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家門被踹卻“笑臉相迎”,人民日報發聲,“老好人”值得嗎

原創|黃小寶,一個熱愛文字與心理學的女孩

東野圭吾《惡意》裡面有一句經典:“有些人的恨沒有原因的,他們平庸、沒有天分、碌碌無為,於是你的優秀、你的天賦、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朱之文家門被踹卻“笑臉相迎”,人民日報發聲,“老好人”值得嗎

有些人很善良,但是卻被壞人當成是軟弱,總是想方設法去利用壓榨善者,索取自己的利益。

但是沒有邊界的退讓、大度、妥協,只會讓對方更加肆無忌憚、得寸進尺。

最近朱之文大門被踹開的新聞上了熱搜,老實人朱之文卻無奈出來“笑臉相迎”,網友們都看不下去了,人民日報也聲援朱之文不要太忍氣吞聲了。

01

朱之文是一名“十分不易”的草根農民歌星,成名之前連溫飽都難以解決,曾經有一次病重沒錢拿藥,借錢也沒有人借,最後老婆賣了頭髮給他抓的藥。

朱之文家門被踹卻“笑臉相迎”,人民日報發聲,“老好人”值得嗎

他喜歡唱歌,只要有空閒就隨口唱來,甚至村裡的人還以為他是“傻子”,他成名之後為村裡做了不少貢獻,村民看他發家了,以各種理由“娶媳婦沒有錢、生病沒有錢看”借錢,家裡借條一堆,但是沒有一個人還。

朱之文也帶動了整個村的發展,所有村民也不種地了,連70歲的老太爺咬咬牙買一部智能手機來研究,就為了做直播。

於是朱之文一家成年累月在鏡頭下生活,毫無隱私可言,甚至有人跟拍到廁所。

一晃那麼多年過去了,前幾天居然有兩個大男人“大言不慚”誇下海口,“你踢三腳、我兩腳”約定好之後就把朱之文家破舊的木門一下子踢倒了。

過了一會兒,朱之文無奈出來了,臉上還帶著一絲難以琢磨的苦笑。

如果換做另一個人,誰把自家大門踢壞了,如果不賠償一筆是不可能罷休的,何況還有精神損失費,可是朱之文太善良了,以至於踢門人早就摸清了朱之文的品性,老虎不發威就是病貓,而朱之文就是一隻紙老虎。

朱之文家門被踹卻“笑臉相迎”,人民日報發聲,“老好人”值得嗎

朱之文在社交平臺發聲:我可以一再降低底線,但你不能認為我沒有底線,我可以一再忍氣吞聲,但你不能認為我沒有知覺 。

但是過了一會又說都是鄉里鄉親也沒什麼,並不想追究責任。

好在法不容情,兩男人被依法拘留10天。但是我覺得判得太輕了,這些人記憶力不好,不判重一點,他們就以為人善被人欺。

可是這件事除了對朱之文有一點同情之外,也有一點“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一而再三得寸進尺,朱之文為什麼永遠不會發火、黑臉?永遠都是一個“老好人”的形象。

雨果曾經說善良的心就是太陽,但是這些沒有道德的人只會想方設法去利用、踐踏

02

其實細想一下,也許我們大部分人都做過這樣的“老好人”,包括我自己。

我曾經新到一家公司上班,人生地不熟,老員工對我不屑一顧,愛理不理,我是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其中一位小妹倒是相當熱情,我的疑問都會解答,所以我從內心裡比較感謝她,也主動在一起吃飯後買單。

