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創投圈:創業者與投資人鬧矛盾是常態

創業者與投資人的關係,是創投生態裡的長青話題。創投雙方對這種關係的理解與定位,甚至會直接影響各自業績。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創投圈:創業者與投資人鬧矛盾是常態

陌陌唐巖與經緯張穎的伸中指照片,是中國創投史上有名的影像記錄之一。照片攝於陌陌在納斯達克敲鐘現場。

陌陌創始人唐巖與其投資方經緯張穎是創投圈少有的網紅級別的“中國好搭檔”,他們在論壇等場合偶爾“秀恩愛”,便會引來臺下男女粉絲們的聲聲尖叫。

在現實創投生態中,創業者與投資人之間這類和諧的狀態並不常見。風險投資的天然屬性,為創業者與投資人雙方均埋下了大量極易引爆的“雷”,排雷技術高超的,可以取得雙贏的美好結局,但凡技術糙點,便是滿盤皆輸。

每次做投資人專訪,臨近結束時,我都會請他(她)描述下如何看待投資人與創始人的關係。投資人分別用各種社會關係來比喻,回答五花八門,常見的有如下幾款:

  1. 夫妻:雙方為了共同目的本著契約精神一起過日子,互相看著順眼,雙方是平等關係,過不下去了就離婚
  2. 兄弟:雙方在價值觀上要契合,最好在生活方式與興趣愛好上也有些共同語言,雙方是平等關係,可以坐下來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有錢大家一起賺
  3. 商業關係:雙方就是純粹的投資與被投資的關係,不摻雜太多情感因素,一切按照協議辦事
  4. 司機與乘客:創始人是駕駛員,負責車輛前進的方向與操作,投資人坐在副駕駛座上,不主動添亂,駕駛員如果主動提出,投資人可以就車輛前行的方向提供建議,但不會把方向盤搶過來自己開

關於創投雙方關係一說,我見過的最驚世駭俗的比喻來自桔子水晶酒店的創始人吳海,他把創始人比作小姐,投資人比作嫖客,兩者是長期包養關係。

“創投圈小黃書”第一冊出版後,我曾經聯繫過一些投資人朋友,請他們說說書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篇章,很多朋友不約而同地把書中的一段話截屏發我:

創業的過程是醜陋的,既然碰到問題是必然,那麼有事大家一起扛就好了。

媒體對於創投圈的報道,報喜的多,報憂的少,瀰漫在創投生態中的許多矛盾與謊言由此被掩蓋,只要當事人不說,旁觀者無從知曉。創業者與投資人的齟齬,就是這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家醜之一。

01

投資人與創業者分屬兩個陣營。

投資人受出資人委託,通過自己的專業判斷,把錢款投在他看好的項目上,求財是投資人的終極目標。許多風險基金存續期僅為五至七年,這就使得投資人不但要求高回報,還追求速度,希望通過快速退出並獲得高收益。

創始人將項目視若己出,他們經營企業不但為了求財,還希望能收穫良好的社會聲譽和成就感等非貨幣收益。當他們發現投資人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犧牲企業長期發展時,便會表現出極大的抗拒心理,甚至不惜與投資人決裂。

為了避免在企業戰略執行上喪失主動權,創業者與投資人又會在企業控制權上正面交鋒。投資人希望能介入公司管理層的人事安排與日常管理,創業者則希望在所持股權比例縮小的情況下能通過對董事會控制權分配的特殊設計,牢牢把握對公司重大事情的決策權。

很多時候,企業業績的波動也會推動企業控制權在創投雙方之間轉換,從而引發創業者與投資人在收益分配方面的矛盾。

投資人之所以願意投資某個項目,是因為他們看好該項目未來產生高回報的潛力,投資後一旦企業收益減少,投資方常常喜歡通過執行對賭協議或引入新投資人等相應條款來約束創業者,以避免創業者通過關聯企業利益輸送等不公平手段,讓自己獲利卻損害了投資方利益。創業者一方也是一肚子苦水,他們會質疑投資人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比如拖延投放資金等。

