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音背後的歷史故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中華文明5000年中流傳下來,大量的歷史故事代代相傳,歷久不衰。可有這樣一些故事,名字看起來有些荒謬,可深入瞭解後就能發現其中的趣味,這就是諧音背後的故事。

第一個我們來說一下兩肋插刀。講的是隋末好漢秦叔寶,秦瓊的故事。隋末好漢,秦瓊在縣衙當差一次奉命去抓響馬。什麼是響馬指封建社會中打家劫舍的人,因搶劫前先放響箭而得名。但在亂世之中,百姓常把響馬看作劫貧濟富,替天行道的英雄好漢,這有一些梁山好漢的韻味了。

諧音背後的歷史故事


介紹完響馬,然後現在讓我們迴歸正傳。秦瓊在帶人抓捕響馬前,先把消息透露給他們,然後在抓捕過程中故意帶捕快走岔道放跑了這些朋友。消息走露後秦瓊受牽連入獄險些喪命。眾響馬聚集瓦崗寨共聚義旗,救出秦瓊。後隋亡,唐建立,秦瓊被封為兵馬大元帥,還與尉遲恭榮膺門神之位。如今兩肋插刀多用於為了幫助朋友不惜丟失性命。

第二個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諸葛亮在民間被看作聰明絕頂,神秘莫測的人。發明了木牛流馬,孔明燈,諸葛連弩,饅頭等器物。有一個對聯稱讚諸葛亮,上聯為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裡,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諧音背後的歷史故事


這副對聯涵蓋了諸葛亮一生的智慧,因此後人多用於比作諸葛亮智絕。裨將在古代譯為副將,原意為三個副將的智慧能頂個諸葛亮,後人多用此話以為人多力量大。

第三個故事講的是關於理髮的故事。我們中國人在正月一般是不理髮的,理髮"死舅",似乎成了共識。可是,正月不理髮的原因是真的這樣嗎?

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以多爾袞為首的統治階級頒佈了剃髮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諧音背後的歷史故事


清軍在入關初期做出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事情。因此大多數明朝移民怯於清軍淫威,還是依照清軍令剃頭易服,留了金錢鼠尾髮型,俗稱的辮子,就是我們在清宮影視劇中看到那樣。當然仍有一部分移民保持留法思念明朝。於是思舊的諧音變成了"死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