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一顆種子是如何長成稻子的?

麻布和絲綢又是怎麼來的?

黃瓜是綠色的,為什麼叫黃瓜?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當我們的目光聚集在電子信息的時候,有沒有引導孩子將目光投向大自然呢?

現在教育部又對小學三年級到高中各個階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做了推薦,特別強調了要增強孩子的自然體驗。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看來,無論是大環境教育的要求,還是孩子成長的需要,抑或是我們自己對故土難以割捨的鄉情,都要讓孩子多在大自然中和田間多走走,多看看。


大家知道我一直喜歡帶孩子去接觸大自然。

也分享了很多陪伴的點滴。

我發自內心感謝美好的大自然,因為他們會滋養孩子的靈性。

聞著稻香的小小魚,他跟我說,爸爸,真的有香味呢!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扛著鋤頭跟我去鋤草,路過菜園,跟黃瓜、茄子打打招呼。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如今,我們的孩子接觸田野的時間真的越來越少。

所以我一直想找一套關於田野、關於大自然的繪本給孩子們。

所以當出版社的朋友給我寄來這套袁隆平院士親筆題名的《田野裡的自然歷史課》時,感覺如獲至寶。

很久沒有遇到讓我如此心動的書。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而且讀的時候,感覺很熟悉,因為我自己是生於南方農村長於農村的。

我深知農耕文化裡那些美好的東西,比如土地的真實、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豐富的作物,都是城市孩子們很難接觸到的。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等小傢伙一回家,我就陪他讀了起來。

打開它,不僅能回答孩子們五穀都是什麼、獼猴桃是長在樹上的嗎、衣服上的顏色怎麼來這些的問題,也能從中感受到陽光和煦,小河流淌,五穀生長等田園樂趣。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這是一套寫給3-12歲小讀者的自然科普繪本,共五冊。

包含:《一餐飯裡的世界》《一把鋤下的歷史》《一渠水裡的智慧》《一束絲裡的輝煌》《節氣歌裡的秘密》。


驚喜的時刻,這套書還得了“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親自題字、作序併力薦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袁隆平院士在百忙中審閱繪本


在序言中袁隆平院士這樣寫道:

我幾十年行走于田野間,田園情趣自有不少感受,能在這幾冊中見到,亦感欣喜。


我為這套書題名“田野裡的自然歷史課”,就是希望小讀者們,可以在感受田園情趣的基礎上,在田野這所大課堂裡,更多的學到自然知識,歷史知識。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這套書的作者是我們之前團過的《生命簡史》那套書的製作團隊。

要知道,生命簡史無論是知識性,還是趣味性,或者說插圖和工藝都是一流的,讓小讀者們大呼過癮,愛不釋手。

而這套書的質量我覺得一點也不遜於生命簡史。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為了確保知識點的準確性和專業性,一萬字不到的腳本,參考了大量的歷史文獻,邀請了中國農業博物館專業講解員做了專業知識解讀和延伸。此外,還特別邀請了全國政協委員、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科學諮詢小組副主席閔慶文做了圖文審讀。


裡面的插畫也特用心。

看看河姆渡人的部落生活,他們幾千年前就已經開始種植水稻了。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還有這些熟悉的農家田野場景。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看看這些細節,一隻小小鳥都讓插畫師花了不少心思吧。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還有這些農具的真實呈現,對從來沒有見過的小傢伙來說,非常震撼。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還有實際的工作情景: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作為中國的孩子,這些都是需要知道的常識呀!

還有細節展示,讓孩子們更進一步瞭解。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不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本書,值得每個孩子的書架上擺上一套。


為什麼值得推薦:

1、視野宏大,500多個科普知識點、800多幅精美插畫,讓孩子多角度瞭解中華五千年農耕文明

我覺得這套書非常獨特。

因為之前沒有哪本繪本將目光聚焦在農耕文明上。

所以它的出現,為我們填補了這個空白。


孩子們對水果蔬菜的好奇,總是能發出十萬個為什麼,例如黃瓜為啥是綠色?


看了這本書,孩子們就懂啦。原來成熟的黃瓜,真的是黃的,但是成熟的黃瓜口感很差,嫩綠的時候口感更好,所以沒等變黃就被人們摘啦。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孩子還能學會分辨五穀,知道每種糧食長在地裡的樣子,以及他們都是怎麼長大的?