02

除了風險投資自身屬性導致的潛在衝突,創業者與投資人在信息與認知上的差異也是造成創投雙方關係緊張的原因之一。

不止一位創始人和健一君抱怨,很多有潛在投資意向的投資人在和他們交流時,對項目所在行業的基本常識都不掌握,只是因為該行業當下處於風口,便要上門來分一杯羹。如果拿了這類投資機構的融資,投資方在進行投後指導時的發展建議與策略無疑要大打折扣。

而就企業自身而言,其內部大部分關鍵信息都掌握在企業創始人手裡,企業技術研發的真實實力、企業產品的真實利潤,未必會項目計劃書上如實展示。有些時候,企業甚至會通過第三方灰色產業鏈對關鍵數據進行惡意造假。在這種信息嚴重不對稱的情況下,投資人即便是通過進場盡調等方式,也未必能掌握企業的真實狀態,這就讓一些貪圖捷徑的創業者產生了侵吞投資方利益的動機和行為。而企業造假情況即便是矇混過關,也容易在日後雙方長期磨合中東窗事發。

不過此類認知衝突對於創投雙方來說未必就是一件壞事,處理得當,完全可以將壞事變好事,尤其是對投資方來說。要想縮小乃至消弭創業者與投資人在信息與認知上的差異,要求投資人不但加強行業認知與項目判斷能力,還要在盡調時擦亮眼睛,既不錯過沙土裡埋藏的珍珠,也能識別出李鬼。

03

還有一類矛盾則純屬人際間的不協調。

創業者通常都有著極強的個性。他們願意放棄原有穩定的工作崗位與優渥的職場收入,開疆闢路,內心的孤獨感與意志力一樣強大。許多創始人和健一君坦言,融資時心理落差都很大,他們在公司裡一言九鼎,地位高崇,在與投資方接觸時卻要擺出低姿態,和顏悅色地回應來自各路投資人或內行或外行地詢問甚至質疑,臉上笑嘻嘻,心裡MMP。

投資人也是個特殊行當。市場化的投資機構通常都是合夥制,他們或有著輝煌的創業背景,財務自由後涉獵創業投資,希望以自己的豐富行業經驗幫助更多創業者重複輝煌;或是財務法務背景出身,作風嚴謹,思路縝密,即便在進入創投圈後,也保持著優秀的職場精神。一位母基金高層曾對健一君直言,在諸多圈層中,一級市場投資人是最聰明的,尤其是合夥人這個級別,真的是人中龍鳳,基因中綜合了高智商與高情商,將高智商用於項目判斷,高情商則用於募資及與項目方相處。

當這兩個群體進行碰撞時,由於互相熟悉與磨合的時間不長,且項目方爭相追逐優秀投資機構,優秀項目背後也有許多家投資機構競投,這就極易出現盲目決策的情況出現。投融資階段,創投雙方都習慣了在心儀對象前展現自己溫柔美好的一面,以期請君入“甕”。當蜜月期過去之後,創業者與投資人的真實個性開始逐漸表露,雙方針對對方性格與能力方面的負面評價開始冒頭——

  • 性格太強勢,獨斷專行
  • 思維太跳躍,策略沒有穩定性
  • 不講規則,無視社會倫理
  • 壓力下人性變異
  • 願賭不服輸,輸不起
  • 盲目自信
  • 權力慾強,不能團結大多數人

與風險投資行業自身屬性造成的矛盾及認知差異導致的衝突不同,投資人與創業者若是相看兩厭,對項目的發展沒有一絲好處,要麼是創始人退出(在實際案例中,此種情況居多),要麼是投資方通過轉讓股權等方式退出,雙方和解的概率極少。

所以經緯中國的張穎在出道之初便以“特立獨行、愛憎分明”的言論與行為作為自己的人設,不妨視為其希望以此作為與創始人交好的敲門磚及通行證,否則他又如何能贏得個性同樣強烈的唐巖的另眼相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