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效應”就是贏家通吃嗎?還有可以做另一種解讀

“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人們把它稱為

馬太效應

這種“贏家通吃”的現象,讓人覺得很絕望,是嗎?不一定。

我們先來聽一個兩棵蘋果樹故事:

有兩棵蘋果樹,它們經歷風吹、日曬、雨淋、蟲害,終於開始掛果了,它們各自結了10個蘋果。但是,其中9個都被主人拿走了,自己都只剩下了一個。

第一棵蘋果樹,感到憤怒不滿,於是自斷經脈,拒絕成長。第二年,它只結了5個蘋果,4個被拿走,自己得到一個。

第二棵蘋果樹,做了另外一種選擇。它把根扎得更深,汲取更多的營養。第二年,它結了100個果子,主人拿走了95個,它自己剩下了5個。它只得到了5%。

第三年,第一棵蘋果樹只結了1個蘋果,主人沒有拿,它自己拿到了自己的100%。

第二棵蘋果樹結了1000個果子,主人仍然拿走了95%,但它卻給自己留下了50個蘋果。

在生活的長河中,也許很多人有過和這兩顆蘋果樹,一樣的境遇。

馬太效應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是我們最好的,逃避現實,拒絕努力的藉口。是消極的。

馬太效應從微觀角度,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講,卻是積極的。

當你在努力後變強,在變強的過程中你又受到了鼓舞,如此循環,你就在不斷變強。不斷髮揮馬太效應的正效果,生活得越來越好。

這是一碗雞湯嗎?還是會真實普遍發生的事情?


1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一個神經生物學上的研究成果。

神經生物學是研究大腦的科學。

大腦是自然界最神秘最複雜的結構之一。這個領域還有很多的未知。

還記得,昨天提到的浙江大學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團隊嗎?(點擊這篇文章《小歡喜》:英子抑鬱了?最新研究讓抑鬱症患者看到了曙光 可以瞭解)

人民日報高度評價:稱胡海嵐教授為亞洲第一人。

我再看胡海嵐教授團隊的其他論文時,發現:

2017年7月14日刊登在《科學》雜誌的研究長文。讓我發現了,馬太效應對個人的積極作用,從腦科學的角度,得到了科學印證。

“馬太效應”就是贏家通吃嗎?還有可以做另一種解讀


研究成果指出:大腦中存在一條促進你取得勝利的神經環路。

這是什麼意思呢?

先來看這個實驗。

兩隻小老鼠,在一個玻璃管裡狹路相逢,這個玻璃管,一次只能通過一隻老鼠。

小鼠A是優勢者,很快把弱勢者小鼠B頂回去了。

“馬太效應”就是贏家通吃嗎?還有可以做另一種解讀


胡海嵐教授團隊在研究中發現,當用光遺傳學的方法增加內側前額葉腦區的突觸強度後,弱勢的小鼠B就像大力水手吃了菠菜一般,勇氣倍增,把之前的優勢小鼠A逼出了玻璃管。

“馬太效應”就是贏家通吃嗎?還有可以做另一種解讀


更有趣的是:在科學家的幫助下,當弱勢小鼠成功逆襲6次或更多次後,離開了科學家的“幫助”,弱勢的小鼠也能靠自己成功。


2

心理學中的有個說法,叫“勝利者效應”。

什麼是勝利者效應呢?就是說:先前的勝利經歷,會讓之後的勝利變得更加容易。

心理學是通過對行為的觀察來進行研究。

心理學家們說:有隱藏的、潛在的機制在引導甚至創造我們的思想和行動。這聽起來,總讓我們覺得有點神秘,又不那麼好理解。

胡海嵐教授團隊,從腦科學的角度,解釋了心理學中的“勝利者效應”。胡海嵐教授說:“成功經歷會重塑大腦中這一通路的突觸連接強度,從而影響後續競爭中的表現。”

這不正印證了馬太效應對個人的積極影響嗎?

當你努力做成功一件事,這個成功的經歷,讓你又受到了鼓舞,如此循環,你就能重複成功。重複成功塑造你的大腦。

看到這裡,我們就想問啊,成功的做成一件事,怎麼會有那麼容易呢?

我這麼弱,這麼平凡,我怎麼樣才能一開始就把事做成功,有所成就呢?

15年前,一位名叫斯蒂芬·蓋斯的年輕人,也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

他一直不斷摸索,力求進步,期盼用毅力養成良好習慣,有所成就。

直到2012年,開始逐漸領悟了事實和真理。

他把他個人成長的建議,寫了一本書《微習慣》。

他說:把每天做100個俯臥撐縮減為每天1個,把每天寫3000字,縮減為每天寫50字,把每天看一本書縮減為每天看兩頁書,把像企業家一樣創新縮減成每天想出兩個點子。這些“小得不可思議的一小步”,不需要你大量的意志力,就讓你感受到了每天的成功。

每天的這個小小成功,又再次重塑你的大腦,積極影響你後續的表現。

這不就是找到了自己的“勝利者效應”嗎?

找到屬於自己的小目標,聚集正能量的人生,覺察生活中的小確幸。

這聽起來,我們的生活必定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