認識五穀▽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水稻是怎麼長大的?▽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這些自然知識,不僅可以讓孩子告別五穀不分的尷尬,還能全面開拓他們的視野和眼界,從中學到各種寶貴的生活技能、自然科學知識。


對於我們當代人,尤其是現在的孩子來說,這份渾身沾滿泥土,笑容依舊燦爛的純粹之情、自然之趣似乎可望不可即。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對於生活在城市中的大多數孩子來說,不認識的東西太多了,最典型的是分不清韭菜和小麥,甚至會覺得土豆和蘿蔔是不是長在樹上……家長哭笑不得的同時也很無奈。


而我們常常吃的米有什麼類型,我猜很多大人都還不知道呢。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500多個科普知識點、800多幅精美插畫帶給小讀者完美的自然與人文體驗,拓寬視野和認知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酸甜可口的西紅柿最早被認為有毒,只用作觀賞,有一個嚇人的名字——叫狼桃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驚蟄天打雷,昆蟲是聽不見的,天氣回暖才是他們醒過來的原因


通過衣食住行的發展史,探尋中華文明的軌跡: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繁盛的唐代竟然沒玉米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衣服上的顏色是怎麼來的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古代有哪些交通工具


瞭解節日文化、民間風俗、諺語、傳說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芒種不僅要準備收割冬小麥,還要開始黍和稷的種植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的確定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不僅依靠太陽還有北斗七星


帶小讀者認識農具、水利這些歷史的符號,並學習他們工作背後的科學原理:


2200年前,由西漢的趙過發明的播種機——耬車,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再來看看從古代到現在一些常用的農具: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棉花的一生、採摘以及它們是怎麼變成舒適的棉布的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京杭大運河路線圖及不同時期的開鑿和演變


2、這套書,讓孩子讀懂田野,感受田野,薰陶靈性。


田園總是出現在我們的詩詞中。

讓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得到薰陶,感受那份平靜和美。

還記得那時候讀辛棄疾的《西江月》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就好像寫自己身邊的景象。

更別說孟浩然的《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讓我們的詩歌在田園中放出光彩。

還有田園詩人的鼻祖陶淵明。

他葛衣芒鞋,荷鋤走來,簡居在山中,投筆入田園。用一首又一首的田園詩,第一次讓人知道田園原來如此之美。

於是,孟浩然、王維、楊萬里、范成大……接踵而至,一起描繪出幻多彩的田園情趣,凝聚起影響千年的田園情懷。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在24節氣這一本書中,古詩詞的恰到好處的穿插其中。

讓孩子們感受古風,感受古詩詞中的田園美,陶冶性情。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而且大自然最能滋養人的靈性。

期待這本書能引導孩子們更加喜歡去大自然中轉轉,能愛上田野。


3、故事和科普知識的完美結合,孩子愛讀才是關鍵


以故事、傳說的方式講述自然歷史知識:不管是大場景的水利工程,還是小細節中的節氣、習俗、食物、詩詞……每種介紹都像講一個簡短的小故事,完全符合孩子的閱讀習慣。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比如,我們常見的豆美食豆腐。你知道它的產生與煉製仙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嗎?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2000多年前,西漢有一位叫劉安的王爺。他總是想著能夠長生不老。於是,花重金請來八個有本事的方士為自己煉製仙丹,幫助自己實現長生不老的夢想。

煉丹的原料有很多,其中就有豆漿和石膏。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有一天,劉安在丹爐前喝熱豆漿,不小心把豆漿灑在了煉丹所用的石膏上。不一會兒,灑在石膏上的豆漿竟然變成了一團白白嫩嫩的東西。有人大著膽子吃了一口,竟然非常美味。劉安就和方士們一起反覆試驗,最後製作成了豆腐。

再比如,一些水利工程的知識,也是通過故事來展現的,孩子天生愛故事,讀起來一點都不會覺得枯燥。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白起渠竟然是打仗的戰渠。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秦始皇為統一嶺南,修建的世界上第一條船閘式梯級通航運河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古人夏天吃冰鎮西瓜的方式——放到水井裡或者使用冰塊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黃瓜是綠色的,為什麼要叫做黃瓜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蠶寶寶大家都不陌生,不少小朋友還自己養過,也知道古代精美的絲綢就是由蠶絲製作而成的,但事實上,蠶有很多不同的種類,並不是所有的蠶都吃桑葉。


人物形象可愛


把遙遠的傳統文化,通過Q萌版鄉野小女孩“丫丫”的日常生活場景,展現在了孩子眼前,對孩子來說,更有親切感和真實感,更有興趣去探究和學習了。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正在打柿子的丫丫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來自美洲的紅薯、馬鈴薯和辣椒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認識五穀

通過衣食住行,探尋歷史

衣食住行是一面鏡子,是歷史和社會生活最直接的反映。


比如水稻種植:

早在7000多年前,我國南方的河姆渡人已經種植水稻了;6000多年前,北方的半坡居民開始種植粟了。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早在7000多年前,我國南方的河姆渡人已經種植水稻了;6000多年前,北方的半坡居民開始種植粟了

除了飲食,再說說穿衣。

衣服上的顏色是怎麼來的呢?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染色的工藝有哪些?

通過這套書,一下子就看明白了。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還有蠟染,滿滿的智慧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還有衣服的材質:

最常見的麻布是怎麼做成的?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古人穿的綾羅綢緞,其實它們的織造結構各不相同。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還有一種絲織品,名氣比綾羅綢緞還要大,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錦。

“錦上添花”“繁花似錦”這些美好的成語,說的都是它,在我國流傳下來的錦非常多,最著名的是“四大名錦”: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正是因為它們,“絲綢之路”才得以產生並被載入史冊。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習,既能豐富孩子的知識,又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4、設計獨特,內容和插畫精雕細琢,讓城市高樓中的孩子們感受到田園樂趣

整套繪本採用了多種圖畫表現形式,書中還設計了一些類似筆記、手賬的知識點延伸,既豐富了內容知識量,也更加符合孩子們的視角和認知。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提升閱讀體驗的同時,緩解閱讀歷史讀物的厚重感。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2200年前,由西漢的趙過發明的播種機——耬車,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讓生活在城市高樓中的孩子們也能從這一幅幅圖畫中體驗到別樣的田園樂趣。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東漢末年發明的“龍骨水車”——翻車


戰國時期著名的水利專家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既可以防洪又有可以飲水灌溉,因為制定了歲修制度,經歷了2000多年依舊發揮著作用。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加上一點民間神話故事,孩子們更喜歡閱讀。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去過都江堰的小朋友,也能從這幅圖中感受到滿滿的熟悉感


5、超值團購價格,製作精良,用持之以恆的匠人態度做書


這套獨特的田野主題童書系列,市場定價199元,而這次魚爸團購價是129元,相當於找到一個小型的中國農耕文明博物館,非常值得啦!


四色全綵印刷,150克純質紙,12開設計,給孩子更好的閱讀體驗。

內容豐富,每本有45頁,尺寸25.5cm*24.5cm。

大豆油墨綠色印刷,不含熒光增白劑,呵護孩子的健康。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看看這套書厚厚的畫稿和校對的過程。

就能看出團隊的用心。

從插畫繪製、上色到排版,不斷推翻: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線稿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上色-設計排版

專業出版社編輯反覆審校:書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插畫的每一處細節,都經過農業出版社專業編輯的數次校對審核。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結繭4天后變成蛹。修訂為:結繭4天左右變成蛹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春分 3月20日~22日的描述不嚴謹,節氣的正確表述為**日或**日。修訂為 春分 3月20日或21日或22日。注:目前市場銷量較高的同類作品的表述存在不嚴謹問題

多媒體閱讀體驗:配備動畫導讀,提升閱讀體驗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而且每本書的最後,根據不同的主題,還附有“手工”頁面或小型發展史對比圖,在鞏固知識點的同時,也是不錯的親子共讀體驗呢~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快來嘗試自己動手做一些美食吧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用紙板也能做一架織布機哦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不要忘記回顧一下知識點哦

袁隆平一口氣讀完的書,讓娃不再“五穀不分”,在大自然裡漲知識


適讀年齡:

3-6歲親子共讀;7-12歲獨立閱讀

對於3-6歲的孩子,可以父母陪伴親子共讀,剛好可以跟孩子說說自己小時候的生活和故事,孩子們非常愛聽的。

而7歲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獨立閱讀,可以豐富自己的見識。

漸漸地,春暖花開,帶孩子去鄉間走走,或者跟孩子講講我們小時候的田野趣事兒,或者一起讀讀這套田野裡的自然歷史課,都是一種享受呀,別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