朱之文家門被踹卻“笑臉相迎”,人民日報發聲,“老好人”值得嗎

才工作了5天,小妹就找我借500元錢,我當時愣了一下,畢竟我們還不是很熟,除了工作上的同事關係,但是想到我進公司,她對我的關照,礙於情面同意了。

她說下月發工資就還我,可是真正當她發了工資之後並沒有馬上還我錢,反而又找我借錢,並且一張口就要2000元,我當時沒有同意,她看出我的猶豫,也沒有再追問。

不過我內心有點不安,總覺得自己不夠“仗義”。

後來吃飯的時候她又向我倒苦水,說不小心懷了孩子要流產,錢還不夠,男朋友還沒有發工資。

我看著她都要流淚的樣子,趕緊轉了錢。

結果有一天她不動聲色地離職了,我是好幾天沒有見到她,後來問同事才知道,那一刻我突然發現自己太笨了,就為了做一個“老好人”,白白損失了一個月的工資。

其實中間也有同事告訴過我,她借錢是不記得還的,可是我完全忽略掉了。

因為我總想起我曾經受到過關照,就理應回報,儘管內心深處對不熟的人借錢是很反感的。

結果借出去的錢打了水漂,我只能送自己兩個字:“活該”。

通過這件事,我也徹底反思了我的“討好性人格”:為什麼別人找我換班,我都是同意,我找別人換班,別人總是以有事為藉口。

為什麼明知一個人在背後打我小報告?我很討厭他,還是笑著去答應幫忙?但是內心卻異常痛苦、糾結。

說到底都是因為我太討好別人了,忽視了自己的感受。

於是我打算改變,人善被人欺,任何時候都要堅持自己的立場。

有一次那個同事又找我換班,我也以有事拒絕了,看著他一臉驚愕的表情,我內心高興壞了。他以為換班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實際上是你情我願、一來二往的事情。

沒有人會一直做一個傻瓜,任由別人在自己的地盤撒野。

03

可能也有不少人曾經經歷過“老好人”,或者現在正是一名“老好人”。

朱之文家門被踹卻“笑臉相迎”,人民日報發聲,“老好人”值得嗎

為什麼會成為“老好人”呢?

實際上這在心理學上俗稱“討好型人格”,這種人非常敏感就能覺察到別人的需求,常常難以拒絕別人的請求,害怕與別人起衝突,甚至起衝突後很容易就妥協,總試圖營造一種和諧的氛圍。

大部分原因都來自於在兒童時期“不安全感”的環境中成長,認為只要自己討好別人,別人也會這樣對我好,如果對方不對自己好,那麼討好型人就會失望,委屈,沮喪,甚至懷疑是自己做得不夠好

從根源上講是因為三個原因:

  1. 認為自己像個孩子,內心依舊很脆弱;
  2. 做什麼事情別人才會愛我,一直都比較在乎別人的看法;
  3. 不會提自己的需求。

總之,討好型人格總會用放大鏡把自己的問題放大,認為是因為自己不夠好,別人才不會對自己好,處於一種沒有安全感、界限感的處境,最終受傷害的都是自己。

朱之文家門被踹卻“笑臉相迎”,人民日報發聲,“老好人”值得嗎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改變呢?

第一、從內心覺察到自己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脆弱的孩子,而是一個可以獨立自主的成年人,不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關注,不違背自己的內心去滿足別人無理需求,自己也可以過得很快樂;

第二、不再討好任何人,追求別人對你的愛或關注是一件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我們小時候如果沒有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就會沒有安全感,長大了之後就會想去彌補,希望得到周圍人的愛,但是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每個人都是自私的,所以要放棄這種幻想。

何況你又不是人民幣,不可能人人都無條件喜歡你,就算所有人都喜歡你,他們喜歡的也不是真正的你。

第三、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尊重自己的需求,小的時候因為有需求不會說出來,但是臉上會表現出來不高興的神情,比如皺眉、嘟嘴巴,大人可能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但這並不代表你的需求沒有被尊重,沒有被滿足,而是因為別人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所以不要當一個悶葫蘆,當你想什麼就要提出來,一旦實現了,你才會發現原來這件事情那麼簡單。

結語:總之,如果你意識到自己是“討好型人格”,讓自己很受傷,那麼就要儘早去改變。如果帶上厚厚的面具偽裝自己,希望得到別人的喜歡,但那不是真實的你。真正喜歡你的人就是喜歡你原本的樣子,而不是放低身份、故作討好的人。

人生苦短,多學會愛自己,這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最後也祝願朱之文拿起成功者堅硬的盾牌,敢於拒絕那些沒有道德底線的人。

<code>您怎麼看待這件事情呢?歡迎留言關注,謝謝
/<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