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考滿分作文寫考場滿分作文,中考滿分作文欣賞:我的唐詩夢

讀中考滿分作文寫考場滿分作文,中考滿分作文欣賞:我的唐詩夢

我的唐詩夢

一考生

①在詩歌的國度,做著一個唐詩夢。多少次午夜夢迴,魂牽夢縈的依然是唐詩,她的風姿綽約、大唐氣象、霸上柳色、巷陌驚鴻、泗水煙花……是湧動在血脈裡的文化基因,在滋養心靈、涵養性情的同時,牽引著我,召喚著我,走向朝拜唐詩的聖路。【①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三歲

牙牙學語,媽媽教我的蒙學詩,就是駱賓王(【小貼士】駱賓王的故事:駱賓王寫詩時特別喜歡在對仗中使用數字對,比如:“秦塞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小堂綺帳三千萬,大道青樓十二重。”“且論二八千金是,寧知四十九年非。”等等,因此人們給他一個雅號叫做“算博士”。)的《詠鵝》。依稀記得當年學詩的情景,媽媽一句一句地教,我鸚鵡學舌般一句句跟讀。有的詩句媽媽要反覆讀,我才讀得音近,尤其“白毛浮綠水”的“綠”字,每次沒緣由地讀成“露”,媽媽總是不厭其煩,反覆教讀,直至較為準確。②媽媽讀的時候,總是微閉著眼睛,一臉愜意與舒適,讓我疑心裡面藏著童話中的秘密。【②對媽媽的神態描寫與“我”的心理描寫,描寫手法運用嫻熟自然。】那時,雖不甚明瞭這首詩的思想內容,但隨外婆到村後的大坑裡放鵝,看鵝在水中嬉戲的情景,畫面般在腦海裡映現。當時覺得這首詩真好,把外婆家的鵝們寫活了。每晚睡覺前,總是纏著媽媽教我讀詩。《鋤禾》、《春曉》等家喻戶曉的蒙學詩,滋養了我的童年,讓我對唐詩充滿了美好的嚮往。

十一歲

這一年,唐詩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向精神世界的天窗。世界除了生我養我的城市,還有更為廣闊的空間。小學課本上的唐詩已不能滿足我的需求,姐姐的初中語文課本,表哥的高中課本,《唐詩三百首》等,都是我翻閱、抄錄的對象。③很多詩,雖不懂內容,但就是喜歡,喜歡讀唐詩的感覺,喜歡唐詩的味道,抄錄唐詩時內心裡洋溢的那種感覺,最是奇妙。【③簡練的語言,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張力。】多少次夢迴唐朝,總希望生活在詩歌的國度。

十五歲

唐詩告訴我,人生是一場從時間開始的空間旅行。④唐詩就是那輛穿越時空隧道的高鐵,載你領略人生的不同風景,品類萬物,遍嘗滋味,快意人生。【④將“唐詩”比作“高鐵”,新穎貼切,時代感強。】⑤讀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蕩然胸懷的是卓然獨立、兼濟天下、俯視一切的豪情壯志;讀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良辰美景,當流觴高歌,枕月而眠;讀白居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慨嘆生命的偉大與生生不息;讀杜牧“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滿目憂國憂民,赤子情深……【⑤引用詩句並加入自己的思考,增加了文采,顯示出考生豐厚的“唐詩”功底。】

十五載風雨人生路,數不盡的唐詩夢縈。一路且歌且吟,唐詩作伴好還鄉!

【總評】

考生在準確理解提示語的基礎上,補全題目,選點立意,巧妙構思。

1、片段連綴,層層深入。考生圍繞“我的唐詩夢”,選取了“三歲”“十一歲”“十五歲”三個不同人生成長片段,採用小標題連綴成文,從不同側面層層深入地闡釋了“我的唐詩夢”的深刻內涵。

2、詳略適宜,重點突出。該考生對三個人生成長片段,沒有平均用墨,詳寫三歲時媽媽教“我”讀《詠鵝》以及十五歲時對“唐詩”的理解與感悟,略寫十一歲時搜尋、抄錄唐詩的事情,有力地凸顯了文章的主題。

3、詩化的語言,簡潔凝練。本文的語言充滿詩化,富含詩意,如“多少次午夜夢迴,魂牽夢縈的依然是唐詩”“品類萬物,遍嘗滋味,快意人生”語言簡潔而凝練。排比句的運用,增強了語勢和文章的深度。


讀中考滿分作文寫考場滿分作文,中考滿分作文欣賞:我的唐詩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