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该长大了!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引用最近杭州发生的一件真实的事件:8月27日,在浙江杭州采荷中学新生军训现场,初一新生们比赛系鞋带。原本以为,对于10多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哪知道,竟有三成学生不会。好多孩子怎么都无法把解下的鞋带正确地穿回鞋帮的小孔内,不少孩子竟主动提着鞋子找老师求助,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系鞋带,为何会难倒了很多孩子?问题出在小孩,根子还在家长。孩子们其实不是学不会,而是根本没学过——家长或者出于方便等因素的考量,给孩子选择没有鞋带的鞋子,或者对于系鞋带之类的小事平时都习惯性地“代劳”了,从而导致孩子失去了学习系鞋带的机会。

一桩小事,背后折射了劳动教育缺失这个大问题,值得引发深思。

“孩子学习负担那么重,哪有时间做家务?”提起让孩子多参加劳动,很多家长都会发出类似的感慨。很多人虽然认同家长的责任不可或缺,但他们并未意识到,家庭应当承担起孩子劳动教育的主要责任,发挥主要作用。孩子要不要参加劳动,很多时候并不是缺乏时间,其实往往是观念问题。

据媒体调查显示,一部分孩子能够在家长督促下从事刷碗、扫地、收拾房间、倒垃圾、洗小件衣物等家务劳动,但多数孩子的家务劳动主动性不足。究其原因,并非都是孩子的责任。目前,青少年的父母主要为“70后”或“80后”,独生子女居多,大多从小就缺乏家务劳动的意识和经验,常常由老人或阿姨代劳,不少家庭热爱劳动、主动劳动的家风家教本身就缺乏传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生活技能水平差,追根溯源与家长重学业、轻生活技能有关。迫于学业压力,家长常常拼命给孩子报培训班,学越来越多的文化课知识,但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却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失,甚至基本上由家长包办,导致不少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变成了生活的“低能儿”。学校只是第二教室,第一教室在家庭,而我们忽视了这重要的环节。娇生惯养已经成为中国小孩子的代词。

孩子你该长大了!

妈宝男,妈宝女已经在我们身边层出不穷。 交通事故引起的事件,还原事件的原型:杭州盛先生起初觉得可能是新手,路上剐蹭也正常,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事故之后第一时间对方车主不是报保险,而是先把他妈喊过来了。

大小伙子出事故,叫自己妈来处理?盛先生没想到,一连串出乎意料的事情还在后面。

盛先生说:事故发生后,肇事小伙子的妈妈第一时间带着保险公司赶来了。事后盛先生问起后续的保险、理赔、定损情况,小伙子一概回答:“我得问问我妈。”

盛先生给小伙子的妈妈打去电话,对方张口先反问道:“你害得我儿子丢了好几个订单,他现在很生气你知不知道?”,盛先生觉得好气又好笑。更让他意外的是:这个看起来白白胖胖、朋友圈里满是游戏装备截图的“小伙子”,居然已经30岁了。一个时代的产物,但不要延续,这样我们会埋没很多有潜力的孩子!中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该放手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放手,不然我们的下一代真心没有竞争力!两件发生在我们最近的真实故事。该醒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