨西哥的抵触,是减产协议达成最大的不确定性,尽管最终该国同意了协议,并且仅需减产10万桶/日,但这一协议依然面临来自墨西哥的隐患:未来两个月,它将决定是否退出欧佩克